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儿童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伴鼓膜穿孔如何治疗

转载 来源: 飞华健康网 2015/10/1 17:05:08

儿童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和预防复发是十分重要的。为了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和预防复发,治疗时用药量要大,使药物的浓度足以尽快地消灭细菌,用药的时间要够长,以使感染的细菌彻底消灭,一般为1星期或持续到感染消失后48h。若用药量和用药时间不足,虽可暂时抑制细菌,使急性症状减轻,但不能彻底消灭细菌,且易使细菌产生抗药性,使成为慢性感染。

鼓膜若已穿孔,有脓性分泌物流出,应注意清洁外耳道,用30%乙醇棉签清擦以保护外耳道皮肤。在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初期最好不用任何滴耳药,以免药液将外耳道的细菌带人中耳,引起混合感染,增加治疗困难;更不宜用有颜色的药物,如红汞、甲紫等,以免妨碍鼓膜的观察、鼓膜的病变是中耳病理的反映。若鼓膜穿孔小,禁止使用粉剂,以免妨碍脓性分泌物的引流。

对鼓膜末穿孔的病例,不要认为用了抗生索治疗就可太平无事,必须密切观察患儿全身和局部情况。用足量青霉素治疗24~36h后,若小儿仍发高热和哭闹不安,检查又示鼓膜红肿和外凸,则应作鼓膜切开术,以利中耳脓液的引流,同时取中耳脓液作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便选用有效的抗生素治疗。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滥用,有耐药性的菌种逐渐增多,所以药敏试验十分重要。另一个作用是建立中耳引流,这不但可减少脓性分泌物对机体的损害,并可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和保护听力:所以,在用抗生素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同时,鼓膜切开术往往仍属必要。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在临床上分为充血期、渗出期、化脓期、恢复期。因此,在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时根据根据感染的不同阶段,用不同的方法治疗。

1。充血期 若症状轻,一般情况良好,可先不用任何磺胺类药或抗生素,以便儿童自身产生对感染细菌的免疫力。此期的治疗应针对咽鼓管消肿,使其通畅,以预防中耳内产生负压和渗出物。常用的药物是0.5%麻黄碱生理盐水液滴鼻,每3~4h一次,每次2~3滴。滴药时患儿必须躺乎,头向后仰30~并向患侧转30°,以便药液流至咽鼓管口,使收敛其粘膜。滴药后继续乎躺4~5min,站立后应鼓励患儿饮水,作张口和吞咽动作,以使咽鼓管张开,减轻中耳负压和避免中耳产生渗出物。

2。渗出期 除加强鼻部滴药,使中耳渗出物能经咽鼓管排出外,还应给磺胺类药或抗生素,以预防化脓。

3。化脓期 除继续用滴鼻药外,主要用大量抗生素,尽快消灭感染细菌。一般常用的抗生素是青霉素;6岁以下者,每日240万u,6岁以上者,每日320万u,分3~4次肌内注射。流感杆菌感染者,可选用氨苄西林,小儿常用量为每日150mg~250mg/kg,分2~3次肌注,待病情缓解后改为口服,每日50mg ~100mg/kg饭前服用。对青霉素过敏者可改用红霉素或磺胺甲异吧唑(SMZ)加磺胺增效剂(TMP)可加强抗菌作用。

4。恢复期 对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恢复期的治疗应同样重视,全身情况好转,耳部流脓减少或停止,并不说明感染已经治愈,对鼓膜穿孔的病例,在恢复阶段应用鼓气耳镜作抽吸术,若仍能自中耳吸出分泌物,表示中耳炎症尚未完全控制,则应加强局部治疗。于擦净脓液用乙醇作外耳道消毒后,使患儿侧卧,患耳向上,滴入2~3滴耳用药液后,施行用手掌压外耳道的置换法,以期药物进入中耳,特别是上鼓室、鼓窦和咽鼓管:这种滴药法每口最少进行3~4次,直至中耳分泌物消失。

(责编:苏雅婷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