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12个月以内宝宝精细动作能力的培养

转载 早教网 2012/12/27 17:25:22

  精细动作是指手和手指的动作以及手眼协调能力,如抓放、手指对捏、模仿画画、剪贴、折叠、书写等等。

  手是认识事物特征的重要器官,是人类进化的标志,因而手部的动作在婴儿心智教育中非常重要。手部精细动作的健全发展,可以使宝宝认识事物的各种属性及彼此间的联系,促进其知觉完整性与具体思维的发展,并且为宝宝以后吃饭、握笔写字、使用工具等行为打下基础。

  1~4个月精细动作发育

  1个月:宝宝的双手是捏拳的,如果轻轻地碰他的手掌,他会把拳头握得更紧。

  2个月:两手握拳的紧张度逐渐降低,有时会主动把手伸进口中,这是宝宝精细动作开始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3个月:双手可以在胸前互握玩耍,能被动地抓住像波浪鼓等玩具大约30秒钟。这个时期,宝宝的抓握还没有目的性,整个手都是弯曲的,什么东西都是一把抓,拇指与其他四个指头的弯曲方向一致。

  4个月:宝宝已经能尝试主动去抓桌上放置的玩具。但是,由于这个阶段宝宝的视觉发展还不是很完善,手眼还不协调,对看到或感觉到的东西,常常抓不准。

  训练方法

  1个月:建议您不要给宝宝带手套,让他能自由地挥动拳头,看自己的手,玩手。

  2个月:经常刺激宝宝手心,促进抓握反射;让宝宝触摸一些不同质地的玩具,帮助宝宝玩手,促进宝宝感知觉发展。

  3个月:拿一些颜色鲜艳、有悦耳声音的玩具给宝宝看,激起他产生抓握玩耍玩具的兴趣;把玩具放到宝宝手里,带宝宝去抓握。

  4个月:摆几种能吸引宝宝的玩具,如玩具娃娃、波浪鼓,让他练习主动抓握。玩具可以从大到小,反复练习。如果宝宝抓不准,可以帮他把玩具移到准确的方位;一人抱着宝宝,另一人拿玩具放在约1米远处逗他,看宝宝是否会伸手去拿,如果宝宝不伸手,则引导他去触摸、摆弄这些玩具,为以后的伸手抓握训练打下基础。

  5~8个月精细动作发育

  这个阶段是宝宝建立手眼协调的时期。手眼协调的建立有利于婴儿精细动作的发展,其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婴儿能看清物体,准确分辩物体的空间位置,这是手眼协调的基础。

  学习手的动作,两手反复张开合拢。

  通过手、嘴和眼来学习物体的特征。

  5个月:宝宝能够每只手各抓住一样东西。

  6个月:宝宝能学会如何在双手间交换物体。

  6个月后:动作更加灵活,兴趣从自身的动作转移到了动作对象的特征。宝宝不再抱着自己的手或脚咬,而对外界的事物感兴趣;出现扔东西、撕、咬、抓等行为,如撕纸、扔玩具、咬玩具等;还能用拇指和其余四指夹取东西。

  训练方法

  5个月:在宝宝面前悬挂一些颜色鲜艳的玩具,让宝宝去抓握。开始放在宝宝一伸手就能抓到的地方,然后慢慢移到远一点的地方。可以时常更换不同质地的玩具,使宝宝在抓摸过程中接受不同刺激。每次的训练时间不宜过长。

  6个月:教宝宝撕纸,培养他的手眼协调,锻炼手的精细动作;有意连续向某只手传递玩具或食物,大人示范将手中的东西从一只手传到另一只手,让宝宝反复练习,学会“倒手”;继续训练宝宝够取小物体,物体从大到小,从近到远。

  9~12月精细动作发育

  6个月后:如果宝宝扔玩具,你可以拾起来给他继续玩,让他积极地探索;让宝宝练习用拇指配合其他手指抓起积木;训练宝宝用一只手的玩具对击另一只手的玩具,发出声音时,给予奖励,这样能促进手-眼-耳-脑感知觉能力的发展。

