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的缺乏会导致少儿佝偻病和成年人的软骨病。症状包括骨头和关节疼痛,肌肉萎缩,失眠,紧张以及痢疾腹泻。常见维生素D有两种,其中维生素D2为骨化醇,维生素D3为胆骨化醇。无论维生素D2还是维生素D3,本身均无活性,需经肝、肾细胞的两次转化生成1,25-二羟基维生素D2后,能促进钙、磷在小肠内的吸收。
维生素D2促进小肠黏膜刷状缘对钙的吸收及肾小管重吸收磷,提高血钙、血磷浓度,协同甲状旁腺激素(PTH)、降钙素(CT),促进旧骨释放磷酸钙,维持及调节血浆钙、磷正常浓度。维生素D2促使钙沉着于新骨形成部位,使枸橼酸盐在骨中沉积,促进骨钙化及成骨细胞功能和骨样组织成熟。维生素D2摄入后,在细胞微粒体中受25-羟化酶系统催化生成骨化二醇(25-OHD3),经肾近曲小管细胞1-羟化酶系统催化,生成具有生物活性的骨化三醇〔1-25-(OH)2D3〕。
维生素D2由小肠吸收,其吸收需胆盐与特殊α-球蛋白结合后转运到身体其他部位,贮存于肝和脂肪。代谢、活化首先通过肝脏,其次为肾脏。作用开始时间为12—24小时,治疗效应需10—14天。
那么,维生素D2该怎样使用呢?
维生素d2根据患者所患的疾病不同,有如下的用法用量:
1、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成人口服每日0.25~1.5mg(1~6万单位)最高量每日12.5mg(50万单位)。小儿每日0.075~0.25mg(3000~1万单位), 最高量每日1.25mg(5万单位)。
2、家族性低磷血症:成人口服每日1.25~2.5mg(5~10万单位)。
3、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成人口服每日1.25~3.75mg(5~15万单位),小儿:1.25~5mg(5~20万单位)。
4、肾功能不全:成人口服每日1~2.5mg(4~10万单位)。
5、肾性骨萎缩:成人开始剂量每日0.5mg(2万单位),维持量每日0.25~0.75mg(1~3万单位);小儿每日0.1~1mg(4000~4万单位)。
以上为维生素D2该怎样使用的相关介绍。注意,短期内摄入大剂量或长期服用超剂量维生素D2,可导致严重中毒反应。维生素D2中毒引起的高钙血症,可引起全身性血管钙化、肾钙质沉淀及其他软组织钙化,而致高血压及肾功能衰竭等。所以,使用维生素D2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