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肛门失禁如何检查

家庭医生在线 2014/5/31 22:40:39 举报/反馈

肛门失禁是什么?肛门失禁是排便功能紊乱的一种症状,患者失去控制排气、排便的能力。发病率不高,不直接威胁生命,但造成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严格地干扰了正常生活和工作。那么肛门失禁应该如何进行检查呢?

检查:

一、病史:需询问引起肛门失禁的原因,初起时症状,目前失禁的严重程度,肛直肠部有无手术史、放射史、受伤史。大便习惯,排便次数及粪便质地,有无神经系统、代谢方面的疾病及泌尿系统的疾病等病史。

二、视诊:

1、完全性失禁,视诊常见肛门张开呈圆形,或有畸形、缺损、瘢痕,肛门部排出粪便、肠液,肛门部皮肤可有湿疹样改变。用手牵开臀部,肛管完全松弛呈圆形,有时肛管部分缺损瘢痕形成从圆孔处常可看到直肠腔。

2、不完全失禁肛门闭合不紧,腹泻时也可在肛门部有粪便污染。

三、直肠指诊:

肛门松弛,收缩肛管时括约肌及肛管直肠环收缩不明显和完全消失,如为损伤引起,则肛门部可扪及瘢痕组织,不完全失禁时指诊可扪及括约肌收缩力减弱。

四、内镜检查:直肠镜检查可观察肛管部有无畸形,肛管皮肤粘膜状态,肛门闭合情况。纤维肠镜检查可观察有无结肠炎、克隆病、息肉、癌肿等疾病。可用硬管结肠镜观察有无完全性直肠脱垂。

五、排粪造影检查:

可测定肛管括约肌、肛管、直肠部形态解剖结构,动力学功能状态的X线钡剂检查可观察有无失禁及其严重程度,不随意漏出大量钡剂是失禁的标志。

六、肛管测压:可测定内,外括约肌及耻骨直肠肌有无异常。肛门直肠抑制反射,了解其基础压、收缩压和直肠膨胀耐受容量。失禁患者肛管基础、收缩压降低,内括约肌反射松弛消失,直肠感觉膨胀耐受容量减少。

七、肌电图测定:可测定括约肌功能范围,确定随意肌不随意肌及其神经损伤及恢复程度。

八、肛管超声(AUS)检查:近年来应用肛管超声检查,能清晰地显示出肛管直肠粘膜下层、内外括约肌及其周围组织结构,可协助诊断肛门失禁,观察有无括约肌受损。Yang(1993)应用AUS检查肛门失禁38例,23例中17例(74%)发现肛管括约肌有缺损,患者都有肛周肛门直肠或阴道手术史,15例中6例(40%)无外伤史,体检时常规检查也未发现肛管括约肌有缺损,应用AUS检查后才确定括约肌有缺损病变,故此项检查对肛门失禁较有价值。

(责编:田子文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肛门失禁症状有哪些?

肛门失禁按照严重程度可分为:肛门完全失禁,肛门不完全失禁,肛门感觉性失禁。完全性肛门失禁指大便排出完全不受控制,排便次数固定,不管人处于何时、何地、何种状态,都可能有大便排出;肛门不完全失禁,粪便干时无失禁现象,大便稀时,出现大便不受控制排出;肛门感觉性失禁 不流出大量粪便,而是当粪便稀时,在排便前不自觉有少量粪便溢出。这种疾病有不同的发生原因,需要进行不同的检查来确定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针对发病原因给予治疗。

Q:肛门失禁能用什么药

肛门失禁的原因有好多重,总结下来有: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直肠顺应性异常,直肠感觉减退,大便性状改变这些原因。对于有些因素导致的肛门失禁,进行原发病的药物治疗,对于肛门失禁的控制是有好处的。糖尿病患者导致的周围神经损伤出现的直肠感觉减退,需要积极的糖尿病药物控制血糖,对于肠炎导致的大便性状改变引起的肛门失禁,治疗肠炎的药物能对肛门失禁有很好的治疗作用,老人如果有便秘导致的溢出性肛门失禁,导泄药物可以很好的改善便秘,并且便秘改善后,肛门失禁也能治疗好。所以,目前老人需要查找肛门失禁的原因,来进行积极的治疗。

Q:二度肛门失禁是什么问题?

肛门失禁的轻重程度从分类上来说是没有二度肛门失禁,这一分类的。准确来说应该是叫不完全性肛门失禁。它的主要表现是对稀便、气体、肠道分泌物的管控出现问题。出现这样的情况,还是要积极的寻找原因。对这个年纪的老人来说。把病的性状有改变,存在便血,还是需要进行肠镜的检查,排除肠道本身的问题。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