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巧法发展幼儿数学思维

家庭医生在线 2011/11/11 14:03:25

巧法发展幼儿数学思维

  一位家长说:“我的孩子四岁了,他已经可以认2000个字了,可以自己看书。数学可以从1数到100,也可以从100数回1,但是他就是分不清楚3和5谁多谁少,必须给他实物才行……”

  其实我们很多家长也有这个感觉,这实际上反映了0-6岁的孩子的特点——他的思维是非常具体和直观的,然后逐渐过渡到抽象的思维。所以教孩子学数学,首先要弄清楚,在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思维有什么特点,另外也要了解当前孩子学习数学的误区。

  观念上的误区——幼儿阶段的数学学习不重要,等上小学以后再说。

  幼儿数学教育应从什么时候开始起步,为什么幼儿园阶段要学习数学?

  经过大量的研究工作,儿童在4岁前后会出现一个“数学敏感期”。他们会对数字概念如数、数字、数量关系、排列顺序、数运算、形体特征等突然发生了极大的兴趣,对它们的种种变化有着强烈的求知欲,这标志着孩子的数学敏感期到来了。

  错过了数学敏感期,有的人一生都害怕数学,一提数学就头疼。心理学家发现一个孩子对数学是喜欢、厌恶还是恐惧,大多数是在幼儿阶段造成的。

  内容上的误区——数学等于算术。

  著名数学家陈省声先生在2000年全世界数学家大会上说:“我们每个人一生都花了很多时间来数学,但我们其实只是学会了计算,而不是数学。”

  幼儿数学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帮助孩子理解数概念,了解简单的几何形体,学习事物的空间关系和时间关系,有一些简单的数学操作技术(如自然测量)等多方面,这几个方面不分轻重,缺一不可,而且在发展孩子逻辑思维的同时,还发展孩子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空间想象能力等。

  方法上的误区——机械训练,记忆公式。

  这些训练都能在短时间内看到明显的效果,幼儿在表面上的确能掌握一些具体的数学知识。但他的思维结构并未发生改变,也就是说幼儿并没有得到实质上的发展。幼儿学习数学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操作材料进行学习,皮亚杰曾说过,数学开始于对物体的动作,家长必须借助材料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生动地呈现在孩子面前,使他们容易理解和掌握。故动手操作是孩子进行数学思维的重要方式。 针对三大误区,家长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 抓住数学敏感期,循序渐进,发展数学思维

  蒙台梭利深深了解人类的学习过程,是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所以在面对“数学”这种纯抽象概念的知识时,唯一让孩子觉得容易的学习方法,也只有以具体、简单的实物为起始。由感官的训练,进一步让孩子借实物及蒙氏教具的接触,从“量”的实际体验,到“数”的抽象认识。自少到多,进入加、减、乘、除的计算,逐渐培养孩子的数学心智和分析整合的逻辑概念。让孩子在亲自动手中,先由对实物的多与少、大和小,求得了解,在自然而然地联想具体与抽象间的关系。

  2. 巧选操作材料,指导孩子操作,发展数学思维

  数学思维是在活动中与物质材料相互作用产生的,因此在家庭数学活动中,我们选用材料要考虑能引起孩子思维的积极性,防止操作活动流于形式。家长可以提供多样性、多层次、多功能的活动材料,供孩子自由选择,并保证孩子动手操作、主动探索的时间。在家长的启发下,让孩子带着问题操作,使他们能在自己的水平上学习探索,这样,不仅孩子的能力得到提高,主体性也得以充分发挥。

  蒙氏数学就采用了以材料操作为主导的游戏方式,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材料,给出了情境、任务、玩法和规则,孩子借助对材料的操作,完成游戏过程。在家长的支持和引导下,孩子可以主动建构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和思维系统。

