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门脉高压症的介入治疗

转载 来源: 好大夫在线 2013/4/22 11:21:06 举报/反馈

不同病因引起的肝硬化是临床上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失代偿期常表现为门静脉高压症:即反复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顽固性胸腹水,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与生命。目前,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主要方法有内科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治疗。

介入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及其所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方法有:经颈内静脉途径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tent shunt,TIPSS)、经颈内静脉途径TIPSS分流道胃冠状静脉和/或胃短静脉栓塞术、经皮经肝穿刺门静脉途径胃冠状静脉和/或胃短静脉栓塞术、经自发性脾肾或胃肾分流道途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栓塞术(balloon-occluded retrograde transvenous obliteration, BORTO)、部分脾动脉栓塞术、下腔静脉/肝静脉开通术等。本文主要介绍TIPSS

一、原理与历史

经颈静脉途径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tent shunt, TIPSS)是在经颈静脉途径肝活检、胆管造影及门脉造影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介入治疗技术。其原理是经颈内静脉途径,在肝静脉/下腔静脉与门静脉之间建立一条有效的分流通道,使一部分门脉血直接进入体循环,达到降低门静脉压力、控制和防止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和促进腹水吸收的目的。

1969年Josef Rosch最初在狗的颈静脉插入导管到肝左静脉内,经肝穿刺入门静脉,形成一条肝内门体分流道并获得成功,为TIPSS的发展和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1982年,Colapinto 等首次在人体内用球囊导管扩张分流道,有效地降低了门静脉压力,但单纯的球囊扩张肝实质弹性回缩使分流道很快闭塞。1985年,Palmaz等首次在动物实验中将金属支架应用于肝内分流道,获得满意结果。1988年,Richter等首次将TIPSS应用于临床。此后,由于TIPSS具有创伤性小、成功率高、门静脉压力降低确切、可同时行断流术、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加之器械与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发展,TIPSS得到了临床迅速推广。

二、适应症及禁忌症

(一)适应症

1、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征,近期发生过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者;

2、虽经内科治疗效果欠佳,一般情况及CHILD分级又难以接受外科治疗者;

3、多次接受经内窥镜硬化治疗无效或外科治疗后再出血者;

4、重度胃底静脉曲张,一旦破裂将致患者死亡者;

5、有难治性腹水者;

6、肝移植术前对消化道做预防性治疗的患者也应列为适应证。

(二)禁忌症

1、 严重肝功能损害 重度黄疸(总胆红素>171mmol/L),SGPT显著升高(>500u),PT明显延长(>20秒),严重肝性糖尿病;

2、 门静脉狭窄或阻塞 门静脉狭窄或阻塞影响肝静脉向门静脉穿刺、肝内分流道的建立和门静脉血液分流量;

3、 肝脏占位性病变 肝右静脉向门静脉反复穿刺可导致位于第一、第二肝门部肿瘤的血行转移。远离分流道建立部位的肝癌患者合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仍可采用TIPS治疗;

4、 器质性心脏病 TIPSS术后回心血量增加25%-30%,加重心脏负荷,易发生心功能衰竭;

5、 严重肝性脑病 TIPSS可诱发或加重肝性脑病。值得注意的是对因大出血所致肝性脑病,TIPSS控制出血后即可改善症状;

6、 炎症 严重感染,肺炎,腹膜炎等。

三、TIPSS并发症及其预防和处理

TIPSS主要并发症有肝性脑病,占10%-20%;分流道狭窄和闭塞,分别占5%~15%和5%~10%;另外还有肝动脉及门静脉损伤、胆道出血、腹腔内出血、肝功能损害甚至急性肝功能衰竭、右心功能衰竭、心包填塞、一过性肾功能衰竭、菌血症、败血症、心绞痛、溶血反应、支架游走等。

(一)术中并发症

1、 腹腔内出血是TIPSS最严重和最危险的并发症,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穿刺点过低,穿中肝外门静脉主干或门静脉分叉部,球囊扩张时撕裂静脉壁;肝脏体积过小、穿刺针进针过深穿出肝包膜外、以及反复穿刺,伤及血管;近心端穿刺点过高,或穿刺时穿刺针反弹,经裸露的下腔静脉进入肝实质,球囊扩张时撕裂静脉壁;肝硬化失代偿期凝血功能障碍,以及术中、术后使用抗凝剂,导致腹腔内出血;

2、 肝动脉损伤 发生率极低,多因反复穿刺和重度肝硬化肝动脉增粗所致,一旦发生,应立即进行超选择性肝动脉造影,必要时进行栓塞治疗;

