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在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疼痛、坠胀,伴腰酸或合并头痛、乏力、头晕、恶心等其他不适,影响生活和工作质量的称痛经。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两类,前者指生殖器官本身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后者是由于盆腔器质性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或宫颈管狭窄等所引起的痛经。
痛经的机制与前列腺素活性有关。痛经患者体内的前列腺素的含量高于没有痛经的患者。前列腺素(PG)释放增加,会引起子宫内膜及血中PGF2a异常升高,诱发子宫肌收缩/产生痉挛性疼痛;同时可引起胃肠道反应。当月经来潮子宫内膜脱落时,内膜细胞释放前列腺素。前列腺素刺激子宫肌层收缩并缺血。痛经越严重的女性则月经血中的前列腺素水平越高,并在月经的最初两天内达到高峰。
青少年期常见,多在初潮后1-2年内发病。下腹疼痛是痛经的主要症状。疼痛最早出现于经前12小时,月经第1天最剧烈,常呈阵发性痉挛性疼痛,持续时间长短不一,多于2-3天后缓解。严重者疼痛可放射到外阴、肛门、腰骶部、大腿内侧,同时可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头晕等症状,严重时面色苍白,出冷汗甚至昏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