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卒中应加强病因筛查

家庭医生在线 06月04日 来源:家庭医生在线

如今脑卒中成为了我国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第一杀手”,我国每年死于脑卒中的人数数量惊人,引起了我国患者与医生的关注。今年“世界卒中日”主题是“关注脑卒中,立即行动”,治疗脑卒中,找准病因很重要,同时筛查预防是关键。

治疗脑卒中 加强病因筛查意识是关键

陈光忠副主任医师给我们讲解了脑卒中的基本知识。脑卒中即人们常说的“中风”,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常见病。其特点是突然起病,出现脑部功能受损的症状。病人出现肢体瘫痪、感觉异常、语言障碍甚至昏迷、死亡,其致残率和死亡率都非常高。脑卒中分为两大类,一是出血性脑卒中,脑血管破裂出血,通常称为脑溢血,如高血压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另一类为缺血性脑卒中,血管闭塞导致脑缺血、脑组织坏死,即通常所说的脑梗塞。目前脑梗死是我国最常见的卒中类型,占70%以上。缺血性脑卒中80%以上是由于动脉硬化造成的。

王硕副主任医师指出,由于年龄增加,血管壁加厚等导致动脉硬化。当动脉被阻塞或在管壁的患病区域形成血凝块从而脱落进入头部血管,当凝块等于或大于血管宽度时,就会造成血管堵塞。因此,患有血凝疾病或动脉发炎的患者更易患脑卒中,血管弱化的患者也容易产生脑卒中。此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酗酒、肥胖、运动量过少等外在因素也会引起脑卒中。

对于脑卒中的治疗,陈光忠副主任医师提醒,很多脑卒中患者以为只要病治好了,就可以不用管复发了。比如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只追求出血吸收了,就以为病好了。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可能下次还会再次出血。医生在给病人治疗的时候,要注意对病人病因的筛查。比如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大多都是颅内有颗不知什么时候就会爆炸的“炸弹”——动脉瘤,只有拆除了这颗动脉瘤炸弹,患者的生活才会变得真正的安心和安全。

脑血管造影筛查相对于其他筛查方法更有优势

长期的动脉粥样硬化可引起脑动脉及脑外大动脉狭窄,这些动脉狭窄是导致脑梗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不仅可以使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而且可以形成栓子堵塞脑内的动脉,引起脑卒中。因此,对于颈部血管的筛查极为重要,筛查方法有很多,但是各有优劣。

王硕副主任医师给我们介绍了几项筛查方法的优劣。颈部血管超声及经颅多普勒检查,简单易行,可作为初步检查。但是经颅多普勒检查有它的局限性,只有当血管堵塞到一半以上才能被检查出来,如果这样的话,会延误治疗。头颅影像检查(CT或MR),能够提供脑组织病变状况,也可用于了解脑血管,但其准确性和特异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此外CT有射线,检查对病人和医生的身体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MR不是所有患者都能够做,比如有的老人带了假牙或者脊椎有金属支架等干扰因素,就不能做MR筛查。

脑血管造影,是目前国内外诊断脑动脉狭窄最直接、准确的手段,用来确定脑动脉有无狭窄,及其部位和程度,也可以了解脑血流侧枝循环情况。脑血管造影技术还是比较新的技术,它通过一条管子插入要检查的血管口,这样更准确更有效率的检查出疾病,不过费用相对较贵,但是检查结果对于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有重要指导作用。所以,王硕副主任医师强调,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采用脑血管造影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医学指导专家:

陈光忠: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

擅长脑血管疾病的血管内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尤其对颅内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和颅内静脉窦血栓等脑血管疾病的微创介入治疗具有较深的造诣。

曾在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UCLA)及贝勒医学院(BCM)留学。现任《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编委及多家杂志特邀审稿人,广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青年委员。主持及参与国家及省市以上科研课题多项,参编专业书籍四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

王硕: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介入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

一直从事神经科临床工作,从医20余年,擅长脑血管病介入诊治,开展颅内外动脉成形术及支架治疗工作10多年。擅长疾病有脑血管病、头痛、头晕、神经症、睡眠障碍、老年期痴呆、神经系统变性病、帕金森病、运动障碍疾病、神经系统遗传病、癫痫等疾病。经皮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颈动脉高度狭窄的疗效观察:附8例报告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主持并参与多项脑血管病研究课题。

出自家庭医生在线

(责编:郭睿璇 )

相关资讯 更多
相关问题
反馈 收藏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