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缓解宝宝分离焦虑的注意事项

家庭医生在线 2012/8/9 9:40:34

  宝宝在长到五六个月的时候,会认定一个特定的对象,通常这个人就是妈妈,产生密切的依附关系,对于妈妈的离开,会感到非常的害怕焦虑和痛苦,这是宝宝缺乏安全感的现象。分离焦虑对于宝宝来说,他们的反应会因为年龄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年龄小些的宝宝会又哭又闹,紧抱着妈妈不放,年龄大些的则会表现出惧怕、情绪不稳定、耍赖等现象。这时候,就需要家长对宝宝加以引导和协助了。

  注意一:早早做好准备

  妈妈在每天上班之前,可以先跟宝宝说好这件事,并且告知自己下班的时间,同时向宝宝承诺会在说好的下班时间里回来,可以给宝宝一些鼓励,让宝宝产生安全感,事先做好心理准备,这对宝宝克服分离焦虑是很重要的。

  注意二:情绪要放松

  宝宝会模仿好的行为,也会模仿不好的行为,爸爸妈妈常有焦虑的情绪,久而久之宝宝也会跟着仿效。所以妈妈一定要放松情绪,你的情绪和行为都会给宝宝暗示,在和宝宝道别出门前身体要放松,给宝宝一个大大的微笑,并愉快、直截了当地和宝宝说再见,之后轻松地直奔目的地,不要依依不舍,要用自己轻松愉快的心情感染宝宝,让他安心。

  注意三:简短地再见

  妈妈在出门与宝宝分开时,要记得和宝宝说声“再见”,最好再加上一句会在说好的时间内回来的承诺,例如“妈妈到了下班时间很快就回来了。”之类的话语,让宝宝形成一种有形期待缓解他的分离焦虑,也是宝宝对妈妈产生信任的基石。要注意的是,在和宝宝道别时千万不要再说上一长串“妈妈会非常想念你”之类的话语,这会加深宝宝的焦虑情绪。

  注意四:不要偷偷溜走

  宝宝和妈妈分离时撕心裂肺的害怕哭喊,让妈妈也觉得非常心疼和痛苦,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有些妈妈选择趁宝宝睡觉时或是不注意时偷偷溜走,这是不对的。这不仅会让宝宝打消妈妈在他心目中的信任度,而且宝宝因为找不到妈妈,不知道妈妈为什么离开或什么时候回来,会对宝宝造成心理创伤。因此,妈妈最好要和宝宝讲道理,把妈妈为什么离开,什么时候会回来告诉宝宝,并承诺一定会在什么时候回到他身边,给宝宝以安全感。

(责编:方徽雯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什么是分离焦虑

2006年ShearK等报告全美的儿童期分离性焦虑障碍的患病率为4.1%,成年期为6.6%。约有1/3儿童期的分离性焦虑障碍持续至成年,77.5%的成年期的分离性焦虑障碍首发于成年期。分离性焦虑障碍较早的起病年龄为7~8岁,如果它与正常发展中的分离性焦虑一起出现则为早发性的分离性焦虑障碍。分离性焦虑障碍通常缓慢起病,也有急性起病的。可能在一定诱因下起病,如搬迁、转学、亲人生病或去世等。症状一般从轻度发展为重度。比如,刚开始早晨上学时,感到身体不适或偶尔不去上学,发展至每天上学时发脾气或出现躯体症状甚至完全拒绝上学。分离性焦虑障碍的患儿,常常还共患其他形式的焦虑障碍和抑郁,最常见的是与广泛性焦虑障碍共患。在学龄儿童中不愿上学和拒绝上学的现象十分常见。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不愿上学和拒绝上学在分离性焦虑障碍的儿童中十分普遍,但导致不愿上学和拒绝上学的原因多种多样,不全是因为分离性焦虑而产生。

Q:儿童焦虑分离怎么治疗

儿童分离焦虑期是儿童分离性焦虑障碍,这是一种特殊的儿童焦虑障碍,是指儿童和他的依赖目标,如父母或家庭分离时的焦虑。一般来说,儿童焦虑分离是一个与成长环境、个性、行为等因素有关的心理问题。保持良好的心态,调整和抑制自己。如果症状更严重,不能通过自调整来减轻,建议去常规医院咨询心理学家,确定治疗方法。

Q:儿童焦虑分离怎么治疗

儿童分离焦虑期是孩子分离性焦虑障碍,是特发于幼儿的一种焦虑障碍,是指儿童和他的依赖目标,例如父母或是家人分离后产生一种焦虑的情绪。一般而言,儿童焦虑分离属于心理问题,原因可能和生长环境、性情、行为等因素有关。要保持好的心态,自调整抑止。如果症状较为严重,不能通过自调整来减轻,建议去正规医院心理医生咨询,明确治疗方案。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