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教你走出退烧四大误区

家庭医生在线 林惠芳 2015/1/6 9:12:17

指导专家】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儿科 郭素华 副主任医师

在儿科门诊,发热是孩子们非常常见的一种症状,尤其是在遇到流感高发期,儿科门诊到处都可见到头上贴着退热贴的小孩。孩子一发烧,很多家长就显得非常紧张、焦虑、不知所措了,他们老担心发烧会烧坏小宝宝的脑子,于是,想法设法恨不得马上就将孩子的体温给降下来,甚至在体温还不算太高的情况,都急着喂退烧药、打针退烧等,最好是能达到立竿见影的退烧效果,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太科学的。发烧是身体在调动自身的免疫系统,让它更好地工作,以防止感染,这是孩子利用自身免疫力对抗病毒的一个表现,在对抗发烧的过程中,孩子的免疫力也得到不断地提高。而且普通的发烧通常是不会损伤孩子大脑的,相反,如果采用过激的方式来退烧,反而不利于孩子的健康。

误区一 通过“捂热”出汗退热

常听一些家长说:“吃点药,捂一会,等汗出来就不烧了”,也还有一些家长觉得孩子发烧怕冷,因此要穿多点、盖多点,于是里三层、外三层地把孩子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只露出一个憋得红彤彤的小脸蛋,通过捂热出汗来退热的家长也不少,其实,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孩子在发烧的时候,末梢循环变得较差,手脚摸起来可能会有些凉凉的,但这并不是因为孩子穿得不够多。而且孩子在发烧的时候,包得严严实实反而会影响到机体的散热,使体温上升,甚至处于高热状态,在高热时末梢血管可代偿性扩张,使出汗增多,同时机体代谢亢进,耗氧量增加,加之宝宝长期在这种闷热的高热环境中,处于缺氧状态,长时间下来,极有可能会导致机体多器官、多系统受累。

正确做法:当孩子发烧时,把孩子的衣服略微解开,使其充分散热,并注意室内空气保持流动,但要注意宝宝手脚的保暖。

误区二 发烧不能洗澡或发烧用冷水擦浴

有些家长觉得孩子发烧了,不能洗澡,洗澡的话很容易着凉,还有一些家长则认为,孩子发烧的话,帮他用冷水擦浴一下,就可以帮助他降温了,其实这两种做法都是不正确的。

正确做法:发烧的孩子洗温水澡更有利于散热,如果洗澡不便的话,用温水擦浴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降温方法。用温水洗浴或擦浴后要迅速擦干全身,并换上干爽的衣服,以免着凉。

误区三 一发烧马上用退烧药

有些家长一见到孩子发烧,就马上给孩子服用各种退烧药,吃药后没有马上见效时,又立即换另一种退烧药。其实这也是不正确的。

正确做法:一般来说,孩子的体温在38.5℃以下,我们都是建议物理降温为主,超过38.5℃了才在物理降温的同时给予退烧药。目前市面上的退烧药品种繁多,家长在选用时,最好选用儿童剂型的退烧药,尤其是小婴儿,可以选用一些滴剂类的退烧药。在使用退烧药的过程中,家长也要需要注意了,如果服用了退烧药后孩子体温还是没有降下来,也不能马上再用一次退烧药或者更换其他退烧药,要间隔4-6个小时之后才能再服用退烧药,同时,也要注意多喝水,以利于降温。

误区四 孩子发高烧了也要等医生看了再处理

有些家长担心给孩子吃了退烧药后会影响医生对病情进行准确的判断,或者不知道该给孩子用什么药,于是,孩子都已经烧得小脸蛋通红了也还是不给孩子积极降温,非要等到见了医生不可,或者是孩子都已经发高烧了,在家不处理就直接抱过来医院,在诊室外焦急地等候。

正确做法:如果孩子已经发烧到38.5℃以上了,就应该积极先给孩子降温,尤其是已经高烧的宝宝,如果长时间高烧不处理的话,容易造成孩子高热惊厥、晕厥等的发生。

总之,孩子在发烧时,家长应该多点关注孩子的行为表现,而不是只盯着体温数字,如果孩子的精神状态还好,就不必太过于担心,但需要提醒的是,3个月以内的小宝宝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不能自行抵御感染,一旦有发烧时,还是建议带去医院给医生看看,最好不要自己自行给孩子用药。

本文指导医生:
郭素华

郭素华 主任医师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科

擅长疾病: 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尤其在儿童支气...[详细]

(责编:姚晓珠 )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孩子一直发烧怎么办?

