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四月不减肥,五月六月徒伤悲。又到了秀身材的夏季,多数女性都希望自己能瘦成一道闪电。有些姑娘为了追求苗条的身材,甚至大量服用减肥药,殊不知不少药物都有肝毒性,不当用药会损害肝脏,形成药物性肝损伤。不少患者都是因为乱服减肥药而患上肝病,有的人甚至出现药物性肝衰竭,病情严重的甚至会死亡。
据了解,肝脏是人体最主要的代谢、解毒场所,药物进入人体后若发生毒副作用,首当其冲受到损害的就是肝脏。药物性肝炎是由于药物及其代谢产物或特异体质、包括使用不当引起肝脏损害的疾病。除了影响肝脏,药物的毒副作用还会导致胆汁淤积,从而引起胆汁淤积性肝损伤。据报道,药物引起的肝损伤中,其中20%~25%为胆汁淤积型肝损伤,若没有适当治疗,可引起慢性肝炎,最后甚至演变为肝硬化甚至肝衰竭。若出现药物性肝炎,患者会有各种不适感如胃口变差、肚子发胀、恶心呕吐、全身乏力,严重者还会出现肝区疼痛、黄疸等。
据专家介绍,目前共有11类200余种药物可不同程度地对肝脏造成损害,引起药物性肝炎的药物主要包括三大类。
1、西药:
包括抗菌素类药物,如阿莫西林、先锋四、氯霉素、红霉素等;
感冒药;镇静催眠药,如苯巴比妥、艾司唑仑;
解热镇痛消炎药物,如阿司匹林、扑热息痛、芬必得等;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激素类药物;
维生素A与烟酸;
抗肿瘤药物;
其他药物,如甲基多巴、心痛定等。
2、减肥药:当前很多减肥药都添加了西布曲明、芬氟拉明等药物抑制食欲,以起到减肥的效果。此外目前市面上的减肥药多是保健品,部分产品成分没有完全标示,这样的产品危险系数较高。
3、部分中草药:
比如,长期超量服用姜半夏、蒲黄、桑寄生、山慈菇可引起肝功能异常;
超量服用黄药子、蓖麻子、雷公藤制剂,可导致中毒性肝炎,出现黄疸、肝肿大等症状。
部分中药采用泻下的方法达到体重减轻的目标,但此类中药会导致肝功能损伤以致肝衰竭。
减肥药虽然省事,也往往能取得一些效果,但单纯依靠药物减肥,实际上很多时候最先减掉的大多是肌肉里的水分,然后才是脂肪,还有维持健康所需的蛋白质。这样虽然能减体重,却不是真正的减肥。所以服药者一旦停药,体重一般都会反弹,有资料显示,依靠药物减重者反弹率高达50%。而且减肥者复胖后,要想再靠减肥药瘦下来会非常难。人们可以通过合理安排膳食,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和调整生活方式,以及针对不同个体采取个性化的诊断和治疗的方法,多管齐下消灭赘肉。切不可单纯靠长期服用减肥药来达到减肥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