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夏季备孕需注意的5个事项

家庭医生在线 2011/6/10 1:25:39

夏季备孕需注意的5个事项

  由于受孕的季节,有人说是在春季好,有人说是在秋季好。有些专家认为,受孕在5-10月份之间比较合适。比如说你如果在七八月份受孕,那么会在次年的四五月份分娩,六月份出了满月,宝贝就可以抱到户外享受阳光浴了。

  1、天气闷热更要注意调理好心绪

  夏季天气闷热,易情绪烦躁,休息不好,食欲较差,影响胎宝贝正常生长发育。准备怀孕前就要营养均衡合理,最好多吃些蔬菜、水果和鱼肉,清淡饮食也能帮助你调理心情。

  2、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

  夏天,食物丰富对营养有利,但是由于天气炎热,出汗较多,使人们常常大量食入冷饮、瓜果蔬菜,即使是鸡鸭鱼肉也愿意吃凉的。如果这些食物未洗干净或已变质,常使胃肠道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增加,轻者腹泻、呕吐,重者会出现高热、脱水及电解质紊乱,需用抗菌素等药物治疗,而所有这些都会对胎宝贝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夏季怀孕时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特别是瓜果蔬菜要洗净,不要食入已变质的食物。

  从饮食上来说:放弃生吃水产品如生鱼片、生蚝等(有壳类的水生物),这些水产品中的细菌和有害微生物能导致流产或者死胎。同时,放弃我们钟爱的火锅、烧烤。因为大多数的牛、羊的体内有可能寄生着弓形虫,但人们并不能用肉眼看见。如果在吃火锅时,只是把鲜嫩的肉片放到汤中稍稍一烫即进食,这种短暂的加热并不能杀死寄生在肉片细胞内的弓形虫虫卵,幼虫可穿过肠壁随血液扩散至全身。

  与此同时,体重的过胖或过瘦都会让计划怀孕的机会大大降低,所以体重问题要从这个阶段进行调整了。坚持运动不仅能保持正常体重,而且有利于顺利度过孕期,还能帮助顺利分娩。乙肝疫苗、风疹疫苗炎的孕前注射也会为你的怀孕加分。

${FDPageBreak}

夏季备孕需注意的5个事项

  3、注意每天起居要规律

  夏天人们往往会睡得很晚,而睡眠不足不利于精子及卵子的活力。所以,准备受孕时一定要注意每天的起居要规律,切不可经常熬夜。

  4、性生活注意掌握规律和技巧

  如果想要怀宝贝,夫妻俩的性生活就不能太频繁,一般以每周2次为宜,最好在排卵期内同房。一般安排在女性月经来潮前14天左右,17天以后同房受孕流产率较高。因为卵子排出后,一般只能存活12-24小时,精子在女性生殖道内,通常只能活1-3天,因此一般说来从排卵前3天至排卵后1天最容易受孕,同房时间过早过晚都不易怀孕。

  小提示:对月经周期比较准时的女性,排卵期一般是在下次月经来潮前的第14天,排卵前5天后4天都算在内,另外再结合基础体温和宫颈黏液观察法来推算排卵日期,例如:基础体温测定时,月经周期中体温最低的那一天就是排卵日,宫颈黏液黏度最小,清亮如蛋清状,除此拉丝度最长的那一天也是排卵日。

  5、别在风雨交加、电闪雷鸣时受孕

  夏天雷雨天气较多,这都会影响受孕的良好心境,对夫妻俩产生心理暗示作用。而且,雷电会产生极强的射线,致使生殖细胞的染色体发生畸变,因此应该避免在恶劣的天气里受孕。

  小提示:别错过一天之中的“性福时刻”。国外研究显示:人类确实存在“性福时刻”,即下午5-7点,这时候男性的精子活跃程度和女性的孕激素水平都处于最高峰。

(责编: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备孕男性注意事项?备孕好了就会怀孕吗?

你好,备孕需要注意以下事项:夫妻双方的孕前检查当夫妻准备好了要备孕,这时你得做一个全面的常规项目的孕前检查。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忌吃辛辣、油炸食品、不能随便服用药物、忌抽烟喝酒、咖啡可乐等等。饮食方面多吃瘦肉、蛋类、鱼虾、肝脏、豆制品、海产品、新鲜蔬菜和时令水果等,提高精子和卵子活力.多吃新鲜蔬果.五谷杂粮等配合育之缘片服用。育之缘片含有含有锌元素、硒元素、蛋白质可以提高男性的生育能力。

Q:备孕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备孕时的注意事项比较多,备孕期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的饮食,调整作息时间,保持心情愉悦更有助于受孕成功。同时还注意提前补充足量的叶酸,降低胎儿神经管发育畸形的风险。备孕的当月注意计算准确的排卵期,因为只有排卵期这几天性生活,怀孕的可能性才比较大。

Q:备孕期间注意事项有哪些

在怀孕前三个月或者是半年,一定要做好备孕准备。备孕期间,要注意不要抽烟喝酒,不要熬夜,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要服用任何药物,尽量不要吃油炸食品,可以多吃点含钙高的食物和含维生素高的食物,增强自身的体质。在怀孕前三个月和怀孕时三个月,可以口服点叶酸片预防神经管畸形。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