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肺结核病人的饮食宜忌

家庭医生在线 2014/1/13 21:30:09 举报/反馈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肺部感染性疾病。病初有轻微咳嗽或咯痰,或有四肢结节性红斑。部分病人表现为胸痛、咯血。常见的全身症状有周身不适,精神萎靡,易倦乏力,性情烦躁,心悸,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盗汗,不规则低热,两颧潮红,妇女月经不调。也有无明显症状,仅在胸部X线健康检查时才被发现。在慢性病程中,病情恶化,可有高热畏寒,紫绀气促,肺萎缩,肺气肿,渗出性胸膜炎,胸膜增厚等。

肺结核治疗的家庭护理法

肺结核的治疗需要注意的事情事都方面的,除了必要的治疗,生活方面的护理工作也不能忽视。肺结核病人住院经规范治疗满疗程后,病情得到控制即可出院进入巩固治疗阶段。在家巩固治疗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遵从医嘱:出院时,应遵从医师根据病人病情情况制定的维持治疗方案,了解药物的剂量、用法、疗效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以后的4~7个月一般是将异烟肼、利福平联合应用,晨起空腹口服,不能漏服或中断。若出现周围神经病变及眩晕、失眠或惊厥等中枢神经病变时,应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并每月复查一次肝功能,3个月复查1次胸片。

2、预防感冒:肺结核病人,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感冒,因此,应积极预防呼吸道感染,居室应定期用醋或中药艾叶、苍术、青蒿、贯众等熏蒸消毒。在天气变化较为明显时,还要注意增减衣服,戒烟酒,不要劳累。

3、补充营养:肺结核是一种消耗性疾病,因此应注意补充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各种肉类、鱼类、蛋类、奶类、豆类等,少吃油煎、产气、辛辣食物,此外,还应注意补充各种新鲜蔬菜及水果。

4、适当锻炼:根据病人身体状况和机体恢复情况,可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晨起深呼吸运动和扩胸运动,太极拳等,既可增强体质,提高身体抵抗力,又可预防感冒。

5、加强心理调护:只要遵从医嘱,坚持治疗,肺结核是可以治愈的。因此,家属要做好思想工作,减轻病人心理负担,消除病人对疾病的顾虑,同时鼓励病人参与社会活动,消除病人的孤独感。

肺结核病人的饮食禁忌

1、茄子:

结核病患者在抗结核治疗中食茄子容易过敏。随机抽样研究结果发现,吃茄子一组病人全部在40分钟-60分钟出现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如颜面潮红、皮肤瘙痒、烦躁、全身红斑、胸闷等过敏反应。结核患者吃茄子后发生此种情况,轻者可服抗过敏药物治疗,并在一段时间内不再吃茄子及其他同类食物,严重者应请医生抢救治疗。

2、牛奶:

口服利福平同时进食牛奶,一小时后药物吸收甚少。而空腹时服用后一小时血中药物浓度就可达高峰。故服用利福平与利神速定期间,切勿同时进食牛奶等饮料,以防降低药物的吸收。服用异烟肼不宜用食乳糖及含糖的食品,因为乳糖能完全阻碍人体对异烟肼的吸收,使之不能发挥药效。

3、某些鱼类:

能引起过敏的鱼类一般为无鳞类和不新鲜的海鱼、淡水鱼。无鳞鱼类有金枪鱼、鲐鲅鱼、马条鱼、竹荚鱼、鱿鱼、沙丁鱼等。不新鲜的海鱼如带鱼、黄花鱼等。淡水鱼如鲤鱼等。在有用异烟肼治疗结核病过程中,食用这些鱼类易发生过敏症状,轻者头痛、头晕、恶心、皮肤潮红、结膜轻度充血,重者颜面潮红、灼热感、心悸脉快、口唇和面部麻胀感、荨疹样皮疹、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呼吸困难、血压升高,甚至发生高血压危象和脑出血。国内外均有引起死亡的报道。原因是异烟肼是一种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上述鱼类组织胺含量又很高,因而缺少大量的有效的单胺氧化酶将其氧化,造成组织胺大量蓄积,引起上述症状。不但在服用异烟肼期间不能吃含组织胺高的鱼类,停药2周后,也要禁食这些鱼。食用其他鱼类在烹调时再加入适量山楂然后清蒸或红烧,或加一些醋,可降低组织胺含量。发生中毒反应,应迅速送往医院抢救。

(责编:吴悠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结核病如何保健护理

结核病:预后:(1)儿童结核病不同年龄组预后不一,年龄越小预后越差,3岁以下婴幼儿结核病情较重,尤以婴儿期严重,易发生结核菌血症。(2)原发型肺结核预后良好,90%以上病灶可以自然愈合,以钙化告终。(3)血行播做肺结核若早期诊断、早期合理治疗,病变可完全吸收,预后良好,儿童结核性脑膜炎若能早期诊断,给予强力抗结核药物等合理治疗,病死率及后遗症可明显降低。

Q:泌尿系结核如何保健护理

泌尿系结核:泌尿系结核的预后:临床肾结核是进行性的病变,若无药物治疗,五年生存不足30%,10年生存不足10%。在有效的抗结核药物治疗后,肾结核的死亡率已明显下降,但仍高达8%。预防肾结核的根本措施是预防肺结核和重视肺结核的治疗。有免疫缺陷的人群对结核的易感性明显增加,应特别注意。

Q:老年肺结核如何保健护理

老年肺结核:保健1.用药严格遵医嘱服药;不可随意停药、换药,应用某些药物(强心、利尿、扩血管、抗心律失常等药物)后产生不良反应时及时就医。2.饮食因过饱、刺激性食物、烟酒等均可诱发心悸,故应避免。3.运动病情允许的患者可参加体育锻炼,如太极拳、太极剑等,也可配合气功练习,增强体质。4.生活起居注意防寒保暖,预防感冒的发生。避免和控制诱发因素,如劳累、情绪激动、便秘等不良刺激。5.情志保持情绪稳定,避免不良情绪刺激,避免情绪激动。6.自救随身携带急救药及自救卡。7.定期复诊遵医嘱定期复诊,如心悸不安,喘促持续不能缓解,水肿加重等时,应立即就诊。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