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层允许使用一定比例的非基药,可以有力推动基层药品多元化使用、分级诊疗制度实施以及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这也是各省出台低价药目录,改变基层用药结构的目的。
自新医改以来国家基药制度实施5年后,对政策层面或将在用药选择上进行了调整。
近日国家卫计委拟放宽基层医疗机构对药物的选择,也进一步完善了在基层用药政策。在全面配备、优先使用基药的前提下,允许基层在医保目录范围内使用非基药的消息也越来越为人所待见。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各层级医疗单位用药不能机械地划清界限。其实,目前基药根本满足不了其用药需求。更困惑的是,基药产品厂家、规格经常换,并且有近三成基药进不到货,厂家不供货。没药用还得保障需求,所以只能拿部分非基药替补上。同时卫生室非基药使用比例占到药品使用总量的三分之一,部分卫生院也延伸出非基药的业务板块。
赛诺菲等外企也在布局基层,甚至自建终端队伍,外资品牌也有符合低价药政策的,竞争会更充分。“基层投入产出比低,患者教育成本高,但市场培育会进一步做大这里的空间。”有市场营销专家分析,之前非基药无法进入基层市场,现在的机会肯定很多企业都盯着。“他们可能的动作是积极应对低价药挂网。每个病症都有它的药物池,只是用谁的问题。基药原有市场会相应减少,而非基药品种会增加部分市场份额,增加最多的仍是在基层有队伍的企业。”
低价药可能会打破现有基药招标的“市场规则”。非基药进入基层需要政策配套,是否能报销、报销比例怎么定、进入的渠道和方式怎样、是否需要做推广等都是挑战。
在基层使用一定比例的非基药并无坏处,相反可以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便利之处。所以,对基层用药进行适当的限制放宽和重构边界政策是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