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都获评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示范区

家庭医生在线 2016-03-21 14:07:38
花都获评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示范区
 
来源: 广州市花都区政府门户网站
 

区社保办工作人员热情为市民服务
  今日花都讯 今年花都区召开的“两会”上,区领导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花都区对民生事业的投入比重逐年增加,目前社保制度体系覆盖城乡,保障水平逐年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参保率、缴费率均超额完成市下达的任务,获评“广东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示范区”的光荣称号。
  近日,我们从花都人社局获悉,截至2015年底,花都区城镇职工养老、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和城乡居保缴费人数分别达22.05万人、22.1万人、22.9万人、20.85万人和22.4万人。2015年度社保待遇顺利调升,全区2.3万名退休人员人均退休费达到2565元/月,人均增加260元/月。月定期失业待遇由1240元调整为1516元。全区7.8万名城乡居民均按月享受城乡养老待遇,人均达到705元/月,比广州市平均608元/月的水平高出近100元。
  社保业务大厅
  花都区首家4A级公众服务窗口单位
  2015年,区社保办业务大厅接待参保人158400人次,办理各项业务申请181610人次,服务高效便捷,并率先成功创建花都区首家标准化良好行为AAAA级公众服务窗口单位。
  以前,群众总是在社保办大厅排成一条长龙。为解决这个办事拥堵的问题,区社保办探索建立起业务大厅“分流制”办理模式,通过设立业务受理区、现场办结区、限时办结区、咨询服务区四大业务专区,快速受理群众业务申请,科学分流办事群众,能立办立结的业务当场办结,等候审核时间较长的业务分流至后台限时办结区,由专窗专人跟办,待办理完成后再通知群众确认。实行“分流制”后,社保业务现场等候时间大幅下降,彻底改变了“偏远农村群众凌晨3点出门排队”以及社保大厅人满为患的局面。
  同时,花都区还邀请标准化专业机构对业务大厅各区域进行整体性、统一性设计,制作和更换具有统一标识的指引标识,美化办事环境,统一员工服装,促进服务水平再上新台阶。
  区社保办要求工作人员人人做到“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态度亲和、热情服务”,以优质贴心的服务为民排忧解难;制定了文明用语规范和服务忌语列表,用礼貌的语言温暖办事群众;还制定了以“一声问候、一张笑脸、一把凳子、一杯茶水、一份耐心、一份温暖”为核心的“六个一”贴心服务规范,全力打造窗口服务品牌,努力做到让群众“希望而来、满意而归”。
  历史遗留问题得到解决
  10750名企业职工被纳入广州大社保
  去年,区社保办积极办好民生实事,成功破解了多个长期困扰社保发展的历史遗留问题。
  原乡镇企业工作人员的养老保险问题便是其中之一。去年,花都区圆满解决了原乡镇企业工作人员的养老保险问题,以政府资助和个人缴费相结合,分批分类将花都区10750名原乡镇企业职工纳入到广州大社保统筹,让他们实现老有所养。该事件入选了花都区2015年“十件民生实事”。
  花都区还克服了技术和资金难题,成功将首批花都区原街(镇)社保站缴费记录(共涉及17958多名参保人数据,拨付市社保基金中心财政专户资金6055多万元)纳入广州社保信息系统,纳入市社保统筹。
  地方保留津贴调减也是历史遗留问题。花都区待遇调减涉及人数4863人,去年区社保办通过事前向每个冲减人员寄“调减结束”信件、发送短信、电话解释政策,主动争取到群众的理解认同,稳妥推进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工作,有效防止了因冲减可能引发的问题。
  开展23次大型宣传
  落实社保新政惠民生
  近半年来,一批社会保险各项与民生密切相关的新政策相继落地,如2015年10月1日实施的《广州市职工生育保险办法》、2016年1月1日实施的《广州市建筑业职工参加工伤保险实施办法》等等。为了让居民了解这些惠民新政,区社保办积极承办和参与组织大型社保政策知识宣传活动,如“社保大学堂”等23次,促进社保政策进社区、进企业。2015年10月23日,区社保办联合区医保办在海豚俱乐部举行《广州市职工生育保险办法》政策培训会,组织全区较大型企业近150家、200多名社保业务经办人员参加培训。
  此外,去年区社保办还通过印发12万份社保政策宣传资料,制作宣传栏,在区内媒体进行宣传,以及利用部门网站、微信平台、宣传栏、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主动公开80多项群众关心的信息,推进了社保信息的公开常态化。花都新闻中心 文/苏柳 图/日文  通讯员 蔡芸芸 何浩文
分享
相关资讯
健康日日睇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