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小分子抗丙肝病毒药物为患者带来治愈希望

家庭医生在线 2014/12/7 8:53:51 举报/反馈

我国是病毒性肝炎大国,尤以乙肝和丙肝患者人数居多。全球每年大约70万人因病毒性肝炎死亡,我国占近50%。在中国约有1000万人感染丙型肝炎病毒,有研究显示逾三分之一的丙肝患者没有在第一年接受抗病毒治疗。太多的丙肝患者因为对疾病及治疗方法缺乏正确的认知,因而“演绎”了无数令人“心碎”的故事!武汉大学学生张某,在大学体检时被确诊丙肝,却不以为意心存侥幸;后来入职体检时才被告知已经发展到肝硬化;入院治疗后却因为无法负担沉重的经济压力,最终放弃了治疗……今年8月份因为等不到合适的肝脏移植而不幸去世。无数患者的沉痛经历提醒我们丙肝防治科普教育的刻不容缓!

一项覆盖来自全国20个省/直辖市的29家医院的1116名丙肝患者的关于我国丙肝治疗经济负担的研究结果显示:丙肝治疗得越晚,合并症越多,因而治疗费用越高。丙肝给患者家庭和国家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我国丙肝患者一次住院平均费用为8,212.20元;城镇居民丙肝患者因病就医一次住院花费占全年收入的34.25%,农村居民丙肝患者费用约占全年收入117.70%。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龚晓兵

据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龚晓兵介绍,丙型肝炎隐秘性强,而且大多数患者对疾病缺乏认识,所以丙肝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目前很难实现;如果可以早发现,早治疗,可以使大多数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减少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率。我国丙肝患者在发现时多已经在疾病晚期,错过了疾病治疗的最佳时期,多因肝硬化或肝癌需要住院治疗。一项研究显示,因丙肝肝癌住院的患者平均一次治疗费用近15000元,给病人和国家带来巨大经济负担。在控制丙肝方面,从提高疾病的认识,到早期诊断,到获得可负担的更有效和耐受性好的药物等方面,仍有大量的尚未满足的需求。

丙肝疾病认知低下高危人群应定期筛查

由近年进行的一项公众调查显示,只有38%的人听说过丙肝,远低于对甲肝(91%)和乙肝(95%)的知晓度。超过四分之三的受访者不知道丙肝是可以治愈的。特别对有输血或献血史者,长期血液透析的患者以及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吸毒及性工作者等高危人群,一定要注意预防丙肝,定期筛查。

丙肝低诊断但是高误诊率

据中国肝炎防控基金会资料,丙肝病毒诊断率很低,特别是在欠发达地区。近50%丙肝病毒感染患者或是未被确诊或被误诊。一项研究显示,大多数的丙肝患者确诊时,已处于疾病发展晚期,并常常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目前只有不到2%的被诊断为丙肝的患者采用基于干扰素的抗病毒治疗。

丙肝当前治疗方法尚无法满足需求 小分子抗丙肝病毒药物带来治愈希望

虽然Peg-INF/利巴韦林疗法已成为中国丙肝治疗的标准方案,但其治愈率为44%至70%,这意味着仍有相当比率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未能治愈。还有干扰素刚开始治疗就不合适的,干扰素治疗无应答、复发的,透析的患者,年龄大的人群还有严重的肝硬化的患者,目前都无法接受干扰素治疗。而且干扰素治疗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影响,都令患者难以长期坚持。对于那些无法使用干扰素,或无法承受干扰素副作用的患者,更好的耐受性、更小的副作用和更能够负担的价格的小分子抗丙肝病毒药物有望给他们带来治愈的希望。

龚晓兵教授呼吁加大丙肝防治知识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丙肝、认识丙肝,提高自我预防意识。丙肝患者一旦确诊,更需要尽早采取正确的抗病毒治疗。而且随着科技的进步,新的治疗手段会不断涌现,丙肝的治疗效果也将会越来越好。

关于吴阶平医学基金会

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于2002年2月28日在北京成立,是卫生部直属的行业基金会。吴阶平医学基金会的宗旨是联合国内外关心医学和健康事业发展的人士,筹募资金,通过奖励和资助各项学术活动等,颂扬吴阶平院士的高尚医德和治学精神,为促进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而共同奋斗。

近年来,肝病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社会负担、家庭负担和个人负担。吴阶平医学基金会通过设立肝病医学部,充分利用和发挥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这一大型非政府慈善组织的资源和优势,团结国内外专家学者及其它社会力量,积极开展肝病知识宣传、科学研究、临床诊疗、预防、学术交流与教育工作、关爱救助,促进肝病新技术、新疗法的推广和应用,同时为相关企业搭建防治肝病的学术研究和继续教育的平台,以及为管理部门制定政策提供技术依据和科学信息。

本文指导医生:
龚晓兵

龚晓兵教授 主任医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圃管委会办公室

擅长疾病:主治各种急、慢性肝病,包括脂肪肝,病毒性...[详细]

(责编:欧家福 )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