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婴儿学步越早越易近视

转载 来源: 99健康网 2015/11/24 11:03:04

专家提醒:婴儿越早学走路越易近视

一、婴儿视力发育尚不健全:

因为婴儿出生后视力发育尚不健全,他们都是些“目光短浅”的“近视眼”,而爬行可使小儿看清自己能看清的东西,这便有利于小儿视力健康正常地发育;

相反,过早地学走路,小孩因看不清眼前较远的景物,便会努力调整眼睛的屈光度和焦距来注视景物,这样会对小儿娇嫩的眼睛产生一种疲劳损害,反复则可损伤视力,这就好比近视眼不配戴眼镜会使视力越发下降一样。

二、室内外光线差易使眼睛受伤:

小儿学爬行一般是在室内进行,这可避免室外强光对眼睛的直接刺激,而学走路一般是在室外进行,这便不可避免地造成强光对小儿眼睛的损害。

在室外,阳光中紫外线和红外线会直接侵入小儿眼内,当视网膜细胞色素吸收阳光的红外线并在视网膜聚集时,由于红外线具有较强的加热作用,会使视网膜温度迅速上升,导致视网膜红外线损伤,主要症状有视物模糊、视力下降。

相关链接

预防措施:必须从小培养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

1、认真做好眼保健操。

2、积极开展体育锻炼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

3、教导学生写字,不要过小过密,更不要写斜、草字。写字时间不要过长。

4、培养他们正确的写字、读书姿势,不要趴在桌子上或扭着身体。书本和眼睛应保持一市尺。学校课桌椅应适合学生身材。

5、应多吃些含甲种维生素较丰富的食物各种蔬菜及动物的肝脏、蛋黄等。胡萝卜含维生素B,对眼睛有好处;多吃动物的肝脏可以治疗夜盲。

6、写字读书要有适当的光线,光线最好从左边照射过来。不要在太暗或者太亮的光线下看书、写字,减轻学生负担,保证课间10分钟休息,减轻视力疲劳。

7。打羽毛球、乒乓球可防近视在打球过程中眼睛须快速追随羽毛球和乒乓球这类灵活性很强的“小球运动”轨迹变化,这对5~9岁的孩子的眼球功能完善有意想不到的好处。

8、看书写字时间不宜过久,持续1~1.5 小时后要有一个短时间的休息眼睛向远眺,做眼保健操。(现在的手持设备还有电脑的使用距离与读书写字差不多,所以也要注意使用时间)

9、看电视时要注意高度应与视线相平;眼与荧光屏的距离不应小于荧光屏对角线长度的5倍;看电视时室内应开一盏支光小的电灯,有利于保护视力;在持续看电视1~1.5 小时后要有一个短时间的休息眼睛向远眺,做眼保健操。

10。近视患者普遍缺乏铬和锌,近视患者应多吃一些含锌较多的食物。食物中如黄豆、杏仁、紫菜、海带、羊肉、黄鱼、奶粉、茶叶、肉类、牛肉、肝类等含锌和铬较多,可适量增加。 补锌最好服用蛋白锌,如新稀宝片。

对近视要分档防治,抓早抓小。 积极矫治和防止深度发展。如果已发生近视,要到医院去验光, 配戴适宜的眼镜。假性近视可采用远雾视法、 推拿操或晶体操以及物理疗法、药物等进行矫治。

(责编:苏雅婷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宝宝学走路早

宝宝学步早并非越早越好.否则会影响骨骼及视力的发育.一般来说,在12个月——20个月期间开始学习走步,都属于正常年龄范围.只有孩子能够独立蹲下,站起并能保持身体平衡时,才真正到了学步的最佳时机.因此,家长应在让孩子学步前进行腿脚部力量锻炼的游戏,以增强其腿部肌肉的力量.有的宝宝在1周岁前就学会了直立行走.但是,从医学科学角度说,这时是不适宜学走路的,而应练习爬行,否则就会影响视力的正常发育.因为婴儿出生后,视力发育尚不健全,都是些“目光短浅”的“近视眼”,而爬行可使婴儿看清物体,有利于视力的健康发育;相反,过早地学走路,宝宝因看不清眼前较远的景物,便会努力调整眼睛的屈光度和焦距去注视,会对娇嫩的眼睛造成一种疲劳损害,多次反复则会损伤视力,就好比近视眼不配戴眼镜使视力越发下降一样.另外,倘若学走路过早,因下肢骨柔软脆弱,经受不住上身的重量,容易疲劳,下肢的血液供应也因此受到影响,故而容易导致下肢出现佝偻病似的“X”型腿或“O”型腿,甚至发生疲劳性骨折.注意事项:学步对鞋子的要求也是很高的.专家建议,初期最好让孩子光脚走路,这样可调节人体的许多功能,如增强大脑的灵活性,使脚底肌肉受到摩擦,改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增强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防止扁平足的发生.若怕宝宝脚受冷,可让其穿一双宽的棉布袜.如果是去室外,可穿软皮鞋,以便保护脚底,不致对脚部肌肉的发育产生不良影响.鞋稍大些,以不滑倒为限,这样,孩子的脚就会在宽松的环境中健康地生长.当宝宝开始独立迈步时,就一定要准备合适的鞋子.并应注意鞋子的长度与脚长应有一指宽距离.同时,家长要经常检查鞋子是否合脚,一般2,3个月应换一双.

Q:那种宝宝的学步鞋比较好呢?最近宝宝开始学步了,好开心,宝妈...

每个地方的经销商推销的品牌都是不一样的。建议去去孕婴店选择,选那种底子比较软,面料比较透气的就好

Q:宝宝多大学走路?

一般会建议宝宝1岁以后学走路,主要好像是担心宝宝腿部的骨骼承受不了身体的重量而造成畸形.小儿学步的年龄不一,是由体重、身体状况和学步的经历等多种因素决定的。有的小孩不到周岁就会走路,而且走的较稳,有的则不同,虽然身体状况也好,看起来天资聪明,也挺有灵气的,就是学走路较晚!其实,每个小儿的发育方式不一样,主要是由遗传决定的——这里指的是正常遗传,无论是学步、长牙、学说话的快慢、青春发育的迟早,还是身材的高矮,一般都与家庭遗传有关。小儿学步一般开始于12~14个月之间。学走路的规律是先站后走。小儿一般在10~12个月之间开始会站立,起初小儿学步用手扶着慢慢移步,先是双手,后是单手,最后凭借已有的平衡力脱手而立,有的小儿从不爬行,坐着坐着就站起来了。一般来说,爬的快的小儿学步则慢;爬的慢和根本不爬的学步则快。婴儿过早学走路还容易近视:婴儿在1周岁前是不宜学走路的,应该让他爬,否则会影响他视力的正常发育。婴儿视力发育尚不健全,爬行可使他看清自己能看清的东西,这有利于他的视力正常发育;相反,过早学走路,孩子因看不清眼前较远的景物,便会努力调整眼睛的屈光度和焦距来注视景物,这样会对他娇嫩的眼睛产生疲劳损伤。此外,过早让婴儿走路,会增加"X"形和"O''形腿的发生率,这也应当引起家长们的注意。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