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防癌要改变体内"小环境"

家庭医生在线 2013/7/31 6:52:33 举报/反馈

澳大利亚新州一所中学的前师生担心他们会集体爆发癌症,因为至今为止已经这些师生中已有数十人病倒,还有一些已经死亡。这所位于悉尼西区的中学在教室底下发现土壤污染后,于2001年关闭。这所中学的所在地曾是一座煤气厂,该厂自1911年就开始运营。

这些师生中有的人被发现各种癌症,有的人长脑瘤,有的人生的孩子还有缺陷。有多名前学生将自己生病的原因归咎于那个旧煤气厂。澳大利亚律师马斯登说:“我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想杞人忧天,但目前这仍处于非常早期,是否是集体爆发癌症还有待最终确定。”

“如果我们最终发现有一个部门或者多个部门必须负责任,确定是由于污染而导致这么多人生病,要负责的人最终都会承担法律责任。”

看来这些师生的担忧是有必要的,因为恶劣的环境导致恶性肿瘤:

研究表明,80%的肿瘤与环境因素有关。据估计,大约4%-20%的癌症可直接归因于职业暴露。流行病学研究发现,扫烟囱的工人阴囊癌多发;生产联苯胺染料或甲、乙萘胺的工人膀胱癌多发;从事石棉生产的工人支气管肺癌多发;从事X线、同位素工作的人白血病多发;锡矿工人肺癌多发。这些现象的产生是由于职业环境中致癌物的浓度远远高于普通环境,且职业人群接触致癌物的时间早,累积接触的剂量大,从而导致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于普通人群。因此,有效降低职业环境中致癌物的浓度,对于降低职业人群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治本的作用。

所以,防癌先要改善环境,少接触辐射、煤烟型和光化学烟雾型空气污染、家用洗涤剂等等致癌物。当然除了改善生活大环境外,改变体内小环境也是很有必要的。

改变体内“小环境”应先管住嘴

吸烟是多个癌症的 “罪魁祸首”。据统计,有八成肺癌是由于长期吸烟或长时间被动吸烟引起。目前,吸烟是三分之一以上癌症发生的高危因素,它和胰腺癌、食管癌、胃癌、大肠癌、口腔癌、舌癌、喉癌、膀胱癌、肾癌及宫颈癌等十余类肿瘤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除了自身积极戒烟,还应该劝阻别人在公共环境不要吸烟,杜绝“二手烟”。

高热高脂饮食易发大肠癌、胰腺癌。临床发现,高盐食物、腌制鱼肉、油炸食物、刺激性食物、三餐不定时等不当饮食结构,还会增加胃癌发病的危险系数。偶尔食用“重口味”的食物,不会瞬间产生癌细胞。由于每一个健康个体中都存在“原癌基因”,在“抑癌基因”和正常免疫系统监控下处于平衡状态,不会产生病变。但当高危因素的轮番刺激打破了机体防卫平衡机制,“原癌基因”就会被启动,经过基因突变累积及复杂的癌变过程,最终产生肿瘤。由正常细胞变成肿瘤细胞需要经过非常漫长的过程。一般而言,胃癌的癌变过程需要5-10年左右的时间。

改变体内“小环境”注重癌体检

癌症预防是一个分级体系,一级预防是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避免高危致癌因素,提高防癌意识,“防癌于未然”。 二级预防就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治疗,“防癌于启始”。在此阶段,体检中某些肿瘤早期筛查就起着重要的作用。

要警惕身上的一些非特异性症状。比如中年突发高血压和糖尿病需要提防肾癌可能。年龄大于40岁,有上腹部非特异性不适,胆道胃肠检查未发现异常;有胰腺癌家族史;年龄在60岁以上,缺乏家族史,无肥胖,近期却突发糖尿病,特别是不典型糖尿病,就要警惕胰腺癌的“侵袭”。

(责编:宁果容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