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春困”小妙招。

过度手淫危害大?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包皮过长影响受孕?

男性40岁性欲下降?

最近搜索

麻黄素滴鼻液只“救急” 连续使用不得超过3日

家庭医生在线 2015-9-6 9:39:30

麻黄碱滴鼻液主要适应症是急性鼻炎、早期鼻窦炎。麻黄碱滴鼻液主要成份为盐酸麻黄碱,盐酸麻黄碱为拟肾上腺素药,可直接激动血管平滑肌的α、β受体,使皮肤、黏膜以及内脏血管收缩。用于鼻部可作为减鼻充血剂,缓解因感冒等引起的鼻塞症状。若过于频繁使用鼻炎药水,有时会诱发药物性鼻炎。那么麻黄碱滴鼻液可以经常用吗?多久就应该停药?

急性鼻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鼻黏膜的急性炎性疾病,又称为“感冒、“伤风”。症状包括鼻塞、流涕、发热等,病程通常在7~10天。200种以上的病毒和急性鼻炎相关。四季均可发病,冬季更为多见。由于免疫系统的退化,老年人每年的发病率有所上升。

麻黄碱类药物的主要作用是使鼻黏膜血管收缩,以解除黏膜肿胀,改善鼻腔及鼻窦的通气引流,适用于治疗鼻炎以及鼻窦炎引起的鼻阻塞。1%的麻黄素生理盐水滴鼻液是最常用的血管收缩剂。此外,还有呋喃西林麻黄素滴鼻液、盐酸麻黄碱滴鼻液等。

研究表明,麻黄素对心血管系统、中枢系统、平滑肌系统以及其它方面均有重要作用,对血管收缩作用温和而持久,血管舒张作用微弱,但能扩张冠状血管增加冠脉流量,其中高血压作用缓慢而持久,可维持数小时。伪麻黄素主要表现为间接作用的拟交感神经药,对周围神经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均有兴奋作用。

麻黄素滴鼻液只”救急” ,连续使用不得超过3天

但是,需要提醒您的是,麻黄碱滴鼻液只适用于急性鼻炎、急性鼻窦炎的早期,使用时间最好不要3天。

麻黄碱滴鼻液不宜长期使用的原因是:麻黄素只能暂时性地收缩鼻腔静脉,减轻鼻腔阻塞的症状,频繁使用可产生“反跳”现象,出现更为严重的鼻塞,长期使用可造成鼻黏膜损伤,产生耐药性和药物依赖性。在临床中,滥用麻黄素而发生药物性鼻炎的病人非常多见,病人常表现为鼻腔干燥,鼻塞,鼻甲肥大。

另外,麻黄素还会引起血压升高,心跳加快,长期使用的话,会加重冠心病、高血压患者的病情。

注意鼻腔干燥、萎缩性鼻炎禁用麻黄碱滴鼻液儿童、孕妇慎用麻黄碱滴鼻液。

(责编:蔡妙莹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盐治鼻子堵塞使用酸麻黄碱滴鼻液跟呋麻滴鼻液能马上见效吗
贺涛 主治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医生建议:你好,可以的,是一滴就见效的,盐酸萘甲唑林滴鼻液用于伤风、鼻炎、鼻充血等。滴鼻。一次1-2滴,一日4-6次,每次间隔4小时以上,连续使用不得超过7日。萎缩性鼻炎及鼻腔干燥者禁用。.严格按推荐用量使用,用药间隔不少于4~6小时,连续使用不得超过7天,如需继续使用,应咨询医师;本品仅供滴鼻,切忌口服;孕妇、高血压、冠心病及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慎用;使用后应拧紧瓶盖,防止污染;盐酸萘甲唑啉滴鼻液用于过敏性及炎症性鼻充血、急慢性鼻炎、鼻窦炎以及感冒引起的鼻塞。滴鼻,一次1-2滴,一日3-4次,每次间隔4小时以上,连续使用不超过7日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您!祝您健康!

Q:盐酸麻黄碱滴鼻液跟呋麻滴鼻液治鼻子堵塞能立马见效吗
尹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医生建议:你好,可以的,是一滴就见效的,盐酸萘甲唑林滴鼻液用于伤风、鼻炎、鼻充血等。滴鼻。一次1-2滴,一日4-6次,每次间隔4小时以上,连续使用不得超过7日。萎缩性鼻炎及鼻腔干燥者禁用。.严格按推荐用量使用,用药间隔不少于4~6小时,连续使用不得超过7天,如需继续使用,应咨询医师;本品仅供滴鼻,切忌口服;孕妇、高血压、冠心病及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慎用;使用后应拧紧瓶盖,防止污染;盐酸萘甲唑啉滴鼻液用于过敏性及炎症性鼻充血、急慢性鼻炎、鼻窦炎以及感冒引起的鼻塞。滴鼻,一次1-2滴,一日3-4次,每次间隔4小时以上,连续使用不超过7日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您!祝您健康!

Q:慢性鼻窦炎吃什么药?
李强 医师 潍坊市人民医院

你好!根据您的描述应该是鼻炎的症状,指的是鼻腔粘膜和粘膜下组织的炎症。表现为充血或者水肿,患者经常会出现鼻塞,流清水涕,鼻痒,喉部不适,咳嗽等症状。当鼻内出现炎症时,鼻腔内可以分泌大量的鼻涕,并可以因感染而变成黄色,流经咽喉时可以引起咳嗽,鼻涕量十分多时还可以经前鼻孔流出。建议意见:根据不同的鼻炎,用药有所区别,过敏性鼻炎需要抗过敏治疗,如息斯敏,扑尔敏等。一般的慢性鼻炎可以服用霍胆丸,萎缩性鼻炎则需要服用维生素类药物。滴鼻药物一般主要用来缓解鼻炎的症状,鼻油可以缓解干燥性鼻炎的干燥,呋麻合剂则可以缓解鼻腔阻塞,磺麻滴鼻液可治疗急慢性鼻炎和鼻窦炎激素类滴鼻液则有助于减轻过敏性鼻炎的打喷嚏流清水涕等症状。也可以选择手术治疗,选用低温等离子微创手术,手术创面小,出血少,康复快复发率低是治疗鼻炎的最佳选择!祝早日康复!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最新问答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