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远离心血管病

转载 02月19日

  逢年过节,除了喜气洋洋的欢聚一堂之外,对疾病的防患也是非常重要的,不少民众喜欢在节日时打麻将试手气,且常常为此彻夜未眠,聚集打麻将或是上网打电动时,要记得定时起来动一动,并注意不要熬夜或过度玩乐,增加心脏血管的负荷。此外,也要避免让自己情绪起伏太大,以免血压不正常升高,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或脑中风。尤其是对于心血管疾病来说,是过节时最容易发生的疾病,尤其是即将来临的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大的节日——春节。

  为什么节日会增加引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呢?可以说,我国过节传统习俗的就是大吃大喝一顿,是最基本的一个习惯,但是这种饮食习惯是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患是非常不利的。

  并且,劳累过度和情绪波动也是危险因素。亲朋好友团聚,人们多处于兴奋状态,加上操持饭菜、熬夜娱乐等,容易使人情绪激动,心率加快,血压升高。”专家说,生活节奏被打乱使得一些患者忘记服药,这也加大了心脑血管疾病发作的风险。因此在节日时一定要警惕心血管疾病的发作。

  对于节假日高发心脑血管疾病的现象,提前预防是关键。40岁以后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年龄,因此人们在节日期间应警惕一些心脑血管疾病的“先兆”,及早发现和治疗。与此同时,约半数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在起病前1—2周有前驱症状,最常见的是原有的稳定型心绞痛变为不稳定型,或以前没有心绞痛,突然出现长时间心绞痛,同时伴有烦躁不安、出汗、恶心呕吐、充满恐惧感等。此外,病人还可能出现乏力、胸部不适、活动时心悸、气急、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上述症状一旦发生,必须认真对待,及时休息,及早就医。

  节日期间,在穿衣方面,心血管病患者应随时增减衣物,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由于衣服增减不及时引起血管收缩,从而诱发高血压、心绞痛。饮食方面,节日期间聚餐多,心血管病患者应注意不要吃得过饱,饮食保持清淡,少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尤其要避免食用油腻高脂的食品,尽量少饮酒,避免吸烟,并尽量远离“二手烟”。活动方面,节日期间注意劳逸结合。冠心病患者应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品保持大便畅通,以免排便时用力过度,导致腹压升高、心跳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从而诱发心绞痛,甚至引起心肌梗死或猝死。对于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近期脑中风和高血压及血压不稳定的患者,外出时应随身携带日常用药、急救药。情绪方面,节日期间亲朋欢聚难免会兴奋、激动,过度兴奋激动会致使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容易诱发心律紊乱、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甚至造成猝死。因此,节日期间应保持情绪稳定,心理平衡,精神愉快。

(责编:家庭医生在线 )

相关资讯 更多
相关问题
反馈 收藏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