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男人该淡定 高考考前减压身心同行

转载 来源: 天健网 2012/6/28 13:39:03 举报/反馈

  高考倒计时,专家给家长提供“健康备忘录”——

  “加油站”,助考生身心轻松进考场

  一年一度的高考和中考又将来临,对家长来说,最实际的帮助莫过于给孩子们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通过合理的膳食为大脑补充营养,为他们提供一个科学合理的“营养加油站”,同时也要注意心理放松,让他们以相对轻松的心态度过备考期,顺利走入考场。

  饮食丰富:忌盲目相信保健品

  1.食物多样。临考学生的每日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肉蛋奶豆类、蔬菜水果类、油脂类四大类食物。同时要注意保证米、面主食供给,兼顾粗细搭配。另外,应该注意适当给孩子吃一些粗粮杂粮,如红豆、绿豆、玉米面、糙米等,因为粗杂粮里面含有非常丰富的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可帮助大脑更好地工作。

  2、摄入充足的优质蛋白质。优质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模式更接近于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富含于动物性食物和豆制品中,所以,在复习考试期间可适当多选用鱼虾、瘦肉、肝、鸡蛋、牛奶、豆腐、豆浆等等。鱼虾贝类、尤其是深海鱼中含有丰富的DHA,它可能提高大脑功能、增强记忆。

  3.保证新鲜蔬菜和水果的供应。此类食物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矿物质和膳食纤维,能够促进铁在体内的吸收,还可增加脑组织对氧的利用,从而使孩子头脑清晰,思维敏锐,提高学习效率。考生每天应吃到400克~500克,尤其是时鲜的绿叶蔬菜。

  4.尽量不吃纯糖或者脂肪高的食物。如糖块或油炸食品,常吃这类食物会降低食欲也不易消化。偶尔吃些巧克力补充一下能量也是允许的,国外报道适当吃一些巧克力有调节紧张情绪的作用,只是不建议大量摄入这一类食品。

  5、餐次要保证,适当加餐。一日三餐要保证。早餐后,可以给孩子带上一小块巧克力或一两块饼干或一小片面包(<100克)和一小瓶牛奶或酸奶,在上午10点左右吃,但是不宜过多,以免影响午餐的进食量。晚上复习功课也可适量加餐。

  6.绝对注意食品卫生安全问题。注意饮食卫生,饭前便后勤洗手,预防肠道传染病发生。

  7.不要盲目相信过度宣传的保健品。除既往有严重营养不良或其他疾病的孩子外,一般通过合理的饮食就能够补充所需营养了。多数补品是防治老年慢性疾病的,对青少年来说并不适用,搞不好还可能吃出问题。

  8.清热解暑。天热的时候,应该注意给孩子吃一些清热解暑的食物,如苦瓜、山药、水芹菜、菊花菜、冬瓜汤、绿豆汤以及清淡的绿叶蔬菜汤等。还可以在家中准备一些绿豆汤、凉白开水或新鲜果汁等供孩子解渴。

  心理减负:考生科学管理“正常焦虑”

  焦虑是一种常见的情绪,是生活的正常部分。但过度焦虑,不仅导致学习效率下降、记忆减退,还会引起一些生理功能紊乱,比如失眠、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肠胃不适、尿频多汗、头痛等,在此基础上还有一些行为反应:拖延:考试前不主动复习,能拖则拖;逃避:考试来临,无故不参加考试;多动不安:常在焦虑严重的学生中出现,表现为坐立不安、小动作增多等。

  怎样科学地管理焦虑,将焦虑转化为动力?专家建议:1、正确归因:学生在成功或失败时把主要原因归之于内部的努力,有利于激发学习责任感,提高学习努力的程度,克服自卑心理,提升自信。2、不要因为自己某门功课成绩不太好,而怀疑自己的全部能力。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肯定自己的成绩。3、避免设定过高的目标,重视复习努力的过程。4、合理的疏泄:通过与父母、教师、同学交往,可以向他们倾吐内心的烦恼,抒发受压抑的情绪,同时,还可以从他们那里了解到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更好地认识自己;相互商讨学习中的问题,学到更多的知识经验,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5、适当地转移注意力,考生学习疲劳的时候,干脆放下手中的学业,可以去打打球、看场电影、听听音乐等。6、合理地安排作息规律:根据自身的睡眠习惯安排复习进度,题海战术和疲劳作战并不适合每一位考生。

  科学地安排生活,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有机结合,不仅能消除疲劳,还能有效转移考生的注意力,以此减轻紧张度。

  针对考前时间紧的情况,考生应学会抓住间隙时间进行体育锻炼,比如在学习中的间隙可进行伸腰、踢腿、做深呼吸等小活动。考生在考前每日进行体育锻炼是必不可少的,从实际情况看,晚上锻炼比早上锻炼好。为什么呢?因为早上锻炼虽然空气好一点,有助于大脑充分吸收氧气,但是考生考前大都处于身心疲惫状态,这往往导致早上锻炼后,考生整个一上午都精神不振。而傍晚锻炼因为有一个吃饭休息的调试过程,可以避免这种情况出现。

  心理:家长过度关注也是压力源

  某重点高中有一个成绩排在上游的女生,因为第一次高考摸底考试名次下滑,从此背上了沉重的心理包袱。她回家后把全部时间都放在了学习上,对父母的关怀不管不顾,还经常对他们发脾气,有时候爸爸说话用错一句成语,她就冷嘲热讽,有一次甚至把妈妈递过来的苹果直接给扔了出去。

  针对这一现象,专家提供了几点建议:

  1、不要把孩子的高考当成全家应对的一场战争,即使家长心里这样想,也不要过分流露出来。特别是在高考冲刺阶段,父母更要像往常一样工作和生活,该聊天就聊天,该看电视就看电视,不要怕干扰孩子学习而刻意制造紧张气氛。如果家长牺牲自己而给孩子创造了相对“真空”的环境,孩子会觉得一旦考不好就对不起父母,反而多了一层压力。

  2、父母在这段时期会特别在意孩子的考试表现,茶余饭后就想见缝插针打听一下,甚至认为这是对孩子的关切。但家长应当意识到,过分的关切只能让孩子平添紧张。

  3、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和支持,不要在这时再给孩子的小毛病挑刺。有些家长喜欢盯着孩子写作业,看见他歪头、转笔或者笔迹不工整,就唠叨个没完。家长应该认识到孩子的这种习惯很难在短期内改正了,与其让孩子平添烦躁,不如暂时放任一下,让他们全身心投入到备考中去。

(责编:黄俏红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