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X光检查确有一定危害

家庭医生在线 2014/10/10 7:28:30 举报/反馈

X射线作为目前医院常用的诊断手段,在临床上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医生的诊断准确率和治疗效果,成为目前医学上诊断疾病非常重要的检查方法。但射线照得越多,对人体内细胞的破坏越大,这让很多人矛盾,到底要不要接受X射线的检查呢?专家说,X射线检查的确有一定的危害,但并不可怕,只要合理应用,就能够把危害程度减少到最小。

多次使用和拒绝使用都是错误的

由于大多数人对于放射知识知之甚少,因此对X射线出现了以下的认识误区:

一、许多人认为进行放射检查只需很短时间,不了解或忽视它的危害。有的病人就诊时不听医生建议,强烈要求进行拍片检查,甚至短期检查数次。又有的病人在候诊时,不听劝阻呆在检查室内。

专家解答:X射线产生的危害有确定性效应和随机性效应。由辐射诱发放射性白内障等疾病属于确定性效应,射线剂量在体内累积到一定程度后即会发生。而随机性效应则不然,很可能一次照射就会发生疾病。射线诱发肿瘤就是一种随机效应。因此,要减少不必要的放射检查,不可因为检查的时间短而不在意。

二、有的人认为CT不会对身体造成任何的损害,在拍平片就可以诊断的情况下,仍要求医生进行CT检查。也有的人认为CT是必不可少的检查,因而在就诊时拒绝医生的劝告而强烈要求进行CT检查。

专家解答:CT检查是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时,对人体同样有辐射,甚至大于常规X线拍片。

三、因为放射检查对人体有辐射,有一些人对X射线相关的检查产生恐惧心理,误认为拍一次胸片就会患癌症,因而拒绝接受X射线检查。

专家解答:这属于一种过于保守或过于敏感的认识。患者和医务人员受到的X线照射主要包括有用射线、漏出射线和散射线3种。虽然X射线对生物细胞有一定的杀伤破坏作用,但是适量的照射,并不会影响人体的健康。

合理利用会将其危害减少到最小

专家说,医务人员开展影像检查时,都会注意对患者的防护,对X射线拍片或CT检查时所用剂量都是很小的,仅限在安全剂量之内。

那么,面对X射线、CT检查对人体有辐射,医生诊断疾病时又必须应用这种情况,如何去合理地应用它,并将其危害程度减少到最小呢?

专家说,患者应当不断加强对X射线的认识,从而和医生更好地合作,共同减少它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做X射线检查时,有些检查需要医生逐渐调节压力,让受检者感到一些疼痛,在可以忍受的范围内,因此受检者不必有“我的身体是否有异常”的猜疑,医生会告诉受检者真实的结果。年老和行动不便者做X射线时,要留有家属陪同,但要压缩到最低限,以免增加不必要的压抑氛围。尤为重要的是,要严格控制CT检查的首选适应症,尤其对育龄妇女、孕妇及婴幼儿要尽量避免首选CT检查。特别指出的是,在女性怀孕期间,请不要做X射线检查!避免卵细胞或受精卵受到损伤,而引起胚胎发育不良,造成胎儿出生后先天异常、畸形、智力低下、肢体缺损等。

“总之,希望人们对于X线检查都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战略上藐视它,消除不必要的顾虑和恐惧;在战术上重视它,对于X射线接触者采取合理的防护措施,最终更好地利用X射线!远离疾病,身体健康!”专家说。

(责编:吴任飞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一般拍X光需要多久

拍X光是指X线检查。X线检查一般需3~10分钟。X线检查是影像学辅助检查手段,X线属于一种电磁波,根据X线的波长和频率、X线与物质相互作用,可以进行能量相互转换的特性,用于检查和诊断肺炎、肺气肿、骨折等疾病。

常规X线检查一般用于检查全身各个部位,为能清晰发现病变及其特征性变化,常用于检查呼吸系统和运动系统疾病,大约3分钟左右就能检查完。X线造影检查是利用对比剂,人工制造受检部位的密度差,再用X线检查设备,观察受检部位有没有病变,常用于检查泌尿生殖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一般所需时间比较长,可能需10分钟左右。

X线检查前应去除金属和首饰等不透X线物件,X线平片检查没有必要禁食,X线造影检查一般需禁食12个小时。如果检查结果异常,还需听从医生建议做后续的检查,明确诊断疾病后积极治疗。

Q:怀孕做X线检查有影响吗?

从医学上来说,X光分为两种,一种为诊断性x光,比如肺部x光检查及牙科X光检查;另外一种是治疗性X光,比如癌症的放射线治疗。放射线的测量单位拉德,根据权威机构美国放射学的说明,放射剂量在5拉德以下,不会对发育中的胚胎造成威胁。也就是说,仅仅一次的诊断检查,不会危害到胎儿的健康。

Q:请问拍X光片的机器可以造假吗?

拍X光片的机器不可以造假。临床上常用的x线检查方法有透视和摄片两种。选择何种x线检查方法,必须根据受检查的具体情况。但是x线检查仅是临床辅助诊断方法之一。具体的诊治还需要患者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