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耳鸣 耳热

转载 来源: 求医网 2015/9/30 17:52:51

神经性耳鸣为患者在耳部或头内感到的一种声音。可分为主观性和客观性两类。前者较常见,外、中耳、耳蜗、蜗后及中枢听觉径路病变,甚至全身性疾病或精神因素均可引起。后者较少见,耳鸣声他人及病人均能听到,为血管源性、肌源性、咽鼓管异常开放、颞颌关节病变等原因所致。

现代医学诊断神经性耳鸣的具体介绍:

1。需进行系统的全身检查及仔细的耳科检查,包括听功能及耳鸣匹配的测定,前庭功能检查,以便对耳鸣的性质(噪声性、纯音性或混合性)、程度、病变部位及原因作出诊断,并对耳鸣属代偿性或失代偿性作出估计。前者对病人不形成干扰,治疗要求不迫切;后者则给病人造成严重干扰,治疗要求迫切。

2。耳鸣源于外、中耳病变者,乃传音结构障碍所致,可查出相应的病变,如外耳道堵塞性病变、咽鼓管阻塞、化脓性或非化脓性中耳炎、耳硬化症等。鸣声低频,多伴传导性聋。

3。大部分主观性耳鸣源于耳蜗病变,为末梢性耳鸣,常伴感音神经性聋。耳鸣音调与受累基底膜部位及范围有关。如噪声性聋、梅尼埃病、耳毒性药物耳聋、老年性聋、病毒或细菌性迷路炎及骨迷路病变等。蜗后病变包括内听道及桥小脑角病变,如听神经瘤、脑膜瘤、胆脂瘤、炎症或血管异常。中枢病变包括从脑干到听皮层通路的病变,如多发性硬化、肿瘤、血管病变、感染灶及脑外伤等。

4。血液或循环系统疾病、肾脏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精神紧张等可以引起或加重耳鸣。

中医理论认为神经性耳鸣常由寒、热、湿、风、气、痰、火等所致。治宜调理脏腑,疏通经气,开窍安神。而听会、耳门、听宫、翳风穴是治疗耳鸣、耳聋的主穴,具有清热、祛风、开窍、安神作用。听宫穴属足三阳胆经,耳门穴属手少阳三焦经,听宫穴属于手太阳小肠经,翳风穴属手少阳腧穴,皆与耳相贯通,加上翳风为手足少阳经交会穴,为耳近穴,现代解剖证明布有耳大神经,深层为面神经干从茎突乳突孔穿出。

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中医经典验方推荐:(仅供参考)

1。半夏12克,炒白术12克,茯苓10克,陈皮12克,天麻10克,竹茹6克,生姜6克,泽泻12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2。黄精15克,何首乌15克,磁石30克,山萸肉15克,川芎20克,柴胡10克,葛根9克。将上药研末混匀,水泛为丸,每次6克,每日3次,黄酒送服,

3。熟地黄、女贞子、白芍、麦冬、玄参、山药、牡丹皮、磁石各15克,五味子、当归、石斛、桃仁各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

4。柴胡、钩藤、蒺藜、白芍、石决明、生晒参各10克,葛根、天花粉、丹参各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5。黄连12克,黄芩15克,白芍18克,阿胶10克,磁石24克,朱砂3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6。柴胡、钩藤、刺蒺藜各10克,白芍12克,石决明15克,人参10克,葛根15克,天花粉15克,丹参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7、熟地黄、山茱萸、丹参、葛根15克,五味子12克,茯苓20克,桔梗8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责编:苏雅婷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