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喜欢“趁热吃”、“趁热喝”,对食物如此,对中药仿佛更是如此认定。但其实有些中药,服用的时候要因“药”制宜,不一定非要趁热服用。
流言:中药都需要趁热喝,以免影响药效。
真相:并非所有的汤药都需要温服。一般来说,用于治疗风寒感冒的发汗解表类中药需要趁热服用,治疗虚寒类疾病的温补中药需要温服,而用于治疗热证(表现为口干唇裂、舌红苔黄、目赤肿痛、身热心烦、大便秘结、小便赤黄等)的中药则需要晾凉服用,如清热解毒类中药、辛凉解表类中药。此外,服用某些中成药冲剂时也要遵循这样的原则,比如清开灵冲剂等药物。
那么,中药如何因“药”制宜,选择哪种温度喝好呢?
传统的中医理论对口服汤剂的温度是非常讲究的,仅服法就有十多种,具体到药水温度就有三种:温服、热服和凉服。
一般的中药汤剂应该“温服”,即药汤煎煮后立即滤出。在常温下晾至30℃~37℃时再喝;丸、散类的中成药应该温开水送服。这也是温服的一种。发散风寒的中药,应该“热服”,并且可在服后吃些热稀饭、热水,以助药力。而解毒、清热的药,尤其是夏天解暑的中药,则“冷服”效果更好。
在南方,夏天经常服用一些“凉茶”,实际上也属于中药的一种。顾名思义,很多凉茶都是晾凉了喝,清凉解暑效果才更好。
对于服中药,一般来讲,治疗热病的药可凉服,而治疗寒证宜热服。患者可根据自己的情况掌握服药的温度。患有“阳病”的患者多表现热证,出现周身发热、口渴、大便干燥、小便短黄、口舌生疮、舌质红、舌苔黄、脉搏快等;而“阴病”多表现为寒证,出现恶寒发热、无汗、腹冷痛、肢冷神靡、下利清谷、水肿、舌淡、苔薄白等。
在中药方剂中,有个小窍门,一般情况下,叫做“汤”的多数热服,而叫做“饮”的多数需要凉服。因为古语中汤和饮本身就是有温度区别的。
需要提醒的是,所谓的“晾凉”通常是指晾至室温,而并不是放置在冰箱中冷藏;体质壮实、脾胃功能强健、爱上火的人可以服用比室温稍低的药物;放凉的过程中不建议过夜,尤其是在夏季,不宜超过3~4小时;儿童、老人、经期女性以及脾胃虚寒者不宜凉服。
以上为我们提供的普遍服药办法,为了慎重起见,在医生开药时,不妨多了解一下,自己的病情服用中药适合哪种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