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新医改政策和十三五医疗规划的实施,医疗信息化建设成为支撑国家医改的重要手段,同时随着医保支付改革,单病种付费和DRGs的实施,医院的运营也必须依托信息化方能实现精细化管理的效果。这一切内外部因素都促使医疗信息化成为医院投资的一个热点,各类信息化项目纷纷上马。但在这纷繁热闹背后,却隐藏着医疗信息人才严重短缺的危机。
信息化建设有着“建、管、用、维”的发展过程,这一切又都需要有大量的医疗信息化人才做支撑。而从国内各文献资料可见,医疗信息化人才的缺乏是医疗行业面临的普遍现象,制约着医院信息化的发展。
医院信息化建设需要三种人才
什么是人才呢?我们把能够独挡一面,承担起本岗位所规定的各项工作,且有发展潜质的员工称为人才。
从需求看,医院信息化建设人才应至少可以分为技术型人才、管理型人才、复合型人才三种。
技术人才是信息系统稳定运行的基础,也是信息规划得以实现和落地的基础;管理人才是信息化项目得以顺畅实施的保障,是医院信息管理团队有活力和战斗力的保障;复合人才是终极目标,是实现信息牵引医疗业务,提升信息价值和效能的核心。
因医院信息化管理部门承担着信息化工作的服务和监管职能,因此就决定了它既需要信息化技术性人才,又需要信息化管理人才;从战略层次看,人才又分为实用性人才和研究型人才,也就是“千里马”和“老黄牛”。
实用型人才是医院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的保障,研究型人才是谋划信息建设进而能引领医院发展,从而才能使医院适应医疗市场变化得打更好地发展。
随着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千里马”和“老黄牛”都是信息化建设不可偏废的力量,因此必须打造信息管理团队。从单位层面看就是应该给“老黄牛”和“千里马”提供发挥自己能力的舞台,和谐共存。
而随着信息技术在医学领域的深入应用,客观上又要求信息科人员需要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随着云、大、物、移等新技术的应用,信息技术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拓展,必须思考信息科人员如何培养才能更适合时代发展,促进信息科等同临床学科进行建设和发展。
医院信息人才的五力模型
我们从信息科工作实际出发,总结出信息化人应该具备的五种能力,即
管理能力(Manage)、实干能力(Do)、学习能力(Study)、沟通能力(Communicate)和创新能力(Innovate)。简称MDSCI。
实干能力是基础也是保障,只有通过实干才能真正了解需求,熟悉和掌握相关技能,才能加深对业务流的理解和认识;
学习能力是应对信息时代高速发展、信息技术快速迭代的必备能力,是指对相关业务知识的接受、掌握和应用能力;
管理能力就是提高组织效率的能力,对个人来说就是提高自己安排事情、管理日常工作的能力,对于组织来说就是领导并管理团队的能力,进而让团队整体实力得以提升;
沟通能力是指与他人有效地进行信息交流的能力,包括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这个沟通包括科室之间,上下级之间的沟通,也是信息系统能够真正体现用户需求的重要保障;
创新能力是前四种能力的综合表现,也是运用数据进行思维分析的能力,是实现数据驱动、信息引领医院发展的能力。
五种能力在不同岗位以及同一岗位的不同阶段对员工要求不同,要求的内容也应不同:初级员工应注重实干能力培养,中级员工应注重管理能力和实干能力的培养,高级员工专家型人才应注重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培养。而学习能力和沟通能力则应贯彻人员培养的始终,只是培养内容随级别和岗位而不同。
人才培养路径:制定计划 分类培养
无论如何一个医院至少要具有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基本人员。从工作内容看,医院应具有数据库维护人员、信息安全管理人员、网络管理人员、机房设备管理人员、软件维护人员、系统开发人员以及系统分析员。
这些人员的技术能力和水平应当支撑起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日常工作,熟练掌握相关的软硬件设备操作知识,能够处理常见软硬件故障,能够完成数据的备份计划及系统恢复工作。通过对医院自身人员能力的评估,分析人员潜质,制订培养计划,进行分类培养。
人才选育有其周期性,也可以结合外包公司对相关岗位进行补足,可以采取部分外包形式,以保障医院正常的信息系统运行。
但是因为外包公司和医院的出发点和利益关注点不同,完全依靠技术外包并不合适。应结合实际工作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并将任务分解到年,每年进行考评,经年累月才能培养出一支满足自身信息化建设需求的人员队伍。
结语
人才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根本保证,医院信息人才五种能力模型的提出,希望能给业界在信息化人才培养过程中提供一条清晰可行的路线,让医院能够有适用的信息人才,使信息化建设之路步入康庄大道。
会议合作、活动报道需求可联系彭先生:18820041981(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