  9个月:精细动作进一步复杂化,最大的进步是宝宝能用拇指和食指对捏拿起小物品了,如黄豆、花生米等,这种对捏的动作难度很高,标志着大脑的发展水平。

  10个月:宝宝拇指、食指的动作已经相当熟练,学会了自己松手放下东西,能主动放弃手中现有的东西,选择其他物品玩。

  11~12个月:宝宝能够把小球放入盒子中,并能拿笔涂鸦,几页几页地翻开书本。

  训练方法

  9个月:和小儿玩多种玩具,训练他有意识地将手中玩具或其他物品放在指定地方,家长可给 予示范,让其模仿,并反复地用语言示意他“把××放下,放在××上”,由握紧到放手使手的动作受意志控制,手-眼-脑协调又进了一步。在小儿能有意识将手中的物品放下的基础上,训练小儿玩一些大小不同的玩具,并教小儿将一小的物体投入到大的容器中,如将积木放入盒子内,反复练习。

  11个月:可给宝宝笔和纸,笔以彩色蜡笔为宜,先训练扶着他的手学握笔,再在鱼眼睛 处点上小点,他看到“自己会画鱼眼睛了”,十分兴奋,以后他会经常练习“作画”,实际上是胡乱涂画。

(责编:方徽雯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五个月的宝宝早教方法是什么?

5个月的宝宝早教办法主要是来有意的训练孩子的运动和语言发音能力。通过一些游戏来培养孩子伸手抓物,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注重培养孩子翻身协调平衡能力,锻炼孩子躯干和四肢的肌肉力量,日常交流中培养孩子语言的理解能力,培养孩子色觉和视觉观察力等。

Q:1岁的孩子玩具

这个阶段宝宝行动更为自如,应该加强宝宝手眼协调能力和精细动作能力的培养,学习使用工具够取物品。这时为宝宝选择玩具应注意锻炼宝宝动作的灵活性和反应的灵敏度。适合这个阶段宝宝的玩具有:-可拆装的玩具;-可扔进容器的大彩色珠子;-排序玩具;-小橡皮球;-大蜡笔;-沙盒;-玩具铲子;-简单的乐器,如鼓和铃铛;-玩具车;-可摇晃的玩具马。

Q:宝宝爱撕书怎么办?

先恭喜你:1.撕纸是好事.证明宝宝手眼发育正常很好.至于撕书,则是一两岁儿童常见的行为.这可能是练习手的协调活动(正是这个年龄段儿童刚学会的行为,也可能是喜欢听响,也可能是好奇,一个东西加上一个行为(撕)就会变成两个东西等等.)如果学说话、学走路一个,撕纸也是宝宝的学习过程.2.宝宝满6个月以后,往往会出现撕纸现象,宝宝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某些事物,从而满足新奇感.此时,他们的手部动作渐趋精细,手眼协调能力也基本具备.当他们发现通过自己小手的动作可以改变纸的形状和发出撕纸声响时,会感到欢乐和惊喜,故而乐此不疲.3.父母应教会幼儿将大纸撕成小纸,再撕成纸屑,使幼儿初步认识到自己有改变外界环境的能力,从中得到乐趣,同时也训练手眼的协调能力,促进脑功能的健全与成熟.因此,父母不要阻止宝宝撕纸,相反,还要鼓励.但要注意的是,不要把书本和有价值的资料交给宝宝撕,也不要将不干净的纸给孩子,以防传染疾病.4.一岁半以后,孩子的手部动作更精细了,家长可教孩子撕一些简单的物体轮廓,如太阳、月亮、正方形、3角形等.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以后再撕一些比较复杂的物体形象,并将“作品”粘贴后保存,增进幼儿兴趣.这种作法,有益于训练幼儿手部动作的精确性和感觉的灵敏度.正确引导:找一些没有用的草稿纸、报纸等给宝宝撕,满足他们想撕纸的愿望.2岁正是宝宝手的精细动作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需要通过反复的操作性的学习来促进精细动作的发展,让手有活动的机会,如撕纸、折纸、剪纸、串珠、拿物等.另外,宝宝很好奇撕纸的时候所发出的声音,他们很想听到这美妙的声音,所以他们会反复撕纸.希望我对你能有所帮助!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