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补充的维生素B12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参与制造骨髓红细胞,防止恶性贫血;防止大脑神经受到破坏。药用维生素B12则主要用来治疗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俗称“恶性贫血”),与叶酸合用治疗各种恶性贫血,以及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神经炎、神经萎缩等。
恶性贫血是因胃黏膜萎缩、胃液中缺乏内因子,使维生素B12吸收出现障碍而发生的巨幼细胞贫血。发病机制不清楚,与种族和遗传有关。90%左右的患者血清中有壁细胞抗体,60%的患者血清及胃液中找到内因子抗体,部分患者可出现甲状腺抗体。恶性贫血可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恶性贫血的治疗为补充维生素B12,需要终生维持治疗。
维生素B12参与蛋白质、脂肪和糖等基本物质在体内的转化利用,在造血系统中主要是促进红细胞成熟,且参与DNA(脱氧核糖核酸)合成;对于中枢神经和外周神经功能的完整性,以及维持消化功能等都有重要影响。维生素B12不断更替、交换,应不断补充。
人体如缺乏维生素B12可表现为皮肤粗糙、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即红血球形态巨大、畸形和功能异常改变,携氧功能极差)、脸色苍白、毛发稀黄、食欲不振、呕吐、腹泻、轻度黄疸等,手指脚趾常有麻刺感;且有神经系统异常,如感觉异常,位感与振动感消失,出现神经炎、神经萎缩及老年性痴呆等。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妊娠、哺乳妇女和婴幼儿,长期素食者以及吸收不良综合征、严重肝脏疾患(特别是肝硬化)、甲状腺机能亢进,多种慢性感染及恶性肿瘤等患者对维生素B12需求会增加,应适当补充。
不过应该注意,有3类人是不能随意补维生素B12的,如痛风患者、未明确病因的神经系统损害者及心脏病患者禁用,否则,前者用药后会升高血尿酸会诱发痛风,中者可能掩盖病情耽误治疗,后者可致肺水肿或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加重病情。
维生素B12并非“万能补血药”,比如对最常见的缺铁性贫血便没有效果,出现贫血的症状,不应滥用维生素B12,否则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