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父母离异 孩子有暴力倾向?

家庭医生在线 2010/10/11 1:45:55

父母离异 孩子有暴力倾向?

推荐阅读:教育孩子别一味“说教”

  很少人会把“暴力倾向”这个词和一个6岁的孩子联系在一块。这位小朋友名叫彬彬,读一年级。本应该是活泼可爱的孩子,却可能存在诸多心理问题。

  托管所的罗老师告说:“有一次,因为和同学闹矛盾,彬彬便和同学打架。老师制止后发现错在彬彬,便批评了他。彬彬却对老师拍桌子以示不满。”老师怕他做出更为过激的事,便把他带到教室里让他冷静一下,可彬彬居然把门弄坏了。到了吃饭时一名不了解彬彬的老师给他送饭,却被怒气未消的彬彬扑上来咬到了腹部。彬彬的托管班主任说:“如果不是其他老师及时制止,那名老师腹部的肉很可能被咬下来。”事后,老师还从彬彬的父亲口中得知,彬彬因发脾气把姨妈家的冰箱捅了个大窟窿。

${FDPageBreak}

父母离异 孩子有暴力倾向?

推荐阅读:秋季宝宝缺维生素怎样补?

  父母离异导致心理问题?

  老师说,彬彬很喜欢说谎,十分要面子,自尊心特强,很容易发脾气。这些和彬彬的家庭成长环境是分不开的,彬彬是单亲家庭的孩子,父母离异后就跟父亲一起生活。班主任认为,彬彬的父亲有时对彬彬非常好,但脾气一上来就会把彬彬往死里打,这些让彬彬的心灵受到很大影响。彬彬害怕别人知道他父母离婚的事,害怕别人瞧不起他,这让他的自尊心特强,而彬彬用以维护自尊心的正是暴力行为。

  老师求助心理咨询师

  从彬彬的班主任那里了解到,事实上,班上不只是彬彬一个人可能存在心理问题,还有一半以上的孩子有着或轻或重的心理问题,彬彬只是其中的典型。罗老师说:“我们和孩子的家长找过市内的一些医院,但都没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师。”罗老师能希望通过心理咨询师帮忙解决这些孩子的心理问题。

 

亲子天地热文排行榜9月20-9月30日
  • 男宝“包皮”的秘密手术图解1400972
  • 五岁生子 世界最奇特的10个母亲1008511
  • 胎宝宝最怕妈妈10种行为923058
  • 最“脏”的10种食物 宝宝别碰852070
  • 分娩时对付阵痛的几种姿势813905
  • 胎梦可预知生男生女?766246
  • “石女”口吞精致怀孕?695481
  • 非洲母亲苦难的生育过程(图)669083
  • 离奇!妇女怀孕三年生石头婴631522
  • 震撼:实拍妈妈自然分娩全过程(图)605394

(责编: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请问父母离异孩子经常哭有什么影响吗?

父母离异,对孩子身心是具体很大影响的,浅层次来看会产生自卑心理、会由于缺乏双亲关怀导致各种心理问题,会因为单亲经济能力不足导致物质基础缺乏。深层次看,双亲对于孩子的性格影响非常深远,单纯的父亲或母亲教育抚养很容易造成孩子性格的偏执。

Q:请问父母离异孩子经常哭有什么影响吗?

父母离异,对孩子身心是具体很大影响的,浅层次来看会产生自卑心理、会由于缺乏双亲关怀导致各种心理问题,会因为单亲经济能力不足导致物质基础缺乏。深层次看,双亲对于孩子的性格影响非常深远,单纯的父亲或母亲教育抚养很容易造成孩子性格的偏执。

Q:如何尽量减少父母离异给孩子带来的伤害?

家庭的结构和功能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有重要影响,因此,父母离异给孩子情绪和个性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需要加以特别关注。 许多单身母亲对孩子是非常负责的,为了孩子可以牺牲个人的幸福和爱情,但却招致孩子越来越深的怨恨和叛逆,主要归结于几点: 1.怜爱多尊重少。在处理夫妻离异的问题上,没有把孩子当做一个平等独立的人来加以理解和尊重。对父母的离婚,每一个孩子都会感到痛苦和难以接受,如果尊重孩子的知情权,把孩子当做一个平等的朋友来对待,使其了解父母勉强在一起的痛楚,那么孩子的痛苦就有可能升华,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成长。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反而更有责任心,独立而自律自强。 2.处理孩子和父亲的关系不当。应该让孩子了解和体会:离婚是父母之间关系的改变,但孩子与父母的关系永远都不会改变。不清楚父母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要分开。所以,这种偏激的认知和情绪一直左右着她的情绪和行为,导致她过度关注自我,成了拒绝接受现实的“长不大的小孩”。 如果换一种思考方式和做法,当孩子说“我是没爸的孩子”这类话语时,父母应该及时给予疏导和承诺,帮助她消除“我没有爸爸”的错误认知;当父亲回来看孩子,孩子对父亲恋恋不舍的时候,母亲不应该强行分开她和父亲的手,而应该给她创造更多和父亲亲近与沟通的机会。 3.在“新爸爸”的介入上操之过急。离异后重新找伴侣是正常的事情,但这是给自己找伴侣,孩子的父亲是别人替代不了的,由于“我”定位于为孩子“找新爸爸”,招致孩子对新爸爸的强烈抵触和防御是不奇怪的。 一开始,孩子和新爸爸接触良好,他们之间是一种朋友和玩伴的关系。如果顺其自然地发展下去,日久情深,孩子不难将对父亲的依恋投射于朝夕相处、给予自己关怀和温暖的男人身上。朋友之情自然可以向父爱转变和升华。 如果孩子已从心理问题发展成行为问题,仅凭母亲的奔走呼号是无力回天的。一方面应该借助孩子父亲的帮助,另一方面,这种状况下的孩子需要接受心理治疗。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