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专家解读防癌经验误区

转载 来源: 新浪网 2013/7/25 6:12:29 举报/反馈

每两年做一次体检间隔的时间有点长,为了更好地预防疾病,干脆每年做一次肠镜预防肠癌,定期拍胸片预防肺癌……伴随着自我保健意识的提高,不少人的生活安排里都出现了这样的“健康检查周期表”,身边还不时有熟人介绍微博上分享的“防癌经验”。但千万要小心,这些方法很有可能误导你。

在昨天召开的2013江苏省肿瘤学学术大会暨第四届乳腺癌高峰论坛上,来自全国的知名肿瘤专家专程讨论了疾病预防中的误区问题。“如对于年轻女性而言,每年做一次乳腺癌钼靶检查就不是一个合适的方式。”扬子名医团医学顾问,我国知名乳腺癌专家,江苏省肿瘤医院院长唐金海教授告诉记者。

乳腺癌

误区一:30岁的年轻女性做钼靶检查

伴随着女性自我保健意识的提高,乳腺癌筛查也愈发普及。在此次论坛上,专家们对目前存在的盲目依赖钼靶检查来筛查乳腺癌的现象进行了解读。扬子名医团医学顾问唐金海教授表示,钼靶检查要分清年龄,乳腺癌的高发年龄是50岁到60岁,女性从40岁开始的确应当每年接受一次乳腺钼靶检查。钼靶检查属低剂量乳腺X光拍摄技术,它利用软X光线对乳腺进行摄影检查,可以成功“侦察”到隐匿在乳腺内的微小病灶及钙化。40岁以上的女性还要远离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如烟草、烈酒、咖啡和“垃圾食品”,以及远离不健康的精神状态。

超声波的准确率大概能在80%到85%,对于35岁以下的年轻女性,建议一年做1-2次超声波检查。而对于那些超声波和钼靶不太容易鉴别的可以用磁共振。其实磁共振的优势是比较大的,在美国磁共振已用于早查、筛查。对于那些年轻的、有家族史的人,可以选择性使用钼靶、CT、磁共振联合诊断,准确率可以达到95%。

■建议:乳腺癌的最好预防是早点知道,早点改变生活方式,而不在于检查。年轻女性在怀孕以前就要注意乳头是否凹陷,乳管是否通畅。在哺乳期,两侧的哺乳是不是正常。哺乳期过了以后,两侧乳房的大小,以及它内部的结构是否有异常。然后到了35岁-40岁以后,就要注意每年定期去做体检,或者做超声波的检查。

误区二:为了预防,干脆“一刀切”

前不久,好莱坞女星安吉丽娜·朱莉的切除乳腺的手术让全世界震惊,选择“一切了之”是否能彻底和乳腺癌说“再见”?唐金海教授告诉记者,安吉丽娜·朱莉的举动只是个案,为了预防而“一刀切”的行为并不值得效仿。“我在门诊上也曾经遇到过这样的病例,因为担心自己会得乳腺癌,一对中年姐妹一起来到门诊,要求‘一切了之’。”遇到这样的情况,唐金海总是会对她们进行耐心的劝导,预防家族性乳腺癌没有必要“一切了之”,乳腺癌的定期检查比治疗其实更加重要。

即便是得了乳腺癌,也没有“一刀切”的必要。专家告诉记者,早期乳腺癌保乳治疗和传统手术后的生存率基本相同。只要发现得早,且条件适合,一般都可以进行保乳治疗。保乳治疗与传统乳腺癌手术相比,不仅可以减少手术并发症,而且能提高生存质量,并且可获得与切除手术相同的长期生存率。切乳手术对女性心理和夫妻感情生活都会产生一定影响。

■建议:近十年来乳腺癌治疗取得的成绩较为明显,早期患者治愈的可能性变得更高。中晚期患者在个体化治疗的实施过程中取得的成果显著。“乳腺癌”不再成为一个令人闻之色变的名词,基本能实现可防可治。患者的生存期、生活质量都有所提高。

肺癌

误区:定期拍胸片预防肺癌

定期拍胸片,查查自己的肺部有没有问题。在流传的“健康检查周期表”里,肺部检查愈发被重视。但与会专家告诉记者,传统的胸片对于肺癌的筛查信息量不足,对于40岁以上、嗜好抽烟的人而言,低剂量螺旋CT的检查更加能够及时发现肺癌。

■建议:在我国,70%的肺癌患者发现时已经是晚期。怎样预防才是根本?少抽烟,健康生活才是王道。有的时候,不起眼的咳嗽如果治疗两周都没有改善就得提高警惕了,肺癌在有些情况下会和慢性支气管炎混淆在一起。

肠癌

误区:健康年轻人每年都做肠镜

肠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肠癌早期症状不明显,不易被察觉,等到确诊时,约60%患者为II期和III期。这组在网络上流传甚广的数据吓坏了不少年轻人,不少人的体检项目里又增加了肠镜这一项。但专家告诉记者,身体健康的年轻人每年做一次肠镜预防肠癌其实有些“杞人忧天”。肠癌筛查一般查大便隐血、血CEA、CA199等,肠镜并非常规筛查项目。

■建议:有家族史或肠道有息肉者等人群为高危人群,才需要定期做肠镜检查。

(责编:宁果容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癌症治疗误区有很多,如何正确治疗癌症?

