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对水健康防病 小孩睡前不宜喝太多水

来源:大众医药网 转载 12月14日

都说“会喝水能防百病”,但如何喝水才是科学、正确地适时喝水呢?从起床喝的第一杯水到睡前能不能喝水,睡前该喝什么水,都在左右着你的喝水保健效果。想要让水的保健作用发挥出来要先挑对水、挑对时刻。

清晨喝杯温开水助排便

人在经过一夜的睡眠后,身体内缺乏水分,胃和小肠内的食物也都被消化吸收了。这个时候喝水,可以快速地补充水分,而且能将排空的肠胃进行彻底的洗刷,有助于对当天所摄入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清晨饮水还有助于排便的进行。排便活动固然与神经中枢的控制有关,但粪便中所含的水分是否充足,与排便的难易也有较密切的关系。

一些人喜欢在清晨饮用淡盐水,这是一个好习惯,但是要控制好盐的用量,最好将盐水的浓度控制在5‰以内。否则会因为长期摄入过多的钠而影响血压。但无论是饮白开水或淡盐水,最好都饮凉的,因为凉开水的轻微刺激对于促进胃肠收缩有好处。如果不适应喝凉水,微温的开水也可以。

喝完水后不宜立即运动

不过,喝水后最好待一会儿再运动。经过运动,腹部的肌肉收缩,使水分有力地冲洗肠胃。人的胃肠内壁表面上看是光滑的黏膜,实际上它包着无数微小的绒毛,而饮入一定量的水,并经过运动,就能更好地将绒毛闯的污垢废物洗刷干净。这不仅有利于对食物营养素的吸收,而且可以使肠胃每天都得到洗刷清理,粪便不会淤积干结,有助于排泄。

睡前可小饮几口温水防缺水

睡前饮水对于人们保护心脑血管来说很重要。有些人怕晚上喝水会起夜,从而影响睡眠,所以即便口渴也不喝水。睡前这样过度控制水分的摄取,很容易造成血液中的水分不足,增加脑梗死或心肌梗死发生的概率。特别是老年人,在冬天的时候睡前不喝水,很容易产生血凝的现象。

睡前喝水是为了防止夜间口渴,如睡前已觉得口渴,说明身体处于缺水的状态,此时如果仍然控制饮水将导致不良后果。但是,年龄较小的孩子睡前不要喝太多的水,否则深睡后,他们不能自己控制排尿,很容易遗尿。

老年人因肠胃功能较弱,一次喝水过多会减弱消化功能。正确的做法是少量多饮,夜里补水也是一样。老人最好在床头放一瓶水,每次上完厕所后就补充水分,在睡觉前,以及容易流失水分的沐浴前,最好也先喝一杯水,以免体内缺乏水分。

分享
相关资讯
健康日日睇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