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风寒感冒治疗药膳:姜糖苏叶饮

家庭医生在线 2015/9/26 9:44:09

医学指导:广东省中医院临床营养科营养医师 许欣筑

正值冬季,稍有不慎,易招风寒出现感冒等不适。姜糖苏叶饮可作为风寒感冒初起阶段的治疗药膳,也可作为外感病流行期间的预防药膳。膳中的食材都是居家常见的,非常容易获得。

姜糖苏叶饮

【原材料】苏叶5g、生姜3g、葱白2条、红糖10g。(1人份量)

【烹调方法】将生姜、苏叶、葱白洗净后放入锅中煮沸,放入红糖搅匀即可饮用。

【专家点评】

此款药膳可发汗解表,祛寒健胃。主要用于风寒感冒见发热、恶寒、头身痛、鼻塞流清涕、无汗,出现恶心、呕吐、腹胀等胃肠道症状的胃肠型感冒也可适用。方中苏叶性味辛温,可散寒解表、宣肺化痰、行气和胃,对于孕妇安胎止呕也有一定的作用,也可解鱼蟹之毒,经现代药理研究,紫苏具有抗菌抗病毒,调脂保肝,解热镇痛的功效;方中生姜、葱白辛温通阳、散寒解表,与苏叶合用效用增强;红糖甘温,既可温中散寒,助苏叶、生姜发散在表之寒,又可作为调味品,缓解生姜、苏叶、葱白的辛辣之味。由于此款药膳皆是辛温之品,风热感冒则不宜使用(症见发热恶风、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痰粘或黄、鼻塞黄涕等),患有痈、疖、疔、疮等皮肤病的患者也需慎食。

【小贴士】

方中重用苏叶(即紫苏的叶子),其实紫苏全身都是宝,苏叶常常作为辛温解表的常用药;而紫苏的干燥果实苏子则更注重降低消痰,用于咳嗽气喘;苏梗则偏于治疗脾胃气滞、胎气不和;还有一种植物叫白苏,功效与紫苏相似,但效用稍差一些,其叶片两面均是绿色,而紫苏是绿紫色或仅是叶下面是绿色,通常我们入药多采用紫苏,大家在购买时注意鉴别。

(本文来源:广东省中医院微信订阅号,微信号gdhtcm)

(责编:林银珍 )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妊娠反应严重怎么办

你好!首先祝你早生贵子!我来给你谈谈关于“呕吐”的问题。恶心呕吐会影响正常的饮食摄入,严重时可发生脱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营养不足、体重下降等。  呕吐引起的营养丢失首先是水分而不是食物,所以呕吐期间不宜急于大量进食,而首先应补充水分。用温的淡盐水稍加白糖,频频下咽。呕吐停止后可先喝小米汤或稀藕粉,以后可以喝米粥或稀面条加肉松等,以易消化和刺激小为宜,而不急于大量进食肉蛋奶。莲藕有止血作用,如呕吐物中有血丝,应首先喝藕粉或鲜藕汁。“是药三分毒”,以下给你介绍几则成功治愈“呕吐”的食疗秘方:1)竹茹米粥--取竹茹50克,粳米50克,将竹茹水煎15--20分钟去渣留汁,再放入洗净粳米煮为粥,可做为早晚主食。本药膳有清热益胃止呕之功效。尤其适用于胃虚积热的反胃呕吐。2)葱姜饮--用葱白带根1段,生姜1片,苏叶1支。以上三味同入瓦罐,加水适量,煎服饮用。本药膳可疗治虚寒呕吐等病症。3)柿蒂丁香生姜煎--取柿蒂7个,丁午6克,鲜姜6克,以上三味加水入瓦罐煎服。本药膳可治顽固性呃逆呕吐症。4)生姜蜂蜜糯米饮--用生姜15克,糯米15克,蜂蜜30克,将生姜、糯米研碎,加水1碗,煮煎取汁,再加入蜂蜜,炖熟服用。本药膳具有温中止呕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寒引起的呕吐。5)姜糖饮--取生姜10克,饴糖或关东糖30克。生姜切丝,放入瓷杯内,以沸水冲泡,加盖浸泡5分钟,再调入饴糖或关东糖,频代茶饮用。本药膳有解表止呕之功效。6)干姜山药饮--用干姜10克,山药15克,山楂肉30克,红糖5个,白萝卜15克。以上五味同入瓦罐,加水煮,取汁热服。本药膳有平补开胃,消食止呕之功效。7)玉竹二汁饮--取甘蔗汁100克,玉竹15克,生姜9克,冰糖适量。甘蔗、生姜取汁,玉竹水煎取汁,加冰糖适量,混合调匀,频缓饮,每天1剂,连服2--3天。本药膳滋胃阴、止呕吐、上呃逆之功效。8)核桃姜汤--用核桃研碎,用生姜汤送下。本药膳可治许多寒证呃逆、呕吐。9)乌梅橘皮茶--取乌梅5枚,橘皮5克,开水冲泡,加盖闷15分钟,即可食服之。本药膳有和胃消食之功效。可治烦渴、呕逆等。10)桂圆干粉--用桂圆干7个,干姜3克,煅赭石15克。将桂圆干连核放入炉中,煅炭存性,研为细末,分4次服,每将计就计次,用干姜、煅赭石煎汤送下。本药膳有补脾胃,止呃逆之功效。主要用于脾胃虚弱、气机不降引起的呕吐等症。以上回答如果满意,请不要辜负我的一片好意,及时点击“采纳为答案”。

