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辟谣:没有科学依据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微波炉因为其方便快捷,在日常生活中为人们广泛使用。但是最近一条题为《请立即停止使用微波炉》的微博却让人有些害怕。这条微博直指微波炉有害,并列举微波炉几大"罪状"。比如微波加热的食物会致癌、食物营养价值会流失、微波辐射损伤大脑等等。
虽然听起来不可思议,但这条微博还是受到了人们的关注,转发超过两万次。
在这篇题为《请立即停止使用微波炉》的微博中,列举了微波炉的几大“罪状”。其中最惊悚的一条称,长期吃微波炉处理过的食物会致癌。对此,著名环境化学专家、食品安全专家董金狮等多位专家表示,微波炉加热的原理是,利用食物含有一定量水分,其产生的电磁波频率与水分子的固有频率相近,在共振作用下,食物内释放大量的热能,从内部进行加热的过程。专家说,致癌的说法并没有科学依据。
专家看法:
1.微波加热食品有毒说,是对微波烹调不了解所致
南京农业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权威专家安教授表示:所谓微波加热食品有毒说,是对微波烹调不了解所致,日常生活中微波烹调是安全的。但是,如果加热超过120℃的确会产生致癌物。
安教授一条条批驳微波食品三点有害论:说微波食品致癌,事实上传统烹饪方法也可能致癌,比如油加热时间过长、比如食物烧糊焦化之后,也会产生致癌物;说微波加热会导致食物营养流失,传统的烹饪加工方式下,食材在翻炒过程中,也会导致营养价值流失。这种流失是很正常的;至于微波食品会导致人患上一系列的病,安教授表示,这一观点目前没有临床验证。
安教授表示,微波食品有害论之所以引起网友们的高度关注,这与当前人们对食品安全高度重视的大背景有关,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仅就烹饪方式而言,没有绝对的安全与不安全,“就是水,人们喝多了也有可能导致水中毒呢。”
安教授认为:“没有不安全的食品,只有不安全的饮食方式”,“不是我说微波食品是安全的,你每顿都吃,那样持续下去,人肯定会不健康”,老百姓一要有健康的心态,二需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不挑食、偏食。
安教授认为,不可妖魔化微波食品,事实上,微波炉和传统的烹饪方式一样,只不过是一种新的烹饪方式而已,因之需要辩证地认知,无需大惊小怪。
2.一些食物加热到120℃才会产生致癌物
那么,微波炉究竟是如何加热食物的呢?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范志红副教授介绍:“微波只是加热食物中的水分子,它并不直接产生致癌物。如果食物加热温度过高,比如超过120℃,氨基酸和碳水化合物反应可能产生丙烯酰胺类疑似致癌物,比如煎炸烤制各种面食、饼干点心、薯条、薯片、咖啡豆等食品都会产生;超过200℃,则蛋白质可能产生杂环胺类致癌物,比如鱼肉煎炸烹调的时候;超过300℃,食物中的脂肪会大量产生苯并芘类致癌物,比如肉类烹调不当发生焦煳的时候。”
据了解,微波炉日常用来加热剩饭剩菜,最终食物温度只有不到100℃。微波本身就有一定的杀菌作用,60-70℃已经可以达到加热效果,故不需要加热到100℃以上。对于粥、汤、牛奶、米饭、面条之类高水分食品而言,只要水分没有被蒸干,食物温度会始终维持在100℃,不会出现产生致癌物的情况。
使用微波炉需注意什么?
在使用微波炉时要用合适的容器,不要使用那些不宜微波加热的塑料容器和密闭容器,另外,还要控制好火候和时间。
1、一般来说,可以在微波炉里使用的器皿有:陶瓷、耐热玻璃、耐热塑料、耐热保鲜膜以及一些木器或竹器。购买的时候注意选择,一般微波器皿会标有“微波炉适用”的字样。
2、微波炉的加热时间要视材料及份量而定,此外,还和食物的新鲜程度、含水量有关。由于各种食物加热时间不一,故在不能肯定食物所需加热时间时,应以较短时间为宜,加热后可视食物的生熟程度再追加加热时间。否则,微波时间过长,会使食物变硬,失去香、色、味,甚至产生毒素。
3、粥、面条、牛奶、蔬菜等水分含量高的食物是适合用微波炉加热的。有膜(如鸡蛋黄)或有外壳的食物则不宜用微波炉加热,否则容易爆出。用微波炉加热脂肪含量高而水分含量低的食物时,要非常小心,比如奶酪、坚果、五花肉等,都属于高脂肪低水分食品,因为水分含量低,所以这些食物很容易焦煳或炸开。鱼干、肉干等水分含量更低的食物,微波加热时更容易焦煳,并产生致癌物,所以最好换种方式加热。
在使用其它方式加热食物时,要想更好地保持食物的营养,也应控制好温度和时间,因为高温和长时间加热都会使食物的营养有所损失。
肿瘤频道更多热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