  如排序,给孩子3根不一样长的长棒让他排排队。观察一下孩子可能会横着排,也可能会竖着排。先别忙着纠正他。因为孩子对长棒的长短序列已经有了比较和判断的能力,只是不知道如何正确的排列。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不断尝试不同的排列方法,帮助引导他得出正确的多种排序的形式,如按长短排,按高矮排。当孩子已经掌握了以上的排序后,你也可以再添给他2根长棒,让他重新再排。(当然最好的方法是按序设法添加进去)。在孩子已有的排序经验基础上,帮助孩子整理得出一端对齐来比较长短的方法以及以地平线为标准线来比较高矮的方法,以使孩子能获得有关排序的感知经验。

  如要求孩子“给图形分类”,家长先出示两个颜色不同、形状相同的图形和两个颜色相同、形状不同的图形,让孩子进行比较,帮助孩子明确“相同”的含义,并寻找这些图形的不同特征。在此基础上,家长给孩子一组图形,引导孩子从形状、颜色、大小等不同角度自主地给图形分类。这样,孩子就能够通过自己的操作,获得有关分类的感性经验,又促进了数学思维的发展。

  这些操作性的材料,都是通过孩子的各种感知觉来达到的,它不仅提高了孩子的各种感知觉,也相应地提高了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及认识,同时又在活动中发展了孩子的数学思维。

  3. 利用生活中的数学,激发幼儿内在的学习动机。

(责编:方徽雯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过度手淫会影响智力发展吗?

过度手淫不会影响智力的发育,但会给身体带来很多疾病,包括尿道炎、前列腺炎、精囊炎、阳痿、勃起不坚等问题,另外对于精神影响很大,比如精神不振、腰酸背痛等,建议减少看刺激性的影片和书籍,多进行户外运动,增强体魄,加强自身的修养,缓解手淫的情绪。

Q:补习奥数有用吗

首先,我班的几个学奥数学生,在班上并不拔尖,思维很一般,对于一些稍有难度的题目,根本不知如何下手,而那些没有参加奥数的学生,只要上课专心听讲,还很容易完成这些题目。所以我对奥数有助发展学生的思维表示怀疑!其次,小学奥数的内容实际是套用公式,也就是把以后要学的公式提前告诉学生,让他们去套用,见得最多的二项式定律,如:1+2+3+4+5+6+7+8+9+......98+99+100=?还有就是巧算,如:口算,25*25=24*26=35*35=46*44=这些知识只要告诉学生都会用,和训练思维没有什么关系。还有就是应用题也给以公式化,照着公式一下就出来了,至于为什么要这么做,学生还是不知道!最后,就是参加奥数的学生很辛苦,周末没有休息好,加上参加奥数学习,没有学校的要求严格,养成了懒散的习惯,到学校后,老是注意力不集中,上课的效果很差,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发展!综上所诉,我觉得奥数的学习,不会有助于学生的发展,更不会使学生更聪明!反而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学习!