Q:要吐到什么时候?

你好!首先祝你早生贵子!我来给你谈谈关于“呕吐”的问题。恶心呕吐会影响正常的饮食摄入,严重时可发生脱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营养不足、体重下降等。  呕吐引起的营养丢失首先是水分而不是食物,所以呕吐期间不宜急于大量进食,而首先应补充水分。用温的淡盐水稍加白糖,频频下咽。呕吐停止后可先喝小米汤或稀藕粉,以后可以喝米粥或稀面条加肉松等,以易消化和刺激小为宜,而不急于大量进食肉蛋奶。莲藕有止血作用,如呕吐物中有血丝,应首先喝藕粉或鲜藕汁。“是药三分毒”,以下给你介绍几则成功治愈“呕吐”的食疗秘方:1)竹茹米粥--取竹茹50克,粳米50克,将竹茹水煎15--20分钟去渣留汁,再放入洗净粳米煮为粥,可做为早晚主食。本药膳有清热益胃止呕之功效。尤其适用于胃虚积热的反胃呕吐。2)葱姜饮--用葱白带根1段,生姜1片,苏叶1支。以上三味同入瓦罐,加水适量,煎服饮用。本药膳可疗治虚寒呕吐等病症。3)柿蒂丁香生姜煎--取柿蒂7个,丁午6克,鲜姜6克,以上三味加水入瓦罐煎服。本药膳可治顽固性呃逆呕吐症。4)生姜蜂蜜糯米饮--用生姜15克,糯米15克,蜂蜜30克,将生姜、糯米研碎,加水1碗,煮煎取汁,再加入蜂蜜,炖熟服用。本药膳具有温中止呕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寒引起的呕吐。5)姜糖饮--取生姜10克,饴糖或关东糖30克。生姜切丝,放入瓷杯内,以沸水冲泡,加盖浸泡5分钟,再调入饴糖或关东糖,频代茶饮用。本药膳有解表止呕之功效。6)干姜山药饮--用干姜10克,山药15克,山楂肉30克,红糖5个,白萝卜15克。以上五味同入瓦罐,加水煮,取汁热服。本药膳有平补开胃,消食止呕之功效。7)玉竹二汁饮--取甘蔗汁100克,玉竹15克,生姜9克,冰糖适量。甘蔗、生姜取汁,玉竹水煎取汁,加冰糖适量,混合调匀,频缓饮,每天1剂,连服2--3天。本药膳滋胃阴、止呕吐、上呃逆之功效。8)核桃姜汤--用核桃研碎,用生姜汤送下。本药膳可治许多寒证呃逆、呕吐。9)乌梅橘皮茶--取乌梅5枚,橘皮5克,开水冲泡,加盖闷15分钟,即可食服之。本药膳有和胃消食之功效。可治烦渴、呕逆等。10)桂圆干粉--用桂圆干7个,干姜3克,煅赭石15克。将桂圆干连核放入炉中,煅炭存性,研为细末,分4次服,每将计就计次,用干姜、煅赭石煎汤送下。本药膳有补脾胃,止呃逆之功效。主要用于脾胃虚弱、气机不降引起的呕吐等症。以上回答如果满意,请不要辜负我的一片好意,及时点击“采纳为答案”。