3、 门静脉损伤 门静脉损伤多由于穿破了门静脉肝外分支、分叉部的后下壁或主干,囊扩张后导致腹腔内大出血,出血后应立即置入覆膜支架或外科手术修补;

4、 胆道损伤 发生率为1~4%,多为细小的胆道损伤,可有一过性轻度黄疸,一般无需特殊处理,而胆道出血极为少见;如为较大胆道损伤,可出现重度黄疸、发热、腹痛、便血或呕血等症状,应行肝动脉造影和直接门静脉造影,了解发生的原因和部位,进行有效治疗;

5、 心包填塞 较为罕见,多与Rupss-100穿刺套装进入下腔静脉时损伤右心房所致,正确使用Rupss-100穿刺套装与在X线透视下操作是预防的关键;

6、支架移位与成角 发生率较低,支架移位多与支架释放时定位不当、患者呼吸幅度过大有关。支架抗强度小,展开不完全或分流道呈锐角,支架顺应性差,放置时支架易成锐角、塌陷,从而引起分流道急性阻塞和术后近期再出血。一旦发生需要分流道再扩张和重新支架置入。

(二)术后并发症

1、 肝性脑病 是术后最多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3~25%。发生机制主要与年龄、肝功能分级、分流道直径和门体压力梯度密切相关。与传统门体分流术相比,TIPSS术后肝性脑病症状较轻,容易控制,经内科治疗,一般可于短期内消失。但少数患者可出现严重的肝性脑病,甚至肝衰竭。高龄、严重低蛋白血症、既往有肝性脑病病史、Child C级、门体压力梯度<12mmHg是本并发症的高危患者;

2、肝功能衰竭 发生率较低,是由于肝脏缺血性损害所致,与患者肝功能和肝动脉血流状况密切有关。一旦发生,应尽早行限流性支架置入,减少分流道血流,改善肝功能,控制肝损害的进一步发展;

3、溶血性黄疸 发生率为13~25%,临床表现为贫血、网状红细胞增多、间接胆红素浓度增高和结合珠蛋白降低。其发生原理与心脏机械瓣膜术后的溶血性黄疸相似,但该并发症为自限性,无需特殊治疗,分流道内膜形成降低了血流的应切力和支架对红细胞的损伤即可缓解;

4、分流道狭窄与闭塞 是严重影响TIPSS中长期疗效的并发症,分流道内急性血栓形成和支架展开不全是早期分流道狭窄闭塞的主要原因,而分流道内膜过度增生是后期分流道狭窄闭塞的主要原因。TIPSS术后定期超声多普勒随访是诊断分流道狭窄闭塞的首选方法,特别应加强术后第一年的随访。一旦症状复发或超声多普勒诊断分流道狭窄闭塞,需行直接门静脉造影,进一步明确诊断,必要时行分流道球囊扩张成形术、内支架置入术、内膜旋切术。

(责编:徐惠珍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请问门脉高压是什么?

门脉高压,又称门静脉高血压、门静脉血压过高、门脉高压症。门脉高压症是指由门静脉系统压力升高所引起的一个临床综合征,是多种原因所致门静脉血循环障碍的临床综合表现,而不是一种单一的疾病。所有能造成门静脉血流障碍和(或)血流量增加,均能引起门脉高压症

Q:门脉高压性肠病怎么办

门脉高压性肠病的的处理措施:
1、内镜治疗(
1)结直肠静脉曲张出血:可行硬化剂或结扎止血治疗。
(2)血管扩张的治疗。
2.介入治疗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的放射介入手段,由于能显著降低门静脉压,已成为治疗门静脉高压相关并发症的方法。近年来PHC应用TIPS治疗后血管扩张消失的报告在增加。
3.外科手术 因PHC引起的消化道出血行门-体分流术的报告少,因为PHC远不如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来势凶猛。
除少数例外,一般出血量少,容易自动停止。

Q:怎么治疗门脉高压性肠病

门脉高压性肠病的治疗:
1、内镜治疗(
1)结直肠静脉曲张出血:可行硬化剂或结扎止血治疗。
(2)血管扩张的治疗。
2.介入治疗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的放射介入手段,由于能显著降低门静脉压力,已成为治疗门静脉高压相关并发症的方法。近年来PHC应用TIPS治疗后血管扩张消失的报告在增加。
3.外科手术 因PHC引起的消化道出血行门-体分流术的报告少,因为PHC远不如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来势凶猛。
除少数例外,一般出血量少,容易自动停止。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