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解酒无良方

家庭医生在线 2011/8/29 15:05:59 举报/反馈

  

解酒无良方

  医学上,醉酒被称为酒精性中毒。酩酊大醉后,很多人言之凿凿地告诉你解除醉酒或宿醉的独门妙计: 喝浓茶、服用保肝药、吃香蕉或多喝水。其中一些,你肯定尝试过。不知你有没有想过,这些招数真的有效吗?

  很不幸,没有科学证据表明这些方法有用,有些甚至是有损健康的。解铃还需系铃人!事实上,醉酒从根本上说是饮酒所致,要想杜绝醉酒,那就远离酒瓶,或者少喝为妙。一味求助各种并不靠谱的解酒秘方,实在有点舍本逐末的意味。说得狠一点,那是自作自受。

  早在2005年,英国和荷兰的科学家就通过实验验证过常见的解酒方法。这些办法包括3种药物、4种食疗方法等。结果显示,人们常用的解酒方法对缓解醉酒后某些症状(如恶心、头痛)有一定作用,但不能解除醉酒状态。换言之,它们只能起到一定的安慰作用,要起到切实的解酒作用,几乎是不可能的。

  目前,打着解酒名号的药物有很多。结婚喜宴上的新郎、夜店的常客都可能使用过。恼人的是,医学上并无真正意义上的解酒药。吹得神乎其神的药效,其实是给饮酒者心理暗示——吃了解酒药不容易酒醉,即便多喝三五杯也会感觉良好。不少打着解酒旗号的保健品,若仔细看成分说明,大多是L-谷氨酸与维生素C。事实上,这些本来就存在于日常的食物之中。如果你相信它们有效的话,还不如多吃两口菜呢。

  有些解酒药的使用说明中会有“本药品药效强劲,服用时请同时饮用两大杯水,睡前再饮一杯”之类的话。实际上,这些药品的“神效”已不重要,重点在于你喝了很多水,被人体吸收后,扩充了血管容量,从而降低血液里的酒精浓度,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醉酒后的口干和胃部不适症状。有些人还会在饮酒前服用达喜等胃药,它们也只能对饮酒产生的胃黏膜烧灼感有一定缓解作用。

  标榜具有解酒功效的药物,多半只起到安慰剂的作用。解酒药多含氨基酸、维生素和各种活性酶,顶多有缓解头痛、恶心的作用,但绝不会使你酒量倍增,千杯不醉。当你酒醉瘫软,心中茫然时,最好的药物是时间。身体需要时间来代谢清除超量的酒精。

(责编: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请问什么东西解酒最快? 请问什么东西解酒

您好,解酒的方法很多,解酒妙方蔬菜解酒比如白萝卜解酒白萝卜1公斤,捣成泥取汁,分1次服。也可在白萝卜汁中加红糖适量饮服。也可食生萝卜,都可收醒酒之效。又比如芹菜醒酒法:将适量芹菜挤汁饮服,可以醒酒,尤其可消除醉酒后的头疼脑胀、面部潮红等症状。 饮料解酒1.牛奶醒酒法:醉酒者可饮些牛奶,以便使蛋白凝固,保护胃粘膜,缓解对酒精的吸收。2食醋解酒:食醋能解酒,主要是由于酒中的乙醇与食醋中的机酸,随立脚点消化吸收,在人体的胃肠内相遇而起醋化反应,降低乙醇浓度,从而减轻了酒精的毒性。

Q:解酒药能解酒吗?

很多人说解酒药能够解酒,其实吃药的速度是“赶不上”酒精进入血液的速度。酒进入肠胃后,不到5分钟就能进入血管,并迅速扩散到全身。酒在体内首先被血液带到肝脏,在肝脏过滤后,到达心脏,再到肺,从肺又返回到心脏,然后通过主动脉到静脉,再到达大脑和高级神经中枢。所以,酒精流经之处——肝、胃、心脏、大脑均可造成损害。  醉酒之后,再吃“解酒药”,酒精早已进入血液,解酒药来不及发挥作用。即使喝完酒立即吃解酒药,药物的吸收速度远远比不上酒精扩散速度。所以,解酒药很多时候是发挥不了解酒的作用的。

Q:什么东西解酒

解酒比较好的食物有:绿豆汤、酸奶、牛奶、鲜橙汁、芹菜汁、甘蔗汁、豆腐等等这些都有解酒的作用。(1)食醋解酒用食醋烧1碗酸汤,服下.食醋1小杯(20~25亳升),徐徐服下.食醋与白糖浸蘸过的萝卜丝(1大碗),吃服.食醋与白糖浸渍过的大白菜心(1大碗),吃服.食醋浸渍过的松花蛋2个,吃服.食醋50克,红糖25克,生姜3片,煎水服.食醋能解酒,主要是由于酒中的乙醇与食醋中的机酸,随立脚点消化吸收,在人体的胃肠内相遇而起醋化反应,降低乙醇浓度,从而减轻了酒精的毒性。豆腐解酒饮酒时宜多以豆腐类菜肴作下酒菜.因为豆腐中的半胱氨酸是一种主要的氨基酸,它能解乙醛毒,食后能使之迅速排出。"醒酒茶"解酒据报道,杭州市临安县理化研究所根据唐代廷"醒酒汤"秘方,以现代工艺研制出一种醒酒灵丹--"醒酒茶",对酒后头痛,头晕及身体不适等症状有良好效果。糖果解酒河北省生产一种解酒糖果,醉酒后吃上几块即可解酒。酸枣葛花根解酒酸枣,葛花根各10~15克,一同煎服,具有很好的醒酒,清凉,利尿作用。绿豆,红小豆,黑豆解酒3种豆各50克,加甘草15克,煮烂,豆,汤一起服下,能提神解酒,减轻酒精中毒。生蛋清,鲜牛奶,霜柿饼解酒将三者煎汤服,可消渴,清热,解醉。葛花解酒葛花10克,水煎服,解酒效果甚佳.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