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转载 友董 来源: 家庭医生在线论坛 2009/7/10 16:51:12


  有网友认为:孩子早认字就能提早自主阅读,提早自主阅读对于丰富孩子的词汇量、掌握知识以及培养学习和写作能力等方面,都很有好处。

  对此谈谈我的看法

  女儿好好快4岁的时候开始对文字发生兴趣,通过平时在路上看路牌、讲故事时认识的字,她已经能读一些很简单的书了。(参见:4岁篇:关于认字这件事儿)那个时候,她是一个字一个字来读的,比如:“小-白-兔-对-小-黑-兔-说-你-真-黑”,如果一边读一边理解这句话,除了理解每个字的意思之外,还需要有一个更复杂的思维转换,那就是由字到词再到句子的过程。 

  我们知道,文字是一种抽象符号,即使是汉字这样的象形文字,和图形也是有很大区别的。我们成人读文字时,需要先把这些文字符号转化为它的具体含义,再去理解整句话的意思,这里面有一个思维转换的过程,而对于幼小的、尚没有建立丰富感观和认知经验基础的孩子而言,这种思维过程的实现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当然,我不否认有神童的存在,那不属于我们讨论的范围之列)

  好好认字以后,基本上还都是让我读故事给她,刚认字的时候,她拿起书来看,纯粹是觉得好玩。现在好好快5岁了,已经真正进入阅读的敏感期,随着她认字越来越多、思维也进一步发展后,才真正能沉浸在书中。通过与她的沟通我发现,除了那些我以前讲过的书,或是书中讲到的是她接触过的事情之外,如果自己看新书的话,对书中内容的理解往往会有一定的局限。

  成人读书给孩子,和孩子自己阅读,是完全不同的。成人读书时,对词汇的连贯、融合故事情节的语气语调,以及在孩子提出问题及时讲解,才能让孩子真正理解和感受书中的内容。所以,很多上学之后的孩子,虽然认识了很多字,还是更愿意让父母读书给他听。此时请不要焦虑,不要担心怎么认字了还不能自主阅读啊,欣然读给孩子就好了。

  薛涌在《一岁就上常青藤》(虽然书名比较功利,内容还是不错的,推荐有兴趣的朋友看看)一书中有下面这样一段话,是他转载的塔夫脱大学教授Maryanne Wolf在《阅读大脑的故事和科学》中的一个研究结果:

  “真正的阅读需要把大脑不同部位复杂的功能综合起来。这包括视觉、听觉、语言、概念生成等等。这些功能的整合,要依靠所谓的“髓鞘形成(myelination)”。.....。“髓鞘形成”一般要在5到7岁之间完成。男孩在这方面则偏晚一些。”——懒妈补充:这个研究结果,其实和蒙台梭利经过长期观察得出的——儿童阅读敏感期要在5岁左右才能到来,是非常吻合的。

  “Maryanne Wolf的理论基本上解释了为什么在世界范围内读书识字是从5到7岁之间开始(懒妈补充:人类大脑永久记忆也是从5岁以后开始的,此时最适合开始抽象知识的学习)。如果把这个过程强行推前,比如在四五岁之间开始,就等于让孩子执行一些他们的大脑还不具备的功能。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可以凭借视觉或者听觉机械地“阅读”,其实不过是对声音和图像的死记硬背而已,创造的是一种“阅读”的假象。”

  书中还有这样一段话:“孩子今后在学校中的表现,并不取决于早期的阅读能力,而取决于其词汇量的多少和丰富性。Maryanne Wolf的理论在这方面得到了两位早期教育专家Betty Hart和Todd Risley的研究的支持。他们调查了在3个不同阶层中的孩子词汇量的发展,结果发现:孩子运用的词汇,有86%~98%是来自家长和他们讲话时所用的词汇。在4年的时间内,专业人士阶层(professional class)的孩子会听到450万个词;劳动阶层的孩子会听到260万个词;靠政府福利救济生活的家庭的孩子,则仅听到130 万个词。假设这些孩子的智力基因基本一样,他们的语言经验则完全不同。专业阶层和靠领救济生活的阶层的孩子,在4年内从家长那里所听到的词汇竟然相差320万!这种不同,也决定性地影响了他们在学校的学业表现。”

  所以,在孩子小的时候,家长要多和孩子做互动,多交流、多读书给孩子,更要让孩子多接触真实的环境,通过大量的实际经验来丰富他的感知、从而提高思维和理解的能力;而不仅仅是提早教孩子认字、期待孩子通过自己阅读达到丰富词汇量、提高写作等目的。其实孩子从一出生就在学习,孩子的早期发展过程中,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太多了,远远不是我们想象的识字看书那么简单。有的网友提及一些早慧儿童的例子,这些孩子成长的各方面因素并没有被充分提及,我觉得咱们做父母的还是不能因为一些宣传出来的个别例子而忽略了孩子正常的发展规律。

(责编:温小军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早教??????????

