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卒中先防动脉狭窄

家庭医生在线 05月23日

受访专家: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陇德;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血管超声诊断科主任华扬文

我国脑血管病已超过心脏病和癌症成为死亡率最高的疾病,脑卒中是脑血管疾病中最主要的一部分, 目前我国每年有250 万新发脑卒中( 坊间称“ 中风” )病例。日前由卫生部脑卒中筛查和防治工程委员会主办,赛诺菲集团支持的“2012 中国脑卒中大会” 神经内科论坛在北京举行, 会上专家指出:颅动脉狭窄是缺血性卒中发作或再发作的重要原因, 其发生发展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

警惕颅内动脉狭窄防中风

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中国工程院王陇德院士表示,近年来,我国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上升很快,颅动脉狭窄是导致缺血性卒中的重要病因之一。“目前我国对于颅内动脉狭窄的基础和临床研究非常有限,但随着超声影像学的发展,为明确脑卒中病因及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提供了有效依据。”

什么是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据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血管超声诊断科主任华扬教授介绍,它是缺血性卒中发生的一个重要病因, 也是血栓性疾病的一种。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都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

王陇德院士强调,颅内动脉狭窄或无症状, 即使身体已经发出一些“预警信号”,如一次性的头晕、肢体麻木、视力模糊等,但由于其症状不明显且持续时间不长, 很容易被患者、家属甚至医生所忽略。如果不及时治疗,多次发作后会造成难以恢复的神经功能障碍, 表现为永久的偏瘫、失语等,甚至死亡。

常做脑血管影像检测

颅动脉狭窄一旦存在就很难逆转,卒中复发风险也随之升级,近一半的患者在3 年内会复发脑血管疾病,一旦复发,所引发的后遗症及肢体残疾比第一次要严重得多,患者及家属应该格外重视其复发高危风险。

重视颅内动脉狭窄导致的缺血性卒中及复发的高危风险,必须重视强调脑卒中早期筛查及规范检测。华扬教授表示,随着血管影像学及超声技术的发展,颅多普勒超声(TCD)、核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及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是目前常用的无创性的脑血管疾病检查手段,能全面了解脑血管和血流状况,为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对于有卒中病史的患者,医生应该优先考虑为患者进行脑血管状况检查,及早发现颅内动脉病变,为脑卒中针对性干预奠定基础。对于无卒中病史,但是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多个独立危险因素的患者,患者也可以前往三甲医院神经内科,主动要求医生进行脑血管影像检测,并将其作为常规的健康检查项目以达到预防的目的。

抗血小板治疗是预防关键

对于由动脉粥样硬化性颅内动脉狭窄导致的缺血性卒中患者,药物治疗是关键。华扬教授表示,抗血小板药物是治疗和预防缺血性卒中的基石, 也是研究最充分、证据最多的一大类药物。《2010 中国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指南》提出:抗血小板药物选择应以单药为主,氯吡格雷、阿司匹林都可以作为首选药物。

“预防卒中复发的工作是一场‘持久战’,目前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存在两大误区:用药不规范和擅自停药。有些患者试图通过保健品、定期输液来代替正规药物治疗,从而错失了预防的机会;也有患者觉得自己健康状况有所好转,未经医生许可擅自停药,停药后往往短时间内又发生了脑卒中复发。”华扬强调,“预防用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患者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足疗程治疗,用药时间越长,病人获益越明显。”

在坚持抗血小板治疗的同时,生活方式的干预和危险因素的控制也必不可少,包括降血压、降血脂、有规律的锻炼等。患者只有长期治疗配合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远离卒中复发威胁。

提醒:还要查颈动脉彩超吗?

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以往强调的是颈动脉的筛查,既然颅内动脉狭窄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原因,对于患者来说,颈动脉筛查和颅多普勒超声检查该优先选择哪个呢?

华扬表示,由于脑卒中多是颅内动脉发生的,也可以是颈部血管发生的。常规来说,只要有症状,头部和颈部要联合筛查, 不能单纯做某一项,尤其有危险因素的高危人群,初次检查都应该进行颅内血管和颈动脉的联合筛查,来确定病变是在颅内还是颅外,如果在颈动脉,严重的血管狭窄,颈动脉会影响颅内供血,下次复查还应该联合检查,所以两者不应该完全分开。

(责编:郭睿璇 )

相关资讯 更多
相关问题
反馈 收藏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