Q:怀孕五个多月还呕吐怎么回事?

你好!首先祝你早日恢复健康!我来给你谈谈关于“呕吐”的问题。恶心呕吐会影响正常的饮食摄入,严重时可发生脱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营养不足、体重下降等。  呕吐引起的营养丢失首先是水分而不是食物,所以呕吐期间不宜急于大量进食,而首先应补充水分。用温的淡盐水稍加白糖,频频下咽。呕吐停止后可先喝小米汤或稀藕粉,以后可以喝米粥或稀面条加肉松等,以易消化和刺激小为宜,而不急于大量进食肉蛋奶。莲藕有止血作用,如呕吐物中有血丝,应首先喝藕粉或鲜藕汁。“是药三分毒”,孕妇更不能乱吃药。以下给你介绍几则成功治愈“呕吐”的食疗秘方:1)竹茹米粥--取竹茹50克,粳米50克,将竹茹水煎15--20分钟去渣留汁,再放入洗净粳米煮为粥,可做为早晚主食。本药膳有清热益胃止呕之功效。尤其适用于胃虚积热的反胃呕吐。2)葱姜饮--用葱白带根1段,生姜1片,苏叶1支。以上三味同入瓦罐,加水适量,煎服饮用。本药膳可疗治虚寒呕吐等病症。3)柿蒂丁香生姜煎--取柿蒂7个,丁午6克,鲜姜6克,以上三味加水入瓦罐煎服。本药膳可治顽固性呃逆呕吐症。4)生姜蜂蜜糯米饮--用生姜15克,糯米15克,蜂蜜30克,将生姜、糯米研碎,加水1碗,煮煎取汁,再加入蜂蜜,炖熟服用。本药膳具有温中止呕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寒引起的呕吐。5)姜糖饮--取生姜10克,饴糖或关东糖30克。生姜切丝,放入瓷杯内,以沸水冲泡,加盖浸泡5分钟,再调入饴糖或关东糖,频代茶饮用。本药膳有解表止呕之功效。6)干姜山药饮--用干姜10克,山药15克,山楂肉30克,红糖5个,白萝卜15克。以上五味同入瓦罐,加水煮,取汁热服。本药膳有平补开胃,消食止呕之功效。7)玉竹二汁饮--取甘蔗汁100克,玉竹15克,生姜9克,冰糖适量。甘蔗、生姜取汁,玉竹水煎取汁,加冰糖适量,混合调匀,频缓饮,每天1剂,连服2--3天。本药膳滋胃阴、止呕吐、上呃逆之功效。8)核桃姜汤--用核桃研碎,用生姜汤送下。本药膳可治许多寒证呃逆、呕吐。9)乌梅橘皮茶--取乌梅5枚,橘皮5克,开水冲泡,加盖闷15分钟,即可食服之。本药膳有和胃消食之功效。可治烦渴、呕逆等。10)桂圆干粉--用桂圆干7个,干姜3克,煅赭石15克。将桂圆干连核放入炉中,煅炭存性,研为细末,分4次服,每将计就计次,用干姜、煅赭石煎汤送下。本药膳有补脾胃,止呃逆之功效。主要用于脾胃虚弱、气机不降引起的呕吐等症。以上回答如果满意,请不要辜负我的一片好意,及时点击“采纳为答案”。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