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阴道念珠菌病为何易发?
女阴念珠菌病不仅是妇科最常见的阴道炎,也是女性性病患者常见的混合感染之一。由于可通过性交传染,因而在西方国家把女阴念珠菌病看做是性传播疾病。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患病率是阴道毛滴虫病的4倍多,其典型临床表现为外阴潮红、肿胀,自觉剧烈瘙痒,阴道内见大量凝乳状或豆腐渣样白带,也有极少数患者自觉症状并不明显。该病的致病菌主要是白念珠菌,白念珠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也存在于人体的皮肤、阴道、口腔和消化道等部位。有文献报道,10%的健康妇女和30%的孕妇无任何症状而阴道内带有致病菌。
阴道念珠菌平时与机体“和平共处”,一旦机体出现免疫力下降、机体内环境发生改变、保护屏障被破坏、菌群失调等因素,该菌就会大量繁殖,伺机“兴风作浪”,引起病变。尽管男性患生殖器念珠菌病的在临床上也不少,但女性更为普遍。
为什么外生殖器念珠菌病青睐女性?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生殖器解剖生理的不同及性交接触传染或诱发频繁而剧烈的性交,会导致阴道黏膜受损,使正常的防御屏障遭到破坏,导致生殖道抵抗力下降,念珠菌就会大量繁殖,产生病变或一方带有大量的念珠菌病,通过性交传染给对方。有文献报道,与患念珠菌性阴道炎妇女有性交的男性,其生殖器感染率为20%~70%,而与念珠菌包皮龟头炎的男性患者有性交的女性,感染率达80%。这说明性别的差异,生殖器解剖生理的不同,使妇女更易患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
肛门、肠道传染:一项有关念珠菌在人体不同部位的带菌率调查表明,口咽部为7.08%、肛门为6.6%、阴道为4.64%、尿道为1.55%、皮肤为0.99%,这说明消化道带菌率是最高的。女阴与肛门接近,个人卫生习惯不良,清洁方式不当,很容易导致自体感染,所以肛门、肠道是本病重复感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间接物体传染:被念珠菌污染的手、洗涤用水、浴盆、浴巾、衣裤、被褥和检查器械等物体可传播本病。
其他易感因素:糖尿病患者、孕妇因雌激素水平增高,阴道分泌物及阴道糖原增加,有利于念珠菌繁殖,从而发生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长期使用抗生素或糖皮质激素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菌群失调,引发念珠菌感染。另外部分患者可由口服避孕药引起;恶性肿瘤、尖锐湿疣及其他阴道炎患者也易合并念珠菌感染;经常使用卫生护垫导致外阴不透气,使局部环境温暖、潮湿,也是引起念珠菌感染的一个因素。
为防止外阴阴道念珠菌感染,必须积极祛除易感因素和易发该病的基础病,如坚持合理、卫生的性生活,注意性生活不要过于频繁;房事前后注意用温水清洗外阴;除月经期外不要使用护垫;不宜穿紧身裤和化纤内裤,宜穿透气、干爽的纯棉制品;不要经常使用抗菌的外用洁阴制品,以免破坏正常的菌群环境。糖尿病患者应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不要滥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由避孕药引发的患者可改服低激素含量的避孕药或使用避孕套。
中医如何治疗单纯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中药治疗:床上常根据白带的量、色、气味及全身状况予以辨证施治。
清热利湿,杀虫止痒。
方剂:石菖蒲10g 黄柏10g 茯苓20g 白术10g 车前子10g 鹤虱10g 苦参10g 白鲜皮20g 贯众10g。本方以川萆、石菖蒲、茯苓、车前子、黄柏清热除湿,以鹤虱、苦参、白鲜皮、贯众杀虫止痒。如果患者有脾虚症状,如饮食不香,大便不成形等,可加入山药30g,白术10g,苍术10g。
方剂:茯苓20g 猪苓10g 泽泻10g 车前子10g 茵陈10g 白鲜皮20g 鹤虱10g 蚤休30g 野菊花10g 白花蛇舌草30g。方中以茯苓、猪苓、泽泻、车前子、茵陈等清热除湿,白鲜皮、鹤虱杀虫止痒,蚤休、野菊花、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如患者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可加入木通10g,滑石20g。
局部用药
蛇床子、苦参各20g,煎汤外洗,每日2次,10天为1疗程。
木芙蓉100g,加水煎至100mL,用棉签蘸药液擦洗阴道,每日1次,7~10天为1疗程。
冰硼散加入少许甘油搅匀,清洗阴道后,用棉签将药粉涂于阴道内,早晚各1次。
黄连、青黛、牙硝各等份,共研细末,加入甘油,以棉签涂于外阴及阴道,早晚各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