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家庭医生在线 来源: 人民网-健康时报 2009/9/20 14:16:01

  卫生部近日公布《全国麻疹监测方案》,将麻疹疫苗接种剂量从0.2毫升提高到0.5毫升,并将适龄儿童麻疹第二针接种时间从7岁提早为1.5岁~2岁。

  “其实第二针提前注射至少在五六年前就已经开始实施。”郑州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主任李峰透露,近年来随着麻疹控制工作的需要,将第二针接种时间提前,可有效提高麻疹疫苗接种率,对第一次接种不成功的儿童,能起到及时弥补的作用。

  由此,儿童麻疹接种也就统一变成了三针,分别在孩子8个月大、18个月大和7岁左右接种。

  李主任表示,小儿由母体中带来的麻疹抗体在出生6个月左右就会开始消失,8个月大的时候抗体已经很少,所以卫生部规定在这个时间进行麻疹的第一次接种。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内科主任医师汪伶伶提醒,现在很多年轻人没有得过麻疹,他们的后代获得的抗体就比较少。所以,在现行政策下,家长不要以为孩子没满八个月就放松警惕,一定要提早预防。

  冬末初春是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麻疹的高发季节,麻疹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带病毒的飞沫通过喷嚏、咳嗽、说话等,直接传播入呼吸道,也可通过污染日用品、玩具、衣服等间接传播。

  因此,专家提醒市民,应注意保持个人卫生,家里多开窗通风、少去公共场所。如果出现发热、咳嗽、眼结膜炎、皮肤红色斑丘疹等麻疹症状,应及时就医。

(责编:方徽雯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婴儿的HIB疫苗有必要打吗?

病情分析:您好!是否打国家计划外的疫苗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指导意见:针对我国现状,专家们建议可以参考这样一些因素:
1、当地是否出现某种传染病流行。
2、以前是否接种过。除了流感疫苗保护期只有一年,其他大多数疫苗都有比较长的保护期,不必重复接种。
3、是否属于重点保护人群。例如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的重点保护人群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7岁以下的幼童和体弱多病的人;甲肝疫苗重点接种人群是没有感染过的儿童及餐饮业工作人员、经常接触甲肝病人的医务人员和经常出差、饮食卫生没有保证的人。
4、有无接种禁忌症。每种疫苗的使用说明书上都开列有禁忌症,即什么情况下不能接种。
5、是否处于疫区。
例如出血热疫苗,一般只有生活在疫区和要前往疫区的易感成人才需要接种。

Q:请问11个月的宝宝接种疫苗要100多吗?

 婴儿出生以后,随着一天天长大,体内由母体传给的免疫力(即抵抗疾病的能力)逐渐减弱或消失,尤其是在生后6个月到3岁这段时间。因此,必须适时地给儿童进行预防接种,以增强儿童防病能力,保证儿童健康成长。我国一直把儿童预防接种工作作为所有预防工作的重点。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成年人就不需要重视,就不需要接种疫苗。  其实,传染病对所有人都存在威胁。只要您的体内没有产生过抗体,任何年龄阶段都可能因此受感染。曾经有一位刚当母亲的年轻妈妈,听说邻居家的孩子患上了水痘,想看看“什么样”,就去串门。谁知这一串,自己感染上了不说,还把老公和两个月大的女儿也感染上了。所以,每一个成年人,尤其是医务工作者、导游等高危群体,都要有预防接种的意识,这才是给自己、给家人最好的礼物。  接种疫苗,就保险?  那么,是不是接种了疫苗,就万无一失了呢?实际上,并非完全如此。  为了使疫苗安全,生产疫苗所使用的病毒或细菌都被灭活或减毒,没有一种疫苗的保护率是100,大多数常规使用的疫苗保护率在85~95左右。而且由于个体差异,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免疫成功。  目前,凡是被列入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接种后的保护率多数能达到90以上。因此,绝大多数儿童只要按照免疫程序接种疫苗大多可获得保护。国家卫生部为了确保儿童免疫接种效果,要求各地进行疫苗免疫成功监测,即通过采集极少量的血液,检测特异性抗体,根据抗体水平判断是否获得了保护。如出现免疫不成功的情况,可补种相应疫苗。但只有少数儿童可能有幸被选为监测对象。  安全接种,为健康筑一道屏障  安全的预防接种要做到安全的预防接种,接种前要注意以下几点:  疾病期不应注射疫苗  发热、急性传染病的潜伏期和恢复期、重症慢性疾病的发作期均不能接种疫苗。待身体完全恢复或在慢性疾病的稳定期,视机体健康状况确定是否接种。  过敏体质者慎用疫苗  对疫苗中的某些成分有明确过敏史,或既往接种某种疫苗有过敏史的人,应禁用同一种疫苗。  重视不同疫苗的禁忌证  因不同疫苗的性质或成分有所不同,其疫苗的禁忌证也不同。如:有神经系统疾病史的人(包括有癫痫、癔病、抽搐史或脑炎后遗症等)不能接种百白破疫苗、乙脑疫苗;免疫功能缺陷或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包括白血病、肿瘤、脾切除者、接受异体器官移植及放射治疗者等),不能接种减毒活疫苗。  受种者或儿童家长应阅读疫苗使用说明书,主动向接种医生提供受种者健康状况、既往病史及免疫史,以助医生判断是否适合接种疫苗。  接种前后要小心  接种前,洗一次澡,保持接种部位皮肤清洁。换上宽松柔软的内衣。  接种完毕,应观察15~30分钟,无异常反应后再离开医院。孩子接种疫苗后,避免剧烈活动,细心照料,注意观察。少数儿童会出现接种部位红肿、疼痛、发痒或有低热,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如反应加重,应立即请医生诊治。  有些疫苗接种后还会出现轻度硬结,可采用热敷加快消散,每天3~5次,每次15~20分钟。  具体疫苗,具体处理  卡介苗接种后3~4星期,接种处会出现红肿,逐渐形成一个小脓疱,并自行溃破,流出一些分泌物,以后溃破处结成痂皮后自行脱落,留有一小疤痕,这是接种卡介苗后的正常反应,不必惊慌。  脊髓灰质炎疫苗⑴应用凉开水送服,切不可用热水或其他饮料送服。⑵婴儿服用糖丸前两小时以及服后半小时以内均不可喂母乳。因为母乳中含有针对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抗体。也不要喝开水,因为热水会将活疫苗杀死。若在服糖丸半小时内喝了开水,应该再补吃1粒(一次多服1~2粒不会引起严重后果,可尽管放心)。⑶如果服用糖丸后呕吐,将糖丸吐出,应该立即补服。⑷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当时不能服用,应将糖丸放在冰箱冷藏柜内保存,并在3个月内服用。