癌症是由大系统因素组成的事件。目前医院的主要手段是三术。存在有利有弊。三术也不例外。目前各种形式的癌症治疗。手术最优,但是使用不当,仍然是祸。需要考虑的基本内容是:具体的手术指征、年龄、体质、扩散与否、主病灶与转移灶有什么关系、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

Q:有没有拒绝治疗的癌症患者“五年生存率”调查数据?

癌症目前还是属于不治之症的,一旦得了癌症,即使能够及有效的治疗,也是很难逃脱五年生存率的束缚。如果拒绝治疗,那么五年生存率是没有任何的保障的,而且亲人一旦患癌,也没有哪个亲人可以拒绝接受就治。虽然大家都清楚,癌症是很难治愈的,但是毕竟不能眼看自己的亲人受苦,而无动于衰。治疗至少可以减少亲人的痛苦,续延生命,至少可以让亲人多走一程人生的路。 谈到这个拒绝治疗的癌症患者“五年生存率”的调查数据,目前是没有的,也是无法做到的。癌症类型不同,身体条件不好,诱因不同,心态不同,家庭状况不同,这些都是会影响到五年生存率的。调查数据也并非能够真正的反映什么,对于医学发展也没有多大的帮助。癌症之所以难以治愈,是存在很多方面的因素的,也不仅仅是因为癌症本身的原因。还有很多的社会因素,环境因素的影响。对于癌症的治疗也是存在较多的误区,尤其是国内的医疗,对于癌症普遍形成一个误区,就是癌症就需要进行手术,然后进行放化疗,再然后进行康复。每一个环节都是设定好的,这样的一个误区一直影响着对癌症病人的治疗,在这个设定好的环节当中,医院获得了巨大的利益。癌症患者多是付出了生命,家庭付出巨大的经济损失。 那么,对于癌症病人来说,究竟什么样的治疗方式是适合的呢?这个也是受当地的医疗条件,医疗理念的制约,同样的癌症病人,在不同的国家治疗的结果有很大的偏差。来自中国的国家癌症中心统计数据,中国癌症病人五年生存率不到30.9%,当然,这还是官方数据,大家应该都懂的。但日本癌症病人五年生存率是81.6%,癌症病人五年生存率比我国大很多,这从侧面表现出了国家之间经济、政策、思维等各方面的差异。总之,对于癌症病人来说,什么样的治疗方法对他们最好,就是我们应该尊重的一个选择。

Q:肿瘤治疗的认知误区

良好的治疗结果来源于正确的认识。对于恶性肿瘤,虽然大家对它的认识和了解有所提高,但至今还未完全弄清其发病机理,也未找到特效治疗方法,因此,很多人仍然认为恶性肿瘤就意味着“绝症”。在民间也一直流行着各种关于肿瘤治疗的“传说”,这些所谓的“传说”,正是肿瘤治疗方面最普遍的认识误区。

“肿瘤不治”说:错
  癌症并非不治之症
  世界卫生组织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指出:1/3的癌症如能早期诊断,是可以治的;而1/3的癌症治疗后,患者可减轻痛苦、延长寿命,癌症并非不治之症。即便是发现较晚的恶性淋巴瘤、生殖细胞肿瘤、绒毛膜癌等也能接近治愈。
  “一切了之”说:错
  切掉的只是“标”
  切掉的病灶只是肿瘤的“标”,而致癌因素及免疫监控失调才是肿瘤的“本”,单纯切除肿瘤,解决不了癌症术后复发、扩散、转移等难题。因此,肿瘤治疗讲究标本兼治,即术后要给予适当放化疗、内分泌治疗、免疫治疗及中医治疗等。
  “赶尽杀绝”说:错
  手术不可盲目扩大 \
  外科手术的扩大切除,适形高剂量的放射治疗,以及在骨髓干细胞支持下的大剂量化疗,癌细胞是杀死了,肿瘤患者的生存期反而会缩短。目前,癌症的治疗能手术切净就不要盲目扩大根治;不能手术则要与肿瘤和平共处。 
  “无法预防”说:错
  癌症可以预防
  有的患者发病前身体很好,可发现癌症后却是晚期,看来癌症是无法预防的。其实,癌症的发生要经过数年或几十年的诱发期(潜伏期),如在癌前病变时采取措施,是可预防的。
  “中药无效”说:错
  中药可提高生活质量
  目前,评价疗效的标准是根据肿瘤缩小程度,而不是生活质量和生存期,但中药有效性恰恰表现在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所以有人认为中药治肿瘤无效。事实上,中医在消除癌前病变、对放化疗增效减毒、防复发转移等有着重要作用。
  “饿死肿瘤”说:错
  反会“饿坏”正常组织
  有人认为,肿瘤患者不吃有营养的东西,就能“饿死”肿瘤细胞。如果为防肿瘤得到营养,而以正常组织得不到营养为代价,其最终结果是同归于尽。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