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慢性病的治疗上,很多人还是更依赖中药治疗。那么到底如何判定中药的疗效,以及如何煎药最能发挥药效呢?
判断中药疗效的方法
1、临床症状改善:病人初来就诊时,一般都有所苦,比如胃痛、腹痛、呕吐、腹泻、发热等,经过治疗后,病情虽然尚未痊愈,但胃不痛了,或是体温降下来了,那就说明药物开始起效了。
2、精神情况改善:中医很讲究看“神”,有“得神则昌,失神则亡”的说法。有时候,病人可能临床症状还没改善,比如发热的还是40℃的体温,但一改病恹恹的样子,能跟家里人开玩笑了,你说这不是药物起效的标志吗?
3、胃口改善:胃口变差不仅是进食减少的问题,它更提示病人消化吸收功能的减退。中医认为,“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亡”。一些平时没有什么疾病的老年人,一旦无缘无故的胃口变差,那就有可能是临终的先兆。所以,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胃口的逐渐好转,也就是病情好转的标志之一。
4、睡眠改善:患失眠的病人,如果服药后睡得香了,自然就是治疗有效的证据。如果是其它疾病,同时又影响了睡眠,那睡眠的改善也说明了治疗有效。但要注意的是,某些疾病可能会引起神志的改变,比如严重的脱水、糖尿病酮症、低血糖反应、肝性脑病等都会引起想睡觉甚至昏迷的情况,这种“睡眠改善”就不能作为病情好转的标志。
如何选择熬药的锅
1、熬中药最好的是陶瓷器皿中的砂锅、砂罐,因其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药物成分发生反应,并且导热均匀,保暖性好。
2、其次可用白色搪瓷器皿或不锈钢锅。
3、煎药忌用铁、铜、铝等金属器具。因为金属元素容易与药液中的中药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可能是疗效降低,甚至产生毒副作用。
煎药前的浸泡
药物在煎煮前一定要浸泡使有效成分易于浸出。一般以花、叶、茎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一般为15分钟。以根、种子、根茎、果实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一般为半小时。
煎煮次数
以两次或三次为宜。
熬药方法
1、先把药放在砂锅里面,根据药的多少加水,加的水必须漫过中药(千万不要加少了,否则熬中药容易靠干)。大约泡20分钟左右。泡的过程中最好不时用搅拌棒搅一下,这样泡的均匀一些。天热时可以加凉水泡,天冷时用凉水要延长浸泡时间,或者可用温水,这样效果更好邮箱。
2、中药泡好后,放在煤气炉子,或者蜂窝炉子上面开始熬制。在中药熬开之前用大火,熬开之后转为小火慢慢熬,小火熬制大约20分钟。看着表,到时间后,如果药汤还是很多,可以再继续熬一会。切记千万不能把中药熬干了。熬完后,可用一根筷子放在砂锅沿上挡住药渣,再用药淋子过滤,这样效果更好,
3、第二遍熬制时,可以加温水,加的水应是第一次的一半。也是熬20分钟左右,熬完看看药汤多不多,如果不多就可以直接倒出来。若药汤较多,可以再多熬一会儿。
4、有时间的话可以熬第三遍,加的水是第二遍的水的一半。但是一般情况下,熬两遍就可以了,第三遍的药力很低了,但可以熬完用药汤泡脚。
5、在倒中药时,一定要小心烫手。盛中药的器具最好是陶瓷的或不锈钢的,这样中药不易与器具发生化学反应。
煎煮时间
一般对第一煎以沸腾开始计算需要30分钟,第二煎以沸腾开始计算需要20分钟。滋补类药物煎煮时间可适当延长。
有些特殊药物需要在医生嘱托下进行煎服,一定要详细问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