Q:如何开发宝宝智力

要发展智力,必须正确处理智力与知识的关系。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离开了掌握知识的过程,智力就成为无源之水、无草之木。例如,狼孩,因没有掌握人类知识的过程,所以不具备人的智力,他有狼一样的生活能力,却不具备人的思维能力。  又例如一对双生子,出生后不久,一个生活在密林中,一个生活在大城市。他们长至四岁左右时,林区的孩子来到城市,此时对他们进行智力测验,结果林区的孩子身体强壮而智力差,因为林区的孩子接受文化科学知识少。  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智力能否顺利发展,还要看给儿童传授知识是否全面,方法是否得当。  如果仅仅引导儿童(学生)片面地学习某一方面的知识,而忽视其他方面的知识,则不仅不能促进智力发展,甚至会妨碍智力发展。有的孩子学会了加、减、乘、除及乘方、开方运算,但不一定表明是智力高度发展。  因为这是一种在多次练习的基础上形成的熟练运算。中间缺少创造性和思维成分,只是一种主要靠记忆和熟练完成的技巧。如对一个6岁的儿童进行测验,可以说明这一点。  他可以做多位数加减、乘除、乘方、开方运算,在符合速算法则的范围内,计算速度很快,超过具有大专程度的人,但给他一张同年级学生其末考试卷,其答卷速度和同年级的优等生差不多。对他进行记忆广度、图形知识、智力游戏等测验,成绩和同龄儿童基本一样。综合各项指标说明,该儿童只是在算术方面接受了大量速算法的训练,表现异常,在其他方面与同龄儿童差不多。  由此可见这种训练对智力有好处,但长期停留在这一点上,不仅不能促进智力发展,而且会形成智力发展的障碍。如有一个11岁男孩子随时给他1880~1950年时期的任何一天,他能立即说出是星期几。他的加法更惊人,10到12位数相加,只要数字一念完,他马上就能说出答数。但他的一般知识却不如同龄儿童,许多诗句倒背如流但不知意思,他不能进行逻辑推理,涉及到抽象概括的事,他就目瞪口呆了。  另外传授知识不得法,也会成为智力发展的障碍。如死记硬背,“满堂灌”,“填鸭式”的方法,都会成为智力发展的障碍。当然,练习甚至背诵也是很重要的,但必须有利于智力的发展。在背诵中要注意材料的逻辑加工,内在联系,更好地发展记忆力,在熟练掌握的基础上,引起智力的量变和质变。  智力和知识截然不同。不能以掌握知识多少作为衡量智力高低的标准。知识的掌握依赖于智力的发展水平。如25+18=?有的孩子用(25+15)+3=43来计算,有的孩子用数手指头的办法计算,有的孩子利用实物符号计算。虽然答案一样,但智力大不相同。  智力的形成比知识的掌握要慢得多,智力是先天和后天的合金,而知识技能完全是后天学习获得的。智力发展有一定限制,到一定时期停止。有的认为16岁是顶峰,有的则认为可达30岁。知识的掌握是无限制的,智力发展停止了,知识可在智力停止发展后不断获得,智力不能传授,而知识是可以传授的。  (二)发展幼儿的语言  语言是人思维的物质外壳,它调节支配着人的一切心理活动的发展。没有语言的发展,就没有人的心理发展,更谈不上智力发展。1~6岁的儿童是口头语言逐渐发展的关键时期,许多有作为的科学家、艺术大师、文学家等,都有良好的语言训练。如法国的法学家威特、大诗人歌德,都是在5~6岁前接受3~6门语言训练的,在此基础上启迪智慧,后来才成了不平凡的人。  (三)利用多种艺术形式启迪孩子的智慧  音乐、美术、故事都是具体形象的教育,它生动、活泼、有趣。孩子喜爱它们,它们是发展儿童智力的最有效方法。  (四)游戏是儿童智力开发的手段  游戏能使儿童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五)勤用脑、会用脑  人脑是人的心理器官,是智慧的物质基础,智慧与心理不能自然产生,需人坚持不懈地学习。大脑皮质细胞有特异功能,一定数量的神经细胞往往构成好似“0”形的神经环路,许许多多神经环路组成相当复杂的神经网络体系,脑就通过这些网络体系实现它的功能。脑子里的神经环路,极少数是先天建立的,绝大多数是靠后天勤奋学习,实践建立和巩固的。因此,早用脑、勤用脑能促使神经环路功能的建立、强化和巩要发展智力,必须正确处理智力与知识的关系。