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的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有口吃的现象,心里有点担心,害怕孩子的口吃会影响他的智力发育,下面我们就跟随小编来了解一下。
口吃是儿童常见的一种语言障碍,轻重程度不同。2~4岁为儿童语言发育阶段,小儿对周围事物兴趣很浓,但语言功能尚不成熟,所以讲话时会出现口吃,是一种正常现象,随年龄的增长,口吃就会消失,所以口吃一般不会引起家长注意。但实际上口吃本身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导致不良心理的产生,应该重视。
口吃的原因除2~4岁语言发育阶段的生理因素外,还可能是语言发育阶段,模仿别人口吃形成习惯,也可能是重大的精神创伤引起,还可能是患百日咳、流感、麻疹、猩红热或大脑创伤后,大脑皮质功能活动性减低,容易紧张过度导致口吃。
有口吃的儿童上学后,常常不能很好地回答老师提问,不能很好地与同学交谈,由此可能受到同学们的嘲笑,给患儿带来很大的精神压力。小儿因讲话时怕被人嘲笑,情绪紧张口吃更严重,时间久了,小儿不愿参加集体活动,变得孤独、自卑、情绪不稳、焦虑,重者食欲减退、失眠,这些都直接影响到小儿的学习和社会交往。由于不能广泛地获取知识,就会间接地影响智力的发展。学龄前儿童,不良情绪本身就可能影响到大脑的正常发育,导致智力障碍。
对于宝宝口吃,家长要及时的治疗,那么治疗宝宝口吃最佳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呢?
专家提醒您,口吃也是病,儿童口吃最佳治疗时间是六七岁,不要等到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再治疗,因为进入青春期后,口吃会导致严重的心理压力,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儿童在受到惊吓,比如听了鬼怪的故事、遇见某种动物,或被严厉斥责、打骂、惩罚、嘲笑,或居住环境突然发生变化、父母双亡或离异等情况下极易产生恐惧、焦虑情绪,这种情绪是导致儿童口吃的重要原因。所以,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一定要创造一个和睦的家庭环境,对孩子不可溺爱,但也不能苛求。
要预防儿童口吃,家长在孩子学语阶段必须避免急躁。幼儿刚开始学习说话时,口齿不清,字音重复,本是正常现象,有的家长却过早地强迫孩子要口齿清晰、言语流利,这样容易使孩子心理负担过大,一说话就怕不流利,结果真的成了口吃。另外,有的儿童偶尔会出现口吃现象,如果家长过分关注,时刻提醒,以后说话时孩子会特别留意自己是否口吃,久之就会形成心理负担。所以,家长要为孩子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生活环境,孩子说话时不要打断,不要指责。
对出现口吃现象的患儿,专家认为,如果他常常被其他小朋友嘲笑,家长可要求老师配合,保护口吃患儿,并为他提供锻炼口才的机会;对患儿要多作耐心的语言辅导,启示患儿把话讲慢、讲短、第一音拖长些;与患儿对话时,要做到速度放慢、句子改短、咬字清晰、音节分明,同时还要有和蔼的目光,使儿童消除紧张心理,为语言流畅创造条件;要鼓励孩子多参加文体活动,多接触人,努力改变行动孤单、沉默寡言的坏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