孩子在一个家庭中往往都是备受关注的,一旦感冒发烧,大人们都不允许其拖个三五天,恨不得一吃药打针,半天一天就好,所以在药物使用方面会出现一些误区。有些家长,特别是家中的老年人,见到孩子发热时吃些退热药,体温便降下来,就认为孩子的病好了。因此,他们动不动就给孩子吃退热药。实际上,这样的做法是不妥的。下面是儿童退烧药的几个常见误区,如果您是一位孩子的家长,看到之后,可千万不要进误区。小儿退烧首先要分清状况,弄清需不需要单独退烧。如果是感冒引起的发烧,要另外对待。因为医生一般都会给孩子开感冒药,家长们首先考虑的也是感冒药。但是感冒药本身就有退烧作用,像小快克效果还很好。所以在服用任何感冒药之后,家长都应该仔细观察。如果心急又使用了退烧药,很危险。虽然感冒药和退烧药的名字不一样,但是有退烧的主要是一样的。确定是其他原因引起的发烧,要选用经受过时间长久验证的老药。选安全性大,效果确切的。目前针对小朋友的退烧,应注意不可使用含阿斯匹林(Aspirin)类的退烧药,因为会引起孩童的雷氏症候群(这是一种肝脏与脑部病变的危险病症),其死亡率高达50%,但患有风湿热的病童用含阿斯匹灵来退烧效果最好。

Q:宝宝不退烧怎么办。

我在婴淘网看到的,每个人对孩子发烧的各种不统一意见,特总结一下,以便树立正确观念。误区一:洗澡会让孩子着凉医生的话:给孩子用温水洗澡,实际上也是一种降温措施,医学上称为物理降温。类似的做法还有用湿毛巾敷头、枕冰袋、用酒精擦身等,目的是利用水的导烧作用,或冰溶化及酒精蒸发时的吸烧作用来降低体温。此外,洗澡还可以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汗腺阻塞。具体做法是,用低于体温2℃的温水浸泡20分钟,每天2~3次。只要不是在室温很低的房间内,洗澡后及时擦干,避免风吹,是不会着凉的。误区二:用肉汤补充营养医生的话:高烧也可以使各种营养素的代谢增加,氧消耗量增加,因此注意给孩子补充营养是对的。但用给孩子喝肉汤的方法补充营养的做法却是错误的。因为高烧使消化酶的活性降低,影响孩子的消化功能,此时吃油腻的食物,不仅不能吸收,反而会引起呕吐或腹泻,加重身体的缺水。这时应给孩子以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如稀粥、菜汤、果汁、鸡蛋羹等。另外,还要给孩子充足的水喝,最好是糖盐水。这样做一方面可补充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另一方面可达到降温的目的。误区三:烧退病愈医生的话:在生活中误以为烧退了病就好了的家长大有人在,往往导致孩子再次发烧或原有疾病加重而延误治疗。发烧只是某种疾病表现出来的一个单一症状,烧退只表明机体产烧与散烧的调节机制恢复正常,并不等于疾病痊愈。只有祛除病因,从根本上纠正疾病的发病基础,才意味着疾病治愈。误区四:发烧就是病医生的话:孩子患病容易发烧,但发烧未必就是有病,因为孩子体温的高低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吃奶、运动、哭闹、穿得过多等原因均可使小儿体温暂时升高达37.5℃,偶而达38℃,尤其是新生儿或婴儿更容易受以上条件影响。另外,测体温的方法和时间也影响所测体温的真实数值,如腋表、口表、肛表所测数值依次相差约0.5℃,即腋表最低、肛表最高。测腋温的时间应以10分钟为佳。因此,孩子体温暂时升高,只要全身情况良好,又无自觉症状,可认为正常。但当孩子体温高于38.5℃时,则应引起重视。

Q:给小孩肌肉注射后出现硬结属于医疗事故吗?

宝宝发烧没有超过39℃可选物理降温方式。所谓物理降温就是以局部降温为主,重点是保护孩子大脑,不要让大脑神经细胞受到损伤。既避免自行用药对人体所带来的副作用,掩盖病因,又可以缓解控制病情,配合医生细致检查,明确诊断发烧病因,对症下药,早日康复。一、家长对宝宝发烧存在的认识误区误区1、认为宝宝发烧就是疾病的全部其实发烧只是许多疾病所表现的一种症状,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有利于抑制病菌的繁殖。误区2、宝宝发烧后就立即用药物降温这种处理方法是错误的。儿童发烧的原因很复杂,在没有查出病因前,就立即用解热止痛药,会掩盖病情,妨碍正确诊断,耽误治疗。误区3、烧退了,宝宝的病就好了有些家长认为给孩子服退烧药,降下全身体温就是最好的治疗方式。认为烧退了,孩子的病就好了,这种认识存在一定误区。发烧应积极查找病因。如果只是用退烧药,即使退烧了,如果病因未除,药效过后宝宝仍然会继续发烧,反而影响诊断和治疗。二、儿童发烧应注意:
1)儿童发烧要先保护大脑。如体温升高达38.5℃以上,要采取有效的物理降温措施,防止高热惊厥的发生。高热惊厥多见于6个月—3岁内的婴幼儿。
2)儿童发烧在不明原因的情况下,不宜盲目使用退烧药,注意测量宝宝体温,观察孩子精神及饮食情况。
3)让宝宝注意卧床休息,并补充足够的水分,保持室内温度在25--26℃,相对湿度60%,空气新鲜流通,饮食应清淡易消化为主。
婴幼儿发烧除自行物理降温外应及时到医院就诊。超过39℃的高烧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发烧38℃持续3天以上,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误区 孩子退烧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