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出台的2015版中国药典,受到了广泛关注。
新技能·GET
据悉,新版药典无论是在品种收载、标准增修订幅度、检验方法完善、检测限度设定,还是标准体系的系统完善、质控水平的整体提升上均上了新台阶。作为一部规范和保障我国药品质量的大法典,药典实现了技术标准和法律标准的无缝对接。
根据国际发展趋势,新版药典鼓励新技术和新方法的研究与应用,完善并增加新的检测方法。资料显示,其附录(通则)中“制剂通则”部分的主要变化和技术要点,包括了注射剂、吸入制剂、眼用制剂等近30个剂型。
新版药典引来又一波新技术、新方法。专家指出,例如,制剂通则片剂增加“口崩片”亚剂型,除冷冻干燥法制备的口崩片外,口崩片应进行崩解时限检查。对于吸入制剂的质量控制,引入“微细粒子剂量”的概念,并提出检测方法和限度要求。增加“递送剂量均一性”检查,成品中至少进行罐内剂量均一性检查;生产过程中,罐内、罐间均需检查。
澄清度检查法中,由于检测结果判断受分析人员的主观因素影响,且无法提供确定数据进行参比,而欧洲药典附录中有溶液澄清度、浊度级别,提供了目视检查法和 仪器 测定法,因此新版药典新增了第二法,即浊度仪法。“实际操作中,参照溶液颜色检查法无法辨别二者澄清度时,应用第二法测定,并将测定结果作为判断依据。”专家表示。
另值得注意的是,在溶出度与释放度测定法中,设定第一法篮法,第二法桨法,第三法小杯法,第四法桨碟法,第五法转筒法。其中,桨碟法为原释放度测定中的第三法,被用于透皮贴剂;转筒法为新增方法。对于吸入制剂微细粒子的空气动力学特性测定法,设定了第一法装置双级撞击器TI,第二法安德森级联撞击器ACI,第三法新一代撞击器NGI;锥入度测定法则另增加小锥法等。
“药典标准是动态调整的。比如吸入制剂的标准,美国、欧洲药典都在不断调整,十分复杂。如果有平行方法, 企业 依然可以采用原有的检定方法。”有关专家提示。
部分企业需投入技改
由于日常进行的药品检验、新药研发、方法制定以及质量标准的制定都需参考药典,因此新版药典的执行将带动行业整体质量水平的提高。专家提醒,“出现企业标准低于新版药典的情况时,这部分企业需投入技改。”
在药典制定中,研究者收集了不同类型厂家的数据,理论上,大多数企业能达标。前述药品检定专家举例说,“新版药典分散片检查方法修订为‘照崩解时限检查法,不锈钢筛网内孔直径为710μm,水温为15~20℃,取供试品6片,应在3分钟内全部崩解并过筛网’。研究中我们收集了已上市的分散片,绝大部分符合此检定方法,对企业影响小,也不需要额外添置新设备。口崩片检定中,60%~70%的口崩片都能顺利过筛,其余产品经工艺改良也能满足标准要求。”
专家指出,《中国药典》不是最高标准,而是门槛标准,企业的生产标准决不允许低于该标准。制药企业需认真研究、跟进新版药典的变化要求,主动提高标准。有企业人士建议,特别是独家品种或产品在市场上占主导的企业,有责任、有义务主动提高标准。
随着药典质量标准的不断完善,不规范的小作坊、小企业难逃被淘汰的命运,这也是行业逐渐规范的必然结果。不过,也有行业人士指出,想在短期内达到行业净化的效果并不容易,需要相关部门的监管以及上下游的配套政策支持。新标准下,企业除需不断革新技术和方法之外,最重要的还是在创新中找出路。
另有专家建议,药典通则中应进一步加强药用辅料适用性的相关说明。对于供注射用药用辅料,考虑适当延长药典标准执行的缓冲期,生产企业应结合制剂的特性、配方组成、使用量等因素,对供注射用辅料标准的适用性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