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全面认识肝炎

转载 来源: 康路网 2016/2/13 9:06:24 举报/反馈

肝炎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在医学上肝炎可以分为甲、乙、丙、丁、戊、己、庚七大类型,但是乙肝是其中流行最广泛、危害最大的一种。对于肝炎,我们要对他有充分的认识。下面就带大家来认识肝炎类型及各种类型肝炎症状。

1、乙肝: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机体后所引起的疾病。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嗜肝病毒,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并损害肝细胞,引起肝细胞炎症、坏死、纤维化。乙型病毒性肝炎分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乙型肝炎在成年人中90%可自愈,而慢性乙型肝炎表现不一,分为慢性乙肝携带者、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等。

乙肝症状:

四肢乏力、精神不集中、易困易疲惫、精神不振、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并且带有发热、精神萎靡、腹痛和消化不良的症状。另外乙肝患者体内胆红素升高时,还会出现黄疸症状,皮肤发黄、眼睛发黄、尿液发黄的症状。往往也会没有症状而因此病情不被发现。

2、甲肝:

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型肝炎、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以肝脏炎症病变为主的传染病。任何年龄均可患本病,但主要为儿童和青少年。成人甲肝的临床症状一般较儿童为重。冬春季节常是甲肝发病的高峰期。本病病程呈自限性,无慢性化,引起急性重型肝炎者极为少见,随着灭活灭活疫苗在全世界的使用,甲型肝炎的流行已得到有效的控制。

甲肝症状:

(1)黄疸前期:起病急,有畏寒、发热、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厌油、恶心、呕吐、腹痛、肝区痛、腹泻、鸟色逐渐加深,至本期末程浓茶状。少数病例以发热、头痛、上呼吸道症状等为主要表现。本期持续1-21日,平均5-7日。

(2)黄疸期:自觉症状可有所好转,发热减退,但尿色继续加深,巩膜、皮肤出现黄染,约于2周内达高峰。可有大便颜色变浅、皮肤骚痒、心动过缓等梗阻性黄疸表现。肝肿大至肋下1-3cm,有充实感,有压痛及叩击痛。部分病例有轻度脾肿大。本期持续2-6周。

(3)恢复期:黄疸逐渐退,症状减轻以至消失,肝、脾回缩,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本期持续2周至4个月,平均个月。

3、戊肝:

戊型病毒性肝炎既往称为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

戊肝症状:

戊肝感染后血液检出病毒22-46日、粪便34-46日;有一些戊肝患者可能会达到三个月之上,这个时候可能通过血液传播。戊肝的临床表现与甲肝相似并且较轻。如果是急性发作多有黄疸。不仅黄疸发生率较高,且可后于ALT复常。暴发性戊型肝炎约占0.5%-3%,怀孕中的妇女可高达20%。但是戊肝病毒不引起慢性肝病。

4、丙肝:

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为丙型肝炎、丙肝,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Cvirus,HCV)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主要经输血,针刺,吸毒等传播。丙型肝炎呈全球性流行,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HCC)。

丙肝症状:

(1)慢性丙肝:轻度:病情较轻,可反复出现乏力、头晕、食欲有所减退、厌油、尿黄、肝区不适、睡眠不佳、肝少大有轻触痛,可有轻度脾大。中度: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居于轻度和重度之间。重度:有明显或持续的肝炎症状,如乏力、纳差、腹胀、尿黄等,伴肝病面容、肝掌、痴、脾大。

(2)急性丙肝:急性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一般较轻,少数患者以头痛、发热、四肢酸痛等症状为主,类似感冒。有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油、腹胀、肝区痛、尿色加深等。

(3)重型丙肝:2周内出现极度乏力,严重消化道症状,出现神经、精神症状,表现为嗜睡、性格改变、烦躁不安、昏迷等。

丁肝:

丁型肝炎病毒是一种有缺陷的病毒,其生物周期的完成要依赖于乙型肝炎病毒的帮助,因此丁型肝炎不能单独存在,必须在HBV存在的条件下才能感染和引起疾病,由此,丁型肝炎与乙型肝炎以重叠感染或者同时感染的形式存在,其传播方式与乙型肝炎相似,我国西南地区感染率较高,在HBsAg阳性的人群中丁肝的感染率超过3%,人类对HDV普遍易感。

丁肝症状:

(1)病毒与乙肝病毒同时感染,将可能出现下列两种情形。

①急性丁肝病毒相关肝炎:其临床及生化特点与单纯乙肝相似,症状较轻,肝组织损害不十分严重。

②暴发型肝炎:临床症状及肝损害严重,病死率高。这是因为急性乙肝病毒血症时间延长,乙肝病毒复制增多,为丁肝病毒复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重叠感染丁肝病毒

①自限性肝炎:一般临床症状不严重,病程较短,有自限和恢复的倾向。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是丁肝病毒攻击的目标。

②慢性进行性丁型肝炎:即为慢性乙型肝炎恶化或无症状的乙肝病毒携带者演变为进行性活动性肝炎,病情严重,呈进行性发展。可发展为肝硬变,预后差。

肝炎类型很多,在患病后要先清楚自己的患病类型,了解其具体的症状。然后再采用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这样最大程度的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责编:苏雅婷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病毒性肝炎是不是乙肝?

乙肝属于病毒性肝炎当中的一种类型,病毒性肝炎是临床常见的一组具有传染性的肝炎,包括甲肝、乙肝、丙肝、丁肝、戊肝等,所以病毒性肝炎是一个总的概念。而其中不同的病毒性肝炎,包括乙肝。乙肝是传染性比较强的一种病毒性肝炎,呈全球性的流行分布,尤其是在我国乙肝病毒感染的率是比较高的,所以部分人会认为乙肝就代表病毒性肝炎,其实这是一种不全面不正确的认识,乙肝只是病毒性肝炎当中的一种类型,乙肝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传染性以及难治性,所以对于乙肝要有充足的认识,正规的处理。

Q:得了肝炎就得乙肝吗?  

你好,肝炎的因数有很多,例如病毒、细菌、寄生虫、化学毒物、药物、酒精、自身免疫因素等,使肝脏细胞受到破坏,肝脏的功能受到损害的炎症,乙肝是常见的肝炎类型,但并不是说肝炎就是乙肝,肝炎可以是丙肝,甲肝,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炎等等,只是乙肝病例最多,所以一般人认识上的错误把乙肝当初肝炎。

Q:中药治疗肝炎的效果如何?

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医就认识到肝炎的传染性,比西医对肝炎感染性的认识早,并且记载了检查和诊断黄疸的方法,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治疗肝炎的验方或中成药。  目前,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中药治疗各类病毒性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胆道疾病等都有搅好的效果,不论是改善症状、恢复肝功能,还是抗纤维化等,都是和西医不可比拟的,特别是中药不仅比西药价格便宜,而且服用方便、安全,无不良反应。  然而,临床上我们常常碰到有些患者要求长期服用同一种中药汤剂,或者干脆就用中成药代替。中医治病的特点是辩证施治,辨证准确,施治得当,才能获得满意的效果。固定的中成药,并不能针对每一个人的病情,中医治病强调“因人、因时、因地”三因制宜,所以最好是服用中药汤剂,并且要随着患者的症状变化、节气的变化、地域的改变,进行相应的调整。否则,长期服用同一种汤剂也就失去了中医辨证论治的意义了。另外,就算是服用中成药,也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