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离开了掌握知识的过程,智力就成为无源之水、无草之木。例如,狼孩,因没有掌握人类知识的过程,所以不具备人的智力,他有狼一样的生活能力,却不具备人的思维能力。  又例如一对双生子,出生后不久,一个生活在密林中,一个生活在大城市。他们长至四岁左右时,林区的孩子来到城市,此时对他们进行智力测验,结果林区的孩子身体强壮而智力差,因为林区的孩子接受文化科学知识少。  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智力能否顺利发展,还要看给儿童传授知识是否全面,方法是否得当。  如果仅仅引导儿童(学生)片面地学习某一方面的知识,而忽视其他方面的知识,则不仅不能促进智力发展,甚至会妨碍智力发展。有的孩子学会了加、减、乘、除及乘方、开方运算,但不一定表明是智力高度发展。  因为这是一种在多次练习的基础上形成的熟练运算。中间缺少创造性和思维成分,只是一种主要靠记忆和熟练完成的技巧。如对一个6岁的儿童进行测验,可以说明这一点。  他可以做多位数加减、乘除、乘方、开方运算,在符合速算法则的范围内,计算速度很快,超过具有大专程度的人,但给他一张同年级学生其末考试卷,其答卷速度和同年级的优等生差不多。对他进行记忆广度、图形知识、智力游戏等测验,成绩和同龄儿童基本一样。综合各项指标说明,该儿童只是在算术方面接受了大量速算法的训练,表现异常,在其他方面与同龄儿童差不多。  由此可见这种训练对智力有好处,但长期停留在这一点上,不仅不能促进智力发展,而且会形成智力发展的障碍。如有一个11岁男孩子随时给他1880~1950年时期的任何一天,他能立即说出是星期几。他的加法更惊人,10到12位数相加,只要数字一念完,他马上就能说出答数。但他的一般知识却不如同龄儿童,许多诗句倒背如流但不知意思,他不能进行逻辑推理,涉及到抽象概括的事,他就目瞪口呆了。  另外传授知识不得法,也会成为智力发展的障碍。如死记硬背,“满堂灌”,“填鸭式”的方法,都会成为智力发展的障碍。当然,练习甚至背诵也是很重要的,但必须有利于智力的发展。在背诵中要注意材料的逻辑加工,内在联系,更好地发展记忆力,在熟练掌握的基础上,引起智力的量变和质变。  智力和知识截然不同。不能以掌握知识多少作为衡量智力高低的标准。知识的掌握依赖于智力的发展水平。如25+18=?有的孩子用(25+15)+3=43来计算,有的孩子用数手指头的办法计算,有的孩子利用实物符号计算。虽然答案一样,但智力大不相同。  智力的形成比知识的掌握要慢得多,智力是先天和后天的合金,而知识技能完全是后天学习获得的。智力发展有一定限制,到一定时期停止。有的认为16岁是顶峰,有的则认为可达30岁。知识的掌握是无限制的,智力发展停止了,知识可在智力停止发展后不断获得,智力不能传授,而知识是可以传授的。  (二)发展幼儿的语言  语言是人思维的物质外壳,它调节支配着人的一切心理活动的发展。没有语言的发展,就没有人的心理发展,更谈不上智力发展。1~6岁的儿童是口头语言逐渐发展的关键时期,许多有作为的科学家、艺术大师、文学家等,都有良好的语言训练。如法国的法学家威特、大诗人歌德,都是在5~6岁前接受3~6门语言训练的,在此基础上启迪智慧,后来才成了不平凡的人。  (三)利用多种艺术形式启迪孩子的智慧  音乐、美术、故事都是具体形象的教育,它生动、活泼、有趣。孩子喜爱它们,它们是发展儿童智力的最有效方法。  (四)游戏是儿童智力开发的手段  游戏能使儿童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五)勤用脑、会用脑  人脑是人的心理器官,是智慧的物质基础,智慧与心理不能自然产生,需人坚持不懈地学习。大脑皮质细胞有特异功能,一定数量的神经细胞往往构成好似“0”形的神经环路,许许多多神经环路组成相当复杂的神经网络体系,脑就通过这些网络体系实现它的功能。脑子里的神经环路,极少数是先天建立的,绝大多数是靠后天勤奋学习,实践建立和巩固的。因此,早用脑、勤用脑能促使神经环路功能的建立、强化和巩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