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月经期不宜看妇科病。因为看妇科病通常要做阴道检查,而月经期的妇女,全身和局部抵抗力都比较低,加上子宫内膜脱落出血形成创面,微生物易入侵、生长、繁殖。另外,妇科检查时还可能将脱落的子宫内膜碎片挤入子宫肌壁、输卵管甚至盆腔内,从而造成子宫内膜异位。
妇科检查的时间介绍
准备做输卵管通畅性检查、上环或取避孕环、宫颈治疗、宫腔镜检查、宫腔造影等,均应在月经干净后3~7天进行,且在月经后至检查前禁止房事,以防引起感染。
性交出血、宫颈糜烂面出血及绝经后出血等,要选择在阴道出血期检查,这样可立即判断出血来源。
诊断性刮宫术一般要求在临近行经期或月经来潮的第一天施行。原因是,在此时能获得可供病理检查之用的子宫内膜标本。月经刚来潮时的刮宫还可排除受孕的可能,适用于月经周期紊乱和患有不孕症的妇女。
检查是否妊娠,应在停经50天左右就诊。此时做妊娠试验多呈阳性反应,且妇科检查子宫增大已较明显。
妇科检查要检测这几个疾病
宫颈糜烂
“宫颈糜烂”是体检报告中最常提到的词汇,根据“糜烂”面的大小分为“轻、中、重”度,体检报告上常缩写为“轻糜、中糜和重糜”。由于受到一些不正规的医疗机构以及部分媒体的影响,许多女性在得知自己有宫颈糜烂后过于紧张,急于治疗,给自己的日常工作生活带来不必要的影响。
实际上,人们平常所说的“宫颈糜烂”绝大多数是假性糜烂,主要是在雌激素作用下的一种生理性改变,真正的“宫颈糜烂”临床上是很少见的。虽然已婚育龄妇女所表现出的宫颈糜烂大多数是生理性改变,但由于宫颈癌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有时也可出现“宫颈糜烂”样的表现。因此,当体检报告上提示“宫颈糜烂”时应当注意宫颈刮片或TCT检查结果。
传统巴氏刮片结果可能提示巴氏Ⅰ级、Ⅱ级……Ⅴ级,TCT结果则相对较为复杂,有较多专业术语。体检报告若巴氏刮片结果在巴氏Ⅱ级以上,TCT结果出现“不典型细胞”或ASC-US、ASC-H、AGC、LSIL、HSIL等英文缩写词时,就应该到正规医疗机构作进一步的检查。
对于巴氏Ⅱ级或ASC-US,可考虑先予抗炎治疗,3至6个月后复查TCT,也可直接行阴道镜检查+宫颈活检。
巴氏刮片结果大于巴氏Ⅱ级或TCT结果高于ASC-US,应考虑直接行阴道镜检查+宫颈活检;若有条件,可考虑同时行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检测。
大多数宫颈糜烂是生理性改变,在除外宫颈癌和宫颈上皮内瘤变后,原则上“轻、中、重”度宫颈糜烂都无需其他治疗,除非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如阴道分泌物过多、有明显异味等。治疗的方法可首先考虑药物治疗,可采用爱宝疗栓、保妇康栓等外用栓剂,对于中、重度宫颈糜烂药物治疗疗效欠佳或因宫颈糜烂导致不孕的患者也可考虑采用冷冻、激光等物理治疗。
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病,有报道说30岁以上妇女约20%有子宫肌瘤。子宫肌瘤绝大多数是良性的,只有极少部分可能出现恶性改变,成为子宫肉瘤。大多数患者没有明显症状,相当一部分患者是在妇科检查中发现子宫肌瘤的。对于无明显症状的患者,若肌瘤较小,可3至6个月复查一次,若肌瘤增大或出现症状可考虑进一步治疗。一般来说若单个肌瘤结节直径大于5cm或子宫增大超过怀孕10周子宫的大小时应考虑手术治疗,若因子宫肌瘤导致阴道不规则出血或子宫肌瘤短时间内增大明显也应考虑手术治疗。
所有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案都应该由正规医疗机构做出,所以当我们发现体检报告提示“子宫肌瘤”时,应当记住按期到医院复查,以得到正确的治疗方案。
卵巢囊肿
卵巢囊肿也是体检报告中常提示的内容,因为“卵巢囊肿”就医的人不在少数。实际上,体检报告中的卵巢囊肿只是一个统称,包括生理性囊肿、卵巢肿瘤、巧克力囊肿等多种可能性,并不能一概而论。
妇科检查若发现附件区有肿物,应结合B超进一步判断肿物大小和性质。一般来说,对于育龄妇女,若B超提示肿物为“纯囊性”,且直径小于5cm,可考虑暂保守治疗,3至6个月复查一次,酌情进一步处理;若B超提示肿物为“囊实性”、“实性”或肿物直径大于5cm,则应考虑手术治疗。而对于绝经期妇女,只要在附件区发现肿物,就应密切观察,必要时考虑手术治疗,以除外卵巢恶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