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健康新闻

飓风过后 一位美国医生的“灾难日记”(七)

家庭医生在线 田穗荣 11月08日

  星期四(2012年十一月8日)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昨晚美东地区的大雪(3-10寸降雪量)给珊迪灾后的救援工作雪上加霜。

  某些地区刚刚恢复供电,一场大雪后又断电了,还好今天气温回暖,有摄氏10度,冷,但不是酷冷。

  飓风以后,医生助理Nicole第一天上班,她住在强制性疏散的低洼区。

  她和家人住在皇后区Rockaway,Rockaway是一个很长的半岛,从长岛延伸到皇后区和布鲁伦区,有很长的海滩,夏天人们在那里游泳晒阳光浴滑浪开快艇。Nicole的家离海滩一个街口,平时也有刮风下雨潮汐高的时候,最坏的情形就是地下室进点水。去年“艾琳”(Irene)来袭时政府也说要疏散,但是万事平安,连地下室都没进水。所以这次他们一家决定不听从政府的疏散命令,留在家里。不过为了预防万一,他们还是把地下室收拾了一下,地上的所有物件都搬到桌子上,再怎么说,进水一尺就不得了了,放在三尺之高应该没有问题了吧?

  傍晚Nicole的爸爸还很有兴趣地到海滩看风刮起来的海浪,和平时风平浪静一望无边的蓝色大海相比,狂风巨浪是另一番风味,不是常常可以看得见的。

  他们对地下室不放心,Nicole常常去查看。地下室的窗口开始入水了,很慢,没有什么了不起,Nicole再收拾一些东西拿上一楼。

  突然间凶猛的海水冲进地下室,水位上升很快,忽然水势把地下室的门关上了。Nicole试图开门,由于门内外水压因素她无法打开门。瞬间水已经涨到她的胸口,她慌了,一边尖叫救命一边用拳头拼命打门,地下室的家具:沙发,桌子椅子在水中围绕着她飘浮,感觉就像是在泰坦尼克号的沉船上。母亲和妹妹闻讯而来,Nicole拼命拉门,母亲拼命推门,好不容易把门打开,Nicole逃离险地,死里逃生的她抱着母亲嚎嚎大哭。

  一个晚上他们忧郁地看着地下室的水不停上涨,一直漫过地下室天花板到达一楼。如果无人帮助Nicole打开门,她可能淹死在地下室。事实上在她居住的社区就有孤独老人在飓风中淹死。

  然而故事尚未结束,他们发现外面许多房子在起火,并且不断蔓延。他们赶紧收拾细软绑在身上,把小狗抱在手里,观察着火势。一旦房子起火马上逃走。根据报道该地区大火烧掉了约80间房子,幸运的是他们的房子保存下来了。

  灾后他们的房子毁坏了,断电了,家里的三部汽车被海水淹没了,全部报废。

飓风过后 一位美国医生的“灾难日记”(七)

  被海水泡浸过的汽车引擎

  无奈间他们搬到父亲前妻家的地下室。一家五口睡在地上的充气床垫上过着日子。这几天他们回到自己家里做清理工作,地下室和一楼的所有受损家具,衣物,墙板都清除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够开始修理工作。

飓风过后 一位美国医生的“灾难日记”(七)

  被海水淹没的地下室

  Nicole谈起个人灾难经历,眼里泛着泪珠,她允许我写她的故事,并允许我用她的照片。不过她说现在照相不好看,迟些会好些。不过她还是允许我用手机给她拍照。是的,相片中的她在微笑,但是我仍然感到她微笑中的苦味,也许算是心有余悸吧!

飓风过后 一位美国医生的“灾难日记”(七)

  同事们讨论她一家拒绝疏散的做法。

  那天市长下达强制性疏散命令的时候提过,过了疏散时间,拒绝疏散的民众一切自己负责。如果你们在飓风中经历危险,政府不会派救援人员,因为我们不能危及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

  尽管大家同情她一家的遭遇,但是大家仍然认为他们咎由自取,让自己处于险境。政府和公众不应该对他们负责任。有人提到,某些人不听从有关规定,在封山的时候去爬山遭遇危险,政府只好派人去救,直升机呀!救护车呀!救援人员一大串。有人脱险了,有人回来后仍因为伤势过重而去世了。不管如何,这些冒险家们事后收到高额救援账单,少说数万美元。这就是不服从规定的下场。

  纽约的油荒仍然未解决,市长无奈之下只好学习新泽西的配额方法:车牌最后一个号码单数的可在单数日加油,偶数的可在偶数日加油。某些车辆不在这个规定范围内:警车,急救车辆,出租车,和医生的汽车。美国自称为自由国家,也要学中国搞配额供应,真是倒退呀!

回看之前的日记>>>

  10月26-31日:飓风来袭 一位美国医生的“灾难日记”(一)

  天灾面前,任何国家都是脆弱的。有了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的惨痛教训,美国近年来在应对自然灾害方面已采取更为谨慎的预防措施。效果也非常明显,这次sandy飓风迄今造成的死亡人数远远低于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的1800多人。本文为生活在美国的一名华人麻醉师亲笔记录的面对飓风,政府及民众所付出的努力。[详细]

  11月1日:飓风过后 一位美国医生的“灾难日记”(二)

  飓风过后,美国进入灾后恢复期,部分城市的电力仍然没有恢复,部分地铁也仍处于关闭状态,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却要进入正轨,路上排队等公交的民众排成了长队,政府为部分地区派发了食物和水,电力工人正在抢修电力设施……。这是一位生活在美国的华人医生亲历了飓风对美国城市带来的灾难后,以医生特有的敏锐观察力为网友记录的受灾城市正在恢复的点点滴滴。[详细]

  11月2日:飓风过后 一位美国医生的“灾难日记”(三)

  美国时间11月2日,更多的地铁路线开放,为了更好的好疏通人流,公交局决定这两天不收地铁费。田穗荣医生及朋友为了体验曼哈顿灾后恢复的实情,挤上了地铁、公交,详细记录了这个城市每天变化的点滴。[详细]

  11月3日:飓风过后 一位美国医生的“灾难日记”(四)

  在应对Sandy飓风的措施中,当地卫生局对几家医院都发出了对病人进行疏散的命令,田穗荣医生对此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个人来讲,我认为卫生局的决定没有什么错误。风暴前转移病人劳民伤财而且并非没有风险,把重症病人搬来搬去非常危险,被迫转移的话我们只能衡量利弊,在医院一切运行正常的情况下来转移重症病人需要很强大的理由。” [详细]

  飓风过后 一位美国医生的“灾难日记”(五)

  珊迪飓风已经过去几天,但美国好几个州的电力仍未完全恢复,汽油也非常短缺。在飓风过后,部分受灾人员不愿意离家去救助站,受冻身亡。通过田穗荣医生的文字,我们看到了一个正在努力恢复的城市。加油,一切会好起来的![详细]

   飓风过后 一位美国医生的“灾难日记”(六)

    7日是总统大选的日子,由于珊迪,原先定下的投票地点(一般是在学校)可能因风暴的破坏而无法使用,只好搭起帐篷作为投票中心。今天天气很冷,人们仍然冒着寒风来到冰冷的投票站选择国家的领导人。 [详细]

(责编:张燕君 )
分享
相关资讯 更多
相关问题
相关健康数据
热门头条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