Q:宝宝什么时候接种疫苗

 婴儿出生以后,随着一天天长大,体内由母体传给的免疫力(即抵抗疾病的能力)逐渐减弱或消失,尤其是在生后6个月到3岁这段时间。因此,必须适时地给儿童进行预防接种,以增强儿童防病能力,保证儿童健康成长。我国一直把儿童预防接种工作作为所有预防工作的重点。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成年人就不需要重视,就不需要接种疫苗。  其实,传染病对所有人都存在威胁。只要您的体内没有产生过抗体,任何年龄阶段都可能因此受感染。曾经有一位刚当母亲的年轻妈妈,听说邻居家的孩子患上了水痘,想看看“什么样”,就去串门。谁知这一串,自己感染上了不说,还把老公和两个月大的女儿也感染上了。所以,每一个成年人,尤其是医务工作者、导游等高危群体,都要有预防接种的意识,这才是给自己、给家人最好的礼物。  接种疫苗,就保险?  那么,是不是接种了疫苗,就万无一失了呢?实际上,并非完全如此。  为了使疫苗安全,生产疫苗所使用的病毒或细菌都被灭活或减毒,没有一种疫苗的保护率是100,大多数常规使用的疫苗保护率在85~95左右。而且由于个体差异,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免疫成功。  目前,凡是被列入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接种后的保护率多数能达到90以上。因此,绝大多数儿童只要按照免疫程序接种疫苗大多可获得保护。国家卫生部为了确保儿童免疫接种效果,要求各地进行疫苗免疫成功监测,即通过采集极少量的血液,检测特异性抗体,根据抗体水平判断是否获得了保护。如出现免疫不成功的情况,可补种相应疫苗。但只有少数儿童可能有幸被选为监测对象。  安全接种,为健康筑一道屏障  安全的预防接种要做到安全的预防接种,接种前要注意以下几点:  疾病期不应注射疫苗  发热、急性传染病的潜伏期和恢复期、重症慢性疾病的发作期均不能接种疫苗。待身体完全恢复或在慢性疾病的稳定期,视机体健康状况确定是否接种。  过敏体质者慎用疫苗  对疫苗中的某些成分有明确过敏史,或既往接种某种疫苗有过敏史的人,应禁用同一种疫苗。  重视不同疫苗的禁忌证  因不同疫苗的性质或成分有所不同,其疫苗的禁忌证也不同。如:有神经系统疾病史的人(包括有癫痫、癔病、抽搐史或脑炎后遗症等)不能接种百白破疫苗、乙脑疫苗;免疫功能缺陷或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包括白血病、肿瘤、脾切除者、接受异体器官移植及放射治疗者等),不能接种减毒活疫苗。  受种者或儿童家长应阅读疫苗使用说明书,主动向接种医生提供受种者健康状况、既往病史及免疫史,以助医生判断是否适合接种疫苗。  接种前后要小心  接种前,洗一次澡,保持接种部位皮肤清洁。换上宽松柔软的内衣。  接种完毕,应观察15~30分钟,无异常反应后再离开医院。孩子接种疫苗后,避免剧烈活动,细心照料,注意观察。少数儿童会出现接种部位红肿、疼痛、发痒或有低热,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如反应加重,应立即请医生诊治。  有些疫苗接种后还会出现轻度硬结,可采用热敷加快消散,每天3~5次,每次15~20分钟。  具体疫苗,具体处理  卡介苗接种后3~4星期,接种处会出现红肿,逐渐形成一个小脓疱,并自行溃破,流出一些分泌物,以后溃破处结成痂皮后自行脱落,留有一小疤痕,这是接种卡介苗后的正常反应,不必惊慌。  脊髓灰质炎疫苗⑴应用凉开水送服,切不可用热水或其他饮料送服。⑵婴儿服用糖丸前两小时以及服后半小时以内均不可喂母乳。因为母乳中含有针对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抗体。也不要喝开水,因为热水会将活疫苗杀死。若在服糖丸半小时内喝了开水,应该再补吃1粒(一次多服1~2粒不会引起严重后果,可尽管放心)。⑶如果服用糖丸后呕吐,将糖丸吐出,应该立即补服。⑷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当时不能服用,应将糖丸放在冰箱冷藏柜内保存,并在3个月内服用。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