幼儿早期教育内容主要是育儿刺激和玩耍,使小儿感受丰富多彩的外界环境,即各种颜色,多样形状和不同声音.在床上和卧室墙上挂些色彩鲜艳或可发出响声的玩具,时常更换,以引起小儿看和听的兴趣.给一些常用物品,发展小儿嘴,眼,手的探索能力.在喂养和护理时,不断和小儿亲切交谈,逗引小儿高兴地发声.可通过和孩子说话,唱歌来促进小儿的社会适应和交往能力.通过各种玩耍发展幼儿早期教育小儿知觉辨别,交流,精细动作和大运动控制能力.l-2岁以训练语言和协调动作为主,发展对语言的理解能力,通过说做并行,模仿口型等训练小儿用简单词句表达自己的意愿和需要.通过双手配合活动,动手的游戏,涂画,翻书,生活操作等发展小儿动手能力.通过讲故事,游戏,舞蹈,体育活动,延长他们“集中注意”的时间,激发其好奇心和自信心,培养独立能力,毅力和勇敢等优良性格.早期干预幼儿早期教育是通过指导家长实施的.由符合条件的对象在新生儿出院前,取得家长的同意和合作.具体做法和正常儿早期教育类似.早期干预结果出乎意料,1岁半时窒息新生儿早期干预组智力发育指数为105分,而正常儿为100分,完全赶上正常小儿发育水平.而窒息常规育儿组(按父母的育儿方式)1岁半时智力发展指数为90分,明显低于早期干预组和正常儿.更为重要的是,未经早期干预组中,有9%小儿智力低下,早期干预组中在1岁半时没有一个智力落后于正常水平.早产儿早教组52人,常规育儿组51人,正常对照组53人.其早教方法同窒息儿.结果同样感到非常惊喜.早产儿2岁时,早教组智力发育指数104.5分,比常规育儿组89.9分高出14.6分,完全赶上并超过正常儿98.8分.早产儿常规教育组的智力发育指数比正常儿低约9分.同样令人高兴的是,接受早期教育的早产儿中没有1人在2岁时智力低于正常,而接受常规育儿的早产儿中有6.7%智力低下.

Q:谁有早教视频啊?我没有什么育儿经验,想按照上面的方法来教育...

如果是想看一下早教视频,或者是学一些育儿经验的话,你可以在网上查查,然后有的也可以下载育儿软件。

Q:成长发育与健康

早教,也叫早期教育,英文(earlyeducation),也就是指开发0到6岁婴幼儿潜能的教育,为孩子多元智能和健康人格等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换句话说,早教是在婴孩最敏感最能接受的时期所进行的事半功倍的适时教育。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小,不懂事,学不会什么,其实错了。孩子本是令人惊叹的神灵,具有无限潜能,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比德尔曾感慨道:“我们的教育体系错过了大好良机,忽视了孩子发育中最敏感最能接受的时期”。在宝宝出生到6岁,他的学习能力十分惊人,是人类一生学习能力最强的阶段,如果无视宝宝这个阶段的需求与潜能,我们就会妨碍宝宝的发展,并且极大地浪费宝宝的潜能。早教的阶段是0到6岁,0至3岁是属于早教的黄金时期,3到6岁是属于早教的完善时期。因此,早教是为婴幼儿的身体、大脑、智力、个性、人格、精神、心灵等方面打下扎实的根基。一谈到早教,我们的父母就想到如何开发智力,提高孩子的智商,如何让孩子聪明等等;其实孩子从一出身都比我们成年人聪明,所以从智力的角度来说,我们做父母的大不可必操心,而我们恰恰忽略的是孩子性格行为习惯方面的培养。目前,不少家长把早期教育视同于早期学科教育,孩子1岁以内学认字,3岁以内学外语。会识字、会背诗只是简单的记忆模仿,并不代表孩子真正的智力和能力。婴幼儿的性格行为习惯兴趣才是家长们所要重视的。专家表示,婴幼儿时期是孩子神经系统发育最快、各种潜能开发最为关键的时期,确实是进行教育的好时机。早期教育核心在于提供一个教育营养丰富的环境,对孩子的大脑发育和人格成长进行“激活”,从而为其日后的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潜在能力是遵循着一种递减规律的。教育要越早越好,儿童早教实施的越晚,儿童生下来所具有的潜在能力发挥出来的比例就越少。人一生中学习潜力最大的时期不在大学,也不在中小学时期,而是在出生后的0到6岁。孩子早教必须克服传统早教误区,认为早教就是学一门或多门技能,No,真正的早期教育应让孩子开阔视野,多接触自然,多思考与探索,在这一过程中学习知识,锻炼能力。另外,我额外补充一下,如果你有孩子,你看到这个是非常幸运的,针对孩子的教育,(我记得他们的官方网是haizizaojiao@com把@换成.就可以啦)--一个针对0到15岁孩子的全新概念教育,真的蛮火的,我孩子学校的孩子很多都参加了,呵呵,我看找个时间也报名。一切为了孩子的现在,一切为了孩子的未来。让我们努力吧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