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血的治疗方法

家庭医生在线 05月21日

 

  血液从肛门排出,大便带血,或全为血便,颜色呈鲜红、暗红或柏油样,均称为便血。便血一般见于下消化道出血,特别是结肠与直肠的出血,但偶尔可见上消化道出血。便血的颜色取决于消化道出血的部位、出血量与血液在肠道停留的时间,下面一起来看便血的治疗方法。

  处方禁忌

  1.止血治疗禁忌:治疗便血首先考虑到止血,但止血并不是盲目地一概使用全身止血药,临床上要根据出血原因、部位、出血量及速度,采取不同的止血措施。

  2.痔出血治疗禁忌:如肛裂、内痔、直肠息肉等间断性便血,发病缓慢,量较少,则局部应用凉血止血药效果较好。当出血量较大、而患者又不愿手术治疗时,可配合全身应用止血药。

  3.感染性肠病治疗禁忌:慢性感染性肠病导致的粘液血便、脓血便,就要针对肠病综合治疗,不能简单止血了事,否则只治标不治本,炎症不消除,症状不会缓解。

  4.术后损伤治疗禁忌:肛门直肠术后原发或继发性出血,量较多,或出现大出血,病情急迫,则应立即采取局部止血措施,找到出血点,予以结扎或压迫止血,同时配合全身应用止血药,局部与全身治疗同步进行。

  5.血液病治疗禁忌:血液病导致的便血,采用全身止血,药量要大,并配合局部止血处理。

  6.消化性溃疡出血治疗禁忌消化道大出血在现有的检查条件下找不到出血灶者 ,要及时全身止血。上消化道溃疡所致的便黑血 ,除了按常规止血外 ,还要抗酸治溃疡。

  7.心脑动脉栓塞者治疗禁忌:患有心脑动脉硬化、脑栓塞者合并便血时,止血药的应用必须适时适量,避免过度止血加重心脑疾病。

  8.辨证施治禁忌:治疗便血应辨寒热虚实,如大便滴血或喷射状出血,血色鲜红,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属肠风下血,治应凉血祛风止血,方用凉血地黄汤加减;便血色鲜,量多,肛内肿物脱出,肛门灼热,或便带脓血,肛门下坠,下腹隐痛,苔薄黄,脉弦数,证属湿热下注,治应清热燥湿止血,方选脏连丸加减

  以上就是为你介绍的有关便血的治疗的问题,希望对你有帮助。

(责编:家庭医生在线 )

相关资讯 更多
相关问题
反馈 收藏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