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四种类型痛经要看中医

2016/11/21 10:44:36

痛经是指妇女在经期及其前后,出现小腹或腰部疼痛,甚至痛及腰骶。每随月经周期而发,严重者可伴恶心呕吐、冷汗淋漓、手足厥冷,甚至昏厥,给工作及生活带来影响。目前临床常将其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痛经多指生殖器官无明显病变者,故又称功能性痛经,多见于青春期少女、未婚及已婚未育者。

病理

原发性痛经

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了。是指初潮不久后即出现痛经,有时与精神因素密切相关。也可能由于子宫肌肉痉挛性收缩,导致子宫缺血而引起痛经。多见于子宫发育不良、宫颈口或子宫颈管狭窄、子宫过度屈曲,使经血流出不畅,造成经血滞留,从而刺激子宫收缩引起痛经。有的在月经期,内膜呈片状脱落,排出前子宫强烈收缩引起疼痛,排出后症状减轻,称膜性痛经。原发性痛经多能在生育后缓解。

继发性痛经

多见于生育后及中年妇女,因盆腔炎症、肿瘤或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内膜异位症系子宫内膜组织生长于子宫腔以外,如子宫肌层、卵巢或盆腔内其它部位,同样有周期性改变及出血,月经期间因血不能外流而引起疼痛,并因与周围邻近组织器官粘连,而使痛经逐渐加重,内诊可发现子宫增大较硬,活动较差,或在子宫直肠陷窝内发现硬的不规则结节或包块,触痛明显。

“中医认为经水出诸肾,意思是月经病和肾功能有关,和脾、肝、气血、冲脉、任脉、子宫也相关。”中医认为痛经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虚证,即“不荣则痛”,是由于气血虚弱或肝肾亏损造成的,这类人平时应注意调补,补气养血或滋补肝肾。二是实证,即“不通则痛”,是由于气血运行不畅造成的,这类人宜祛淤止痛。

专家指出,在治疗上,中医将痛经大致分为四种类型。根据不同症状,治疗方法各不相同。

气滞血淤:

经前或行经期间出现小腹胀痛、乳头触痛、心烦易怒,经量少或行经不畅等。应服具有舒肝理气、化淤止痛作用的药物。食疗可以用益母草煮鸡蛋。

气血虚弱:

经期小腹绵绵作痛,月经量少,色淡质薄,神疲乏力,面色蜡黄,食欲不佳,大便溏泻等。应服具有益气补血止痛作用的药物,如乌鸡白凤丸,还可多吃羊肉。

阳虚内寒:

经期或经后小腹冷痛,月经色淡量少,伴有腰酸腿软,手足不温,小便清长等。应服有温经散寒,养血止痛作用的药物。比如红糖姜汤,对寒性痛经就非常有效。红糖具有补血、散淤、暖肝、祛寒等功效,生姜有补中散寒、缓解痛经的功效。二药合用,能补气养血,温经活血。

肝肾虚损:

月经干净后1—2日出现腰酸腿软,小腹隐痛不适,或有潮热,头晕耳鸣等。应服具有益肾养肝止痛作用的药物。或是多吃点川芎丹参煲鸡蛋。

此外,目前临床上还有一些治疗痛经的中成药对妇女身体虚弱、经期腹胀腹痛、月经不调等症状,都有较好的功效。

(责编:陈晓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中医痛经治疗方法有哪些

从中医角度,要是想治疗痛经的话,应该是通过看一下患者的舌苔,脉象,还有它的临床症状,能测出来他是哪种类型的痛经,比如说要是寒凝气滞导致的可以选择用一些艾附暖宫丸之类的药物,如果要是由于肝郁气滞等原因导致的,同行可以选择用逍遥丸,还有就是中医治疗痛经的时候,应该注意少吃寒凉食物。

Q:中医如何调理女性痛经?

中医认为痛经的发病机理主要是经期受致病因素影响,导致冲任、胞宫气血阻滞或失于濡养。因此,以调理冲任、胞宫气血为治疗原则,同时讲究分型而治。 中医一般将痛经分为气滞血瘀、寒湿凝滞、气虚血弱、湿热瘀阻、阳虚内寒、肝肾亏损六种类型,其中以前三者最为常见。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口服中药来治疗痛经,调理身体。 关元穴、归来穴、气海穴,此三穴位于人体下腹部,均是主治痛经等妇科疾病的重要穴位,此外,还有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同样适用于治疗痛经。患者可前往医院由专业医师进行施针治疗,平时在家也可以指代针按揉上述穴位,还可以用艾灸、中药外敷等方式,帮助调节气血、缓解疼痛。

Q:如何调理痛经?

对于单纯的痛经,不同的体质在调理中是有差异的,要先辨体质,再谈调护。从中医的角度来说,痛经主要有三种类型:虚、寒和瘀。对于体虚的女性,经期后适当调补会产生一定的效果。对于“寒”的女性,温经止痛才是关键,这类人平时要注意保暖,经期时用热水袋热敷痛处可以缓解疼痛。而对于“瘀”的女性则应化瘀,经期后吃田七炖鸡、喝益母草茶都是可行的选择。 另外,虽说痛经类型主要只有三类,但其实人的体质是很复杂的,一般人很难辨别出自己属于何种类型,因此痛经的女性最好先请医生辨别,再根据医生的意见进行调护。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