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脑中风

六分之一警示中风高风险

家庭医生在线 05月23日

采写/本报记者/陈俊珺

10月29日是“世界卒中日”

说起“卒中”,或许令人有些陌生,但说到它的俗称“中风”,人们都不会对这一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的突发性疾病感到陌生。

今年世界卒中日的主题是:“六分之一”。这一主题的由来正是当今世界卒中的发病现状:全世界每6个人中,就有1人可能罹患卒中;每6秒钟,就有1人死于卒中;每6秒钟,就有1人因卒中而永久致残。

发病——家人不可乱喂药

卒中,也就是人们俗称的中风,主要包括脑梗死、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一组以脑组织缺血或出血性损伤为表现的急性脑血管病。

卒中的发病往往十分突然,如果得不到及时救治,患者的脑神经功能将以每分钟一百九十万个神经元的速度迅速丧失。一般来说,脑组织在缺血3小时后就可能出现不可逆转的变化。脑梗死病人如果在3小时内能获得溶解血栓治疗,就能恢复部分脑功能。

对卒中患者来说,无疑时间就是生命。我国着名脑血管病专家、北京天坛医院王拥军教授指出,及时救治的前提在于提高人们对卒中基本症状的认识,以下六大表现是最常见的卒中症状:

一,突发颜面部、上肢或下肢的无力或麻木,尤其当发生于单侧时。

二,突然言语困难或语言理解困难。

三,突发单侧或双侧视力减退、双眼出现复视。

四,突然出现行走困难或不能平衡。

五,突发眩晕,有天旋地转的感觉。

六,突发不明原因的强烈头痛,并超过一小时。

王拥军教授特别强调,一旦有患者突然发病,其家人往往会在慌忙间喂其服用快速降压药甚至安宫牛黄丸等药物。殊不知,乱喂药对患者来说十分危险,不仅容易造成肺部感染,更可能导致患者的血压在短时间内降得过低。因此,正确的做法是及时拨打急救电话,让患者就地侧卧,等待救治。

警惕——小中风是中风警报

小卒中是卒中的重要先兆,然而这一卒中前的“警报”往往被患者所忽视。

在医学上被称为短暂性脑缺血的小卒中,虽然对人的危害不大,常常仅表现为一过性的肢体无力、麻木、视力减退、眩晕等,且在数分钟到数小时内就会好转,但如果不加以重视、采取恰当的治疗,真正的卒中将会在短期内发生,因为这些症状正是由于大脑在短暂性供血中断后,血流快速恢复引起的。

研究发现,20%的小卒中患者在发病后的3个月内会发生卒中。小卒中发生后的24小时内,20人里就有1人会继发卒中。

王拥军教授建议,一旦出现小卒中相似症状,应该尽早到神经内科就诊,因为这很有可能是真正的卒中侵袭前的警报,不要盲目以为休息一会儿就会好,拖延时间只会耽误治疗,错失脑功能恢复的最佳时机。

预防——中青年人别大意

卒中的发病总是突然,即使得到及时正确的救治,多数患者也会留下或多或少的后遗症。因此,防患于未然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般来说,预防卒中的发生有以下几大要点:控制已经存在的致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积极、适度地进行体育锻炼,保证每周三次、每次30分钟以上的适度运动;健康饮食和避免肥胖;限制酒精的摄入;戒烟。

高血压是引发卒中的第一大危险因素。因而对高血压患者来说,把血压稳定地控制在安全水平是最重要的。糖尿病是卒中三大危险因素(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之一。血糖升高会对全身的血管都造成危害,其中对脑部的损害往往最为明显。Ⅱ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卒中的危险是正常人的两倍。如今,随着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转变,高脂、高糖类食物在人们的日常饮食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一旦发现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应该尽早开始治疗,预防卒中的发生。

不容忽视的是,在我国,卒中的发病年龄正呈现年轻化趋势,约有15%的患者是45岁以下的中青年人,这一数字较西方国家提早了10岁左右。频繁饮酒、吸烟、运动量少、高热量饮食、夜生活过度等不健康生活方式,是导致卒中年轻化的主要原因,而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情绪焦躁又加重了这些诱因对人体健康的损害。

康复——尽早训练效果好

卒中不仅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其复发率也很高。如果不幸患上过卒中,再次发生卒中的风险将比普通人高9倍,而再次发生卒中后,后遗症及肢体残疾往往会比第一次更为严重,其中约有25%的病人会因发生第二次中风而死亡。因此,如何避免再次中风,是患者和医务人员都需要引起重视的。降压药、他汀类降脂药物以及波利维等抗血小板药物是预防卒中复发最有效的三大类药物,在没有禁忌症的情况下,卒中患者应该听从医生指导,长期坚持服用。

同时,康复治疗也十分重要,虽然无法逆转脑的损伤,但康复治疗可以尽早帮助患者恢复身体的各项功能,预防和减少卒中后的并发症,并改善其心理状态。心理康复治疗、运动疗法、言语康复训练等都是卒中病人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

源自:《解放日报》

(责编:郭睿璇 )
分享
相关资讯 更多
相关问题
相关健康数据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