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中医辨证施治湿疹7大证

家庭医生在线 2013/12/8 8:16:35

湿疹为常见皮肤病,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古人称之为“浸淫疮”、“旋耳疮”、“绣球风”、“奶癣”等,按部位常命名为面部湿疹、耳朵湿疹、手部湿疹、阴囊湿疹、肛周湿疹等;其症状表现以红斑、水泡、渗出、糜烂、瘙痒、丘疹为特点。

中医认为湿疹的病因主要与湿邪有关,是由内外因素作用致使风、湿、热蕴结于皮肤而引发的。内蕴心火、脾湿以及素体禀赋不耐是引发湿疹的内因。湿可蕴热,发为湿热之证,久之湿则伤脾,热则伤阴血,而致虚实夹杂之证。本病中医治疗效果较好,治疗应对症下药,但如何做到对症施药,那么就需要辩证论治,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湿热并重证

证候:多见于急性湿疹、慢性湿疹以急性发作为主者。皮损初起潮红灼热,出现红斑、丘疹、丘疱疹及水疱,集簇分布,部分糜烂、渗出,瘙痒剧烈,伴身热,心烦口渴,大便干,尿短赤,舌质红,苔黄,脉滑或数。

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龙胆泻肝汤。龙胆草、甘草、栀子、黄芩、柴胡、生地、通草、车前子、泽泻、当归。

风重于湿证

证候:多见于湿疹急性期,病发以上半身为重,皮损以红斑、丘疹为主,水疱不多,渗出少。瘙痒剧烈, 搔抓不止,舌红,苔薄白,脉弦滑。

治法:祛风清热除湿。

方药:局方消风散。荆芥、防风、羌活、僵蚕、蝉衣、川芎、藿香、厚朴、陈皮、茯苓、甘草。

热重于湿证

证候:多见于湿疹的急性期,相当于丘疹性湿疹。全身多发红色小丘疹,芝麻大小,瘙痒极甚,搔破出血,遇热加剧,得凉则舒,心烦,口干,大便秘结,小便黄,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滑。

治法:凉血清热,祛风除湿。

方药:凉血除湿汤。生地、丹皮、赤芍、豨莶草、海桐皮、苦参、白鲜皮、地肤子。

脾虚湿蕴证

证候:多见于急性、亚急性湿疹,皮损为丘疹、丘疱疹、水疱密集成片,糜烂明显,渗出多,局部皮肤 轻度潮红,瘙痒,纳差,神疲乏力,腹胀便溏或大便不成形。舌质胖有齿痕,苔白滑或腻,脉弦缓。

治法:健脾祛湿。

方药:除湿胃苓汤加减。苍术、厚朴、陈皮、猪苓、泽泻、赤茯苓、白术、滑石、防风、山栀子、通草、甘草。

血虚风燥证

证候:主要见于慢性湿疹,病程日久,皮肤肥厚粗糙,鳞屑痂皮多,或苔藓样变,色暗或色素沉着,阵发性瘙痒。舌淡苔白,脉细弦。

治法:养血润肤,祛风止痒。

方药:当归饮子加减。当归、白芍、川芎、白蒺藜、防风、荆芥、紫草、鸡血藤、黄芪、乌梢蛇、生地、何首乌、炙甘草。

阴伤湿恋证

证候:主要见于慢性湿疹,皮损表现为丘疹散在或集簇,渗水不多而旷日持久,皮肤干燥或有脱屑,瘙痒不休,兼见口渴不思饮,舌红绛少津,苔净或根部稍腻,脉弦细。

治法:滋阴除湿。

方药:滋阴除湿汤。生地、丹参、元参、茯苓、泽泻、蛇床子、白鲜皮。

风邪蕴郁,扰乱心神证

证候:主要见于慢性湿疹。皮损表现为丘疹散在或集簇,皮肤干燥或脱屑,瘙痒剧烈,兼见烦躁易怒,焦虑不安,失眠,舌质红苔白,脉弦滑。

治法:重镇搜风止痒。

方药:重镇活血汤。代赭石、生龙牡、珍珠母、石决明、三棱、莪术、丹参、赤芍、乌蛇、银花、连翘、秦艽、漏芦。

将湿疹分为7型辨证论治,但临床上往往诸因相间,诸证交杂,治疗上不可拘泥于某一型,亦可使用其他疗法。

梅花针疗法: 对于慢性湿疹皮肤肥厚,苔藓样变者,可用梅花针点叩局部患处皮肤至微微充血,或采用放血疗法,梅花针点叩出小出血点再拔罐。

 针刺法 :取大椎、曲池、三阴交、神门为主穴配血海、足三里等穴,中强度刺激,留针20分钟, 2天1次。用于慢性湿疹。

 艾灸法: 将艾柱放置皮疹四周,每隔1。 5cm放1壮,顺次点燃, 2天1次,有良好的止痒作用。适用于慢性湿疹。

(责编:邓美如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