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上大学2年级学生张某,最近她发现内裤上总是粘着很多分泌物,并有一股难闻的气味。于是到医院看病,经查发现宫颈有异常,最后组织要“活检”确诊是宫颈癌。年纪轻轻的女孩怎么也会得这种病呢?据了解,宫颈癌过去一直被看作是中老年女性易患的肿瘤,发病年龄以40—50岁者居多。然而,近年来宫颈癌在全球范围内都出现日益年轻化趋势,据我国某大医院所提供的数据表明:该院宫颈癌患者住院病人中以26至35岁已婚女性年龄群的最多见,年龄最小的15岁。有些30岁左右的女性已经出现了早期、甚至中晚期宫颈癌,比10年前的发病年龄提早了近10年。
不健康生活习惯是祸根
子宫颈疾病是女性的常见病、多发病,其中宫颈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位于女性肿瘤的第二位,全世界每年大约有20万妇女死于这种疾病。但在过去,宫颈癌的发病高峰年龄一般为45-55岁,近几年来,年轻妇女宫颈癌的发病率却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已由20世纪50年代的9%上升到90年代的24%,增加了两倍多。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早婚、早育、过早发生性行为或者同时拥有多个性伴侣都会诱发女性宫颈癌提前发病。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宫颈癌的发生首先与初次性交年龄过早有关。初次性交年龄在18岁以前,其宫颈癌的患病率比20岁以后者高13.3-25倍。这是因为,青春期宫颈上皮发育尚未成熟,抵抗疾病的能力差,且青春期少女的免疫系统相对脆弱,易受致癌因素的刺激而患病。随着年龄和性经历的发展,女性生殖道系统才逐渐发育成熟,从而具有正常的抗病能力。
本人或其丈夫的性伴侣数越多,受性传播疾病感染的危险性越大,宫颈癌的发生率也越高。有资料表明,有多个性伴侣的妇女患宫颈癌的危险性比只有一个性伴侣者高2-3倍以上。
年轻姑娘发生宫颈癌的原因则来源于其母亲。如果在服用某些孕激素含量高的避孕药或使用雌激素期间怀孕,其所生的女孩日后发生宫颈癌的可能性很大。
早期病变没有症状
在发达国家,宫颈癌的发病率已明显下降,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对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宫颈筛查工作尚不完善,因此宫颈癌发生率是发达国家的6倍。据北京友谊医院有关专家对上万例宫颈病变患者的筛查结果显示,发现异常607例,最后确诊宫颈癌前病变345例,宫颈癌9例。宫颈癌前病变最年轻者23岁,宫颈癌患者年龄分布在34-48岁,其中40岁以下者占33.3%,40-48岁者占66.6%,宫颈癌已严重威胁到中青年女性的健康和生命。宫颈癌早期没有任何症状,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出现异常阴道流血。由于年轻妇女处于性活跃期,雌激素水平和性交频率均较高,故更易以性交出血为首发症状。此外,白带增多也为宫颈癌常见症状,约80%的宫颈癌患者有此症状。
经临床追踪观察显示,从一般的宫颈癌前病变发展为宫颈癌大约需要10年时间。从这个角度看,宫颈癌并不可怕,它是一种可预防、可治愈的疾病。防治的关键在于: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终止其向宫颈癌的发展。如能落实防治措施,宫颈癌的治愈率很高。
早期多无症状,与慢性宫颈炎无明显区别,有时甚至见宫颈光滑,尤其老年妇女宫颈已萎缩者。症状主要表现为:
●阴道流血:年轻患者常表现为接触性出血,发生在性生活、妇科检查及便后出血。出血量可多可少,一般根据病灶大小、侵及间质内血管的情况而定。早期出血量少,晚期病灶较大表现为大量出血,一旦侵蚀较大血管可能引起致命性大出血。年轻患者也可表现为经期延长、周期缩短、经量增多等。老年患者常主诉绝经后不规则阴道流血。
●阴道排液:患者常诉阴道排液增多,白色或血性,稀薄如水样或米汤样,有腥臭味。晚期因癌组织破溃,组织坏死,继发感染等,有大量脓性或米汤样恶臭白带排出。
晚期癌的症状:根据病灶侵犯范围出现继发性症状。病灶波及盆腔结缔组织、骨盆壁、压迫输尿管或直肠、坐骨神经时,常诉尿频、尿急、肛门坠胀、大便秘结、里急后重、下肢肿痛等,严重时导致输尿管梗阻、肾盂积水,最后引起尿毒症。到了疾病末期,患者可出现消瘦、贫血、发热及全身衰竭。
宫颈癌的诊断主要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尤其有接触性出血者,需做详细的全身检查及妇科三合诊检查,并采用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碘试验、氮激光肿瘤固有荧光诊断法、阴道镜检查、宫颈和宫颈管活组织检查、宫颈锥切术等检查。确诊宫颈癌后,应根据具体情况,做胸部X线摄片、淋巴造影、膀胱镜、直肠镜检查等,以确定其临床分期。
妇检是道“护身符”
尽管专家一再强调所有女性每年都应该做一次妇科检查,但据一项调查结果来看,许多女性对此并未给予足够重视,“每年都做妇科检查”的女性只占49.69%,有50.31%的女性做妇检的时间间隔在一年以上。不少女性对妇检存在着心理障碍,有57.97%的女性对做妇科检查有不同程度的畏惧感,其中对此感到“非常畏惧”的占4.97%,“有一点畏惧”的占39.54%。
女性内生殖器官有卵巢、输卵管、子宫和阴道,许多妇科疾病都发生在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女性肿瘤出现了明显的年轻化趋势,像以前50岁才有的乳腺癌,现在经常出现在35岁左右的少妇身上,而在已婚女性的妇检中,50%-60%有不同程度的阴道炎和宫颈炎,如果不及时诊断治疗,由宫颈炎发生为宫颈癌的几率是正常人的7倍。宫颈癌从早期的炎症发展到恶性的癌变需要6到8年的时间,如果好好把握住这段时间,现代医学手段完全可以把癌变检查出来,早期宫颈癌的治愈率可达100%。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预防,三分之一的癌症如早期发现可以治愈,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减轻痛苦延长生命,像子宫颈癌、卵巢癌、乳腺癌,还有子宫肌瘤等常见病,通过体检都可以早发现、早治疗,正因为如此,对女性来说,妇检是一道不可少的“护身符”。
宫颈癌疫苗更佳适合年轻女性
目前一些发达国家使用的宫颈癌疫苗,对此,专家提示--
宫颈癌疫苗更适合年轻女性
一次完整的宫颈癌疫苗接种要分三次注射,需要在6个月内注射完毕
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它的发病率居女性恶性肿瘤第二位。目前一些发达国家使用的宫颈癌疫苗,有望不久的将来在国内上市。宫颈癌疫苗是个新生事物,大家对它的了解还远远不够,但人们对它最大的疑虑还是疗效,它真的可以阻止癌细胞对人体的侵害吗?什么样的人更适合接种宫颈癌疫苗呢?就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妇科副主任张正茂。
“目前,英美等国家及我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都已经临床使用宫颈癌疫苗,但我国内地至今尚未应用此疫苗。”张正茂介绍,目前,美国有几个州对宫颈癌疫苗实施了强制接种,规定9至12岁的女性必须接种宫颈癌疫苗,我国目前也正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首个从国外引进的宫颈癌疫苗正在北京进行三期临床实验。
“99.7%的宫颈癌患者中检测到HPV病毒,目前宫颈癌疫苗主要是针对HPV16和HPV18型病毒。”张正茂说,近十余年的研究证实,宫颈癌源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因此,宫颈癌是目前唯一一个发病原因明确的癌症。约有70%的宫颈癌是由于感染了高危型的HPV16或HPV18两种病毒而引起的。也就是说它可以预防70%的宫颈癌。HPV主要通过性传播途径传播,如果切断宫颈癌的感染途径就能有效预防宫颈癌的发生。
“一般来讲,9至26岁女性比较适合接种宫颈癌疫苗。”张正茂说,以性行为为主的皮肤与皮肤的接触是HPV感染的最主要途径。因此,专家们普遍认为,从疫苗预防效果及卫生经济学的角度讲,最适宜接种的是那些尚未发生性行为的年轻女孩。
“疫苗的注射比较简单。”张正茂说,一次完整的宫颈癌疫苗接种要分三次注射,接种者需要在6个月内注射完毕。也就是说接种者要在注射第一针后的第二个月和第六个月再补种第二针和第三针。接种上之后一生就不用再打。这种疫苗为肌肉内注射型,一般注射在上臂。和其他疫苗一样,宫颈癌疫苗在注射之后,有些人可能会出现头晕、局部的红肿、发烧等症状,这些都是注射疫苗后的正常现象,过几天就会消失的。
“这种疫苗在美国的售价不菲,一套3支,售价在400至500美元;在英国的销售价格在每支80英镑,3支的价格就是240英镑。”张正茂说,由此价格作为参照,在中国上市的价格,可能对很多普通中国人来说依旧是较高的。
“就像很多疫苗一样,宫颈癌疫苗也不是一个疏而不漏的‘金钟罩’。”张正茂说,要做到全面预防宫颈癌,最好的方法还是“疫苗+筛查”的双重保障,这才是最佳的防癌手段。都知道女性应定期进行妇科检查,这对及早发现宫颈癌具有重要意义。有性生活的女性要到医院做HPV和细胞学检测。若HPV阳性、而细胞学尚未表现为异常的女性,最好每年检查一次。如HPV和细胞学均无异常,可以三年左右检查一次。
“通常从感染HPV到宫颈恶变至少需要十年时间。”张正茂说,“因此对疫苗接种后的远期效果评估尚需时日。对于可能发生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等还需要长期监测,疫苗的安全有效性还不能过早下结论。我们相信,随着HPV免疫机制研究不断深入,基因工程技术和工艺设计水平不断成熟完善,高效价廉的宫颈癌疫苗会在不久的将来陆续开发上市。”
张正茂提醒大家,正因为目前或很长一段时期内,仅靠疫苗还不能消灭宫颈癌,常规的宫颈癌普查不应被放弃,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在还无法大规模使用宫颈癌疫苗的阶段,常规普查仍然非常重要。像我国在现阶段就应该以普查为主,在此基础上,有条件的地方小范围内可以开展宫颈癌疫苗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