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食品药品安全问题长期以来成为我国消费领域的一个难题。新世纪以来,互联网的出现,丰富了传播载体,更让各种安全事件无所遁形。甲醇制酒、苏丹红、地沟油、三聚氰胺事件、食用明胶问题等不断刷新消费者眼球。从婴幼儿用品到中老年人健康产品,从家庭日用品到商务区产品,从小作坊饮食店到跨国企业产品,食品药品安全似乎在整个社会都不能得到保证。专家称,保证食品药品安全,必须做好源头生产、过程监督管理等系列工作,建立系统的科学创新机制。
8月,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十三五”时期科技创新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规划》是国家在科技创新领域的重点专项规划,是我国迈进创新型国家行列的行动指南。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前期积极参加“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的编制工作,系统凝练食品药品安全科技需求,加强与科技部的沟通协调,确保了食品药品安全内容纳入“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为未来五年的食品药品安全科技指明了目标和方向。
关于食品质量安全,《规划》强调,要重视食品质量安全,聚焦食品源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过程安全控制能力薄弱、监管科技支撑能力不足等突出问题,重点开展监测检测、风险评估、溯源预警、过程控制、监管应急等食品安全防护关键技术研究。重点突破食品风险因子非定向筛查、快速检测核心试剂高效筛选、体外替代毒性测试、致病生物全基因溯源、全产业链追溯与控制、真伪识别等核心技术,强化食品安全基础标准研究,加强基于互联网新兴业态的监管技术研究,构建全产业链质量安全技术体系。
在药品质量安全方面,《规划》指出,要瞄准临床用药需求,完善化学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技术体系,开展高风险品种、儿童用药、辅助用药的质量和疗效评价,以及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评估、药品质量控制等研究,提高我国居民的用药保障水平,提升药品安全风险防控能力。
在创新驱动成为新时期国家重要发展战略后,我国各行各业涌现出以创新为导向的发展势头。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同样如此。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将深入贯彻落实《规划》提出的要求,大力推进食品药品安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着力提高食品药品安全科技创新能力,积极创造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三五的部署和要求上来,为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