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肠套叠是怎么回事?有什么原因引起的?肠套叠是指一段肠管套入其相连的肠管腔内,引起肠内容物通过障碍所致的肠梗阻,其发生常与肠管解剖特点(如盲肠活动度过大)、病理因素(如肠息肉、肿瘤)以及肠功能失调、蠕动异常等有关。按照发生的部位可分为回盲部套叠(回肠套入结肠)、小肠套叠(小肠套入小肠)与结肠套叠(结肠套人结肠)等型。有二种基本类型,一种为小儿型,一种为成人型。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以4-10个月婴儿最为多见,2岁以后逐减,男孩发病率多于女孩约2-3倍。
肠套叠有什么原因引起的?
肠套叠的病因主要分为2大方面:肠套叠分原发和继发两种;病理变化,是沿肠蠕动方向使近端肠管套入远端肠管内,即下行性或顺行性肠套叠。偶尔因强烈的逆蠕动使远端肠管套入近端肠管内,称为上行性或逆行性肠套叠。
小儿若出现阵发性哭闹、面色苍白、手足乱动,呈异常痛苦状,或伴有呕吐,则应警惕肠套叠的发作,应尽快送往医院治疗,不应简单地自行以止痛药、止泻处理而延误治疗。
肠套叠在我国的发病率较高,家长对此病的特点要心中有数,及时发现小儿的可疑症状,尽量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展开剩余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