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时若不注意,可同时引发急性鼻窦炎、急性中耳炎、眼膜炎。暑期是这三种炎症的高发时节,游泳要注意是否出现鼻塞、流鼻涕、耳痛、说话特别大声、听力减退、眼睛痒、眼发红等症状,一旦发现不适应立即就医。
“红眼”肆虐 防水眼镜不可少
结膜炎是游泳中常见疾病之一,表现为眼红肿、异物感、疼痛不适等。其中最常见的是游泳池性结膜炎和细菌引起的急性结膜炎。用泳时最好带防水眼镜,若游泳后感觉眼部不适,可电用消炎液或0.25%氯霉素眼液进行预防,注意勿用手揉眼或用不洁毛巾擦眼。当“红眼病”流行时,最好不要去游泳池,以防传染。
红眼病的护理
不能单纯依靠药物治疗,细心护理十分重要。
初期冷敷 急性结膜炎初期时眼部宜作冷敷,有助于消肿退红。相反,热敷会使眼球充血、出血加重,炎症可能扩散引起并发症。
避光避热 为减轻不适,要避免光和热的刺激,少用眼。也不要勉强看书或看电视,出门时可戴太阳镜,避免阳光、风、尘等刺激。
保持眼部清洁 经常保持眼部清洁,细心地用生理盐水或3%的硼酸液洗眼或眼浴,再滴入眼药才能充分发挥其药效。
防继发感染 用抗生素眼药,虽然抗生素对病毒性结膜炎无疗效,但有预防细菌感染的作用。常用的有0.25%氯霉素眼药水和红霉素或四环素眼药膏。不论眼药水还是眼药膏均应专人专用,以免交叉感染。
如果在家治疗后病情不见好转,或出现明显的全身不适症状,如头痛、发热等,预示可能有并发症,应立即去看眼科医生。
鼻子呛水是鼻窦炎、急性中耳炎“元凶”
游泳本来是一项有益身心的活动,但有时也可能带来一些麻烦。游泳姿势不正确,还有部分游泳池水质不干净是重要诱因。
一般游泳池内为达到消毒目的,要在泳池里投放消毒剂和漂白粉,这些化学物质对鼻黏膜有比较大的刺激性。游泳的过程中,遇到呛水或泳池里的水进入鼻腔,则将鼻腔内的分泌物、细菌带入鼻窦,很可能会引发鼻窦炎。医生提醒,患有鼻炎、中耳炎的患者,不宜到泳池游泳,以避免水中物质的刺激。
水呛进鼻子后有可能流进鼻腔,鼻腔周围隐藏着多个含气的空腔,呛进鼻子里的水可导致空腔中的黏膜充血肿胀及发炎,常见的症状包括鼻塞、流鼻涕、流脓等。
耳朵入水“抢救”法
当池水入耳后,可将头向水侧倾斜,或辅以单脚跳动,使其自然流出,切宜用手或物去抠。为防止池水进耳,最好是戴耳塞。鼻炎及鼻窦炎常因呛水或吸气时鼻内入水引起,可出现鼻塞、鼻痛、鼻流黏涕或头痛等症状。池水进鼻后,不要用手捏紧两鼻孔使劲擤,而应当指压单侧鼻孔逐一轻轻擤,或内吸后子口中吐出。咽喉炎多在呛水后吞水后诱发,除咽喉不适或疼痛外,常伴有咳嗽。
急性鼻窦炎和急性中耳炎的治疗:
祛除痛灶,通风引流
急性鼻窦炎和急性中耳炎治疗主要是“祛除痛灶,通风引流”,可通过激素、抗菌药等药物治疗,使鼻腔和耳朵的通道恢复通畅。
大部分急性鼻窦炎通过合理的抗炎、抗过敏药物治疗可在短期内痊愈;情况严重者,需对上颌窦进行穿刺冲洗,或采取鼻内窥镜手术清除病变。绝大多数小儿急性中耳炎由细菌感染引起,少数为病毒感染,一般经抗生素治疗可转变为分泌性中耳炎。一旦病情迁延为化脓性中耳炎,鼓膜出现穿孔,早期可通过局部滴药、口服药物进行治疗,使鼓膜没有脓液渗出、逐渐愈合;若鼓膜不愈合,需要进行耳膜修补手术;情况严重者,在清理病变组织后,施行鼓室成形手术。
重视和预防急性鼻窦炎和急性中耳炎,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1.掌握正确的游泳方法。游泳时要量力而行,避免跳水和呛水。2.选择卫生条件好的泳场。3.一旦呛水后出现耳痛、耳闷,应及时就医。中耳炎患者游泳前最好戴上耳塞,游泳后记得把耳